新闻周刊(39)穷则思变 美国提出伊拉克新战略 悼刘宾雁 生前好友民主人士聚集华府

【新唐人】

新闻周刊(39)穷则思变 美国提出伊拉克新战略  悼刘宾雁 生前好友民主人士聚集华府

开场:

姜: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新一期的新闻周刊又和您见面了。到过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地铁里或者大街上总能看到一些街头艺术家,其实就是以一些行为艺术乞讨的特殊行乞者。或者说难听点,就是要饭的。但是,他们和中国的乞讨者可是大不相同。他们或是从容的表演完一段演说,或是高亢的演唱一首歌曲,或是自信的展示一段舞蹈。然后拿出一顶帽子或是什么的等待你的施舍。给钱的多少并不影响他们表演的投入,很多人匆匆而过,也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在他们脸上你很少能看到懮郁、沮丧、愤恨和不满。相反即使是乞讨,他们也觉得满足,也依然很平和、快乐,对于生活依然充满了自信和希望。笑容经常写在他们的脸上。反观我们很多的国人,即使生活的不错也很难看到他们的满足和幸福。更不用说生活的不如意的那些人了。在海外,经常在街上看到我们的同胞满面愁容,紧皱着眉头与你擦肩而过,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压抑、不满和焦虑。我就在想是谁拿走了中国人的笑容呢?希望笑容每天都能够出现在大家的脸上。好了,我们这就开始今天的节目吧。

==========
环球焦点
==========

提要:穷则思变 美国提出伊拉克新战略

演播室
姜:本周有一件事情值得说一说。随着伊拉克局势的恶化,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开始遭到质疑。所谓穷则思变,本周三12月6日,美国的跨党派伊拉克研究小组向布什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对伊拉克的新战略。报告建议说,美国应该帮助训练伊拉克军警,并自明年开始逐步从伊拉克撤军。还呼吁美国和伊朗和叙利亚直接对话,斡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谈,尽力解决中东地区范围更加广泛的冲突。布什总统看后表示,研究小组对伊拉克局势做出了毫不客气的评估。他并承诺会高度重视这份报告所提出的建议,并保证要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对伊拉克将开始采取新的战略。

星期三上午,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到达白宫,对他们的报告进行讨论。这份报告表示,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已经行不通了,美国的军事和外交战略必须做出重大改变。由10位两党资深国际事务专家组成的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了79项建议,其中主要建议有三点:第一建议美国把美军在伊拉克的主要任务从进行战斗改为向伊拉克安全部队提供支援; 第二是呼吁伊拉克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尽快达成各派系的和解;第三是在伊拉克地区加强旧的外交努力,并且展开新的外交接触。报告并没有给出美军从伊拉克撤军的具体时间表,只是强调伊拉克需要承担更多的军事任务。

前美国国务卿、共和党人贝克和曾经担任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的民主党众议员汉密尔顿共同领导这个研究小组。
汉密尔顿表示,虽然经过4年战争但是伊拉克的形势仍然严峻,而且日益恶化。他指出,美国对伊拉克局势的影响力日渐薄弱。
报告对伊拉克政府提出批评,认为伊拉克政府在民族和解、提供最基本安全等关键问题上没有取得足够的进展。汉密尔顿说:“如果伊拉克政府不能取得重大转折性进展,美国就应该减少对伊拉克政府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支持。”

研究小组的另一位领导人前美国国务卿贝克表示,伊拉克问题需要政治方式解决,
而不单单只是依靠军事力量来解决。美国应该立即组织新的外交攻势,并和伊拉克政府合作,建立一个伊拉克国际支持小组,全面解决稳定伊拉克局势所必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问题。这个支持小组还要包括伊拉克的邻国伊朗和叙利亚。

演播室
姜:但是布什政府一直拒绝与伊朗和叙利亚直接交换意见,认为这两个国家都支持伊拉克的反叛分子,而且和国际恐怖组织有关联。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在伊拉克的亲密盟友英国首相布莱尔抵达华盛顿,12月7日与布什举行会谈并召开了记者会。

12月7日,布什在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会谈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伊朗和叙利亚必须要停止支援恐怖份子,并且承诺协助伊拉克根基未稳的政府,美国才可能和二者会谈。记者会上,布什表示,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的报告指出,“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自伊拉克撤军。
他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部队可以尽快撤离。我们希望由伊拉克人负起作战责任。”
不过,布什也表示:“我们在规划计划时,得要有弹性和切合实际。”
布什表示驻伊拉克军队需要美国政府的全力支持,“我相信我们会赢。 不仅仅因为我知道胜利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我知道赢有多难。但我想让美国人民明白,失败对美国的将来是伤害,而撤军是使我们失败的另一种方式。”
同时,布什也排除了会过早与伊朗和叙利亚对话的可能。
布什强调,假如叙利亚与伊朗宣布拒绝支持恐怖份子,同时保证支持伊拉克的民选政府,美国就可能愿意与他们讨论伊拉克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必麻烦他们了。布什同时重申美国一贯坚持的立场,就是美国与伊朗举行任何直接会谈以前,伊朗必须停止所有敏感的核武活动。
布莱尔也表示强烈支持美国的伊拉克报告中提出的,解决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对伊拉克与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在伊拉克失败的后果是严重的,相信一定能取得胜利。

但是美国的同盟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表示,把以巴冲突和中东尤其是伊拉克恶化的局势联系起来是错误的。他在特拉维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拉克战争问题是美国内部问题,我们不同意把伊拉克问题和中东局势联系起来,据我所知,在过去几年里,布什总统对伊拉克问题也持不同观点。还表示,以色列不会马上和叙利亚进行会谈。
作为美国在伊战中的另一位盟友,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也表示,他理解联军希望从伊拉克撤出,但他说,提前从伊拉克撤军将给这个国家带来不良的后果,并可能使世界范围的恐怖活动激增。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对这份报告表示关注的同时,认为并非研究小组的所有的建议都切实可行。

演播室
姜:虽然对于报告各方有不同的态度,但是布什总统表示他会严肃的对待这份报道。美国国防部、国务院与国家安全会议也正在检讨伊拉克局势并准备提出报告。布什说,在收到所有的报告以后,他就会发表演说提出新的伊拉克政策。同时,美国参议院也通过了对新国防部长的任命。

星期三,美国参议院以九十五票赞成两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罗伯特.盖兹(Robert Gates)的国防部长人事任命案,由他接任拉姆斯菲尔德。
民主党与共和党参议员都对这位前中情局(CIA)局长表示赞赏。不过参议员也强调,
盖兹面临处理伊拉克问题这一艰难任务,他必须与布什并肩合作。
在参议院审查提名的听证会中,盖茨表示,美国并没有在伊拉克赢得胜利,但也没有输,他将改变美军在伊拉克的策略,并尽全力避免伊拉克坠入混乱状态。
盖兹表示,他相信伊朗决心发展核子武器,除非武力是终极手段,否则他反对攻击伊朗,也不支持美国攻击叙利亚。
盖茨在听证会上呼吁国会民主和共和两党在反恐和伊拉克问题上合作,他指出,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冷战中击败强大的对手苏联,就是因为能够不分党派、政策连贯、众志成城。63岁的盖茨曾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与多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最近担任德州农工大学校长。

演播室
姜:美军自2003年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以来,已经过去了近四年的时间,大约有14万美军投入到伊拉克与反叛分子作战,阻止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宗派冲突。美军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牺牲了2千9百多名美国军人。特别是在美国中期选举后,美国人对于在伊拉克策略提出的强烈的批评,这也促使布什政府不得不尽快调整方向,最大程度的赢得胜利。好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本周还有哪些者的关注的国际大事件。

============
本周大事件
=============

提要: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顿辞职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顿在星期一12月4日,宣布将在几日内辞职,因为一些参议院议员担心博顿强硬的作风,以及可能会实行美国单边外交政策而反对对他的任命。这是自共和党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失败以来,布什政府的第二位高官辞职。

标题: 美参院通过盖兹国防部长任命案
美国参议院,星期三,以九十五票赞成两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罗伯特•盖兹(Robert Gates)的国防部长人事任命案,由他接任策划了伊拉克战争的拉姆斯菲尔德。盖兹曾坦言,美国并未赢得在伊拉克的战争。盖兹将在12月8号宣誓就职,他说伊拉克将是他的首要任务。他计划尽快前往巴格达,与美军指挥官会谈。

提要:前俄国特工葬礼举行 被毒杀案悬念重重
前俄国特工利特维年科的葬礼和祈祷仪式星期四在伦敦举行,现在俄国前特工被毒杀案的发展悬念重重,英国和俄国警方同时对死因展开调查,意大利还查封了曾与利特维年科见过面的意大利人斯卡拉米拉的办公室。同时,俄国外交部长表示,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不会受到这个案件的影响。

提要:斐济军方宣布接管政府
星期二,斐济军队总司令巴依尼马拉马召开记者会宣布政变成功,斐济军队从当地时间晚上6点起开始接管政府。斐济军队总司令宣布军队将不会实行戒严,但警告说反对者不要试图对军队或是警察采取抵抗行动。斐济总理恩加拉塞则在早些时候透露他已遭到军队的软禁,并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干预。军事政变首领巴依尼马拉马星期三中止了国会会议的进行,军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斐济军方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提要:台湾台南发生重大车祸 22人死亡
台湾台南星期天(12月3日)下午发生一起游览车翻车的重大事故,造成22人死亡。

提要﹕北高双城之战 投票率预估越七成
台湾第四届北高市长激烈的竞选活动,于当地时间晚间十点归为平静,目前已进入投票阶段,由于天候良好,预估投票率将超过七成。台北市长选举这次包括国民党郝龙斌、以及民进党谢长廷,共六位候选人;市议员选举共有一百一十三位候选人,将选出五十二席。高雄市长候选人包括国民党籍的黄俊英、以及民进党阵营的陈菊共五人;议员候选人,七十七人,选出四十四席议员。

提要:新西兰亚太人权基金会举办颁奖活动
新西兰亚太人权基金会在奥克兰举办年度颁奖活动。表彰了那些为维护中国公民权益和建立民主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其中著名维权律师高智晟和郭飞雄,与陈光诚并列维权斗士奖,目前三人都被中共政权监禁。

提要:莫斯科戒毒中心大火,刑事调查开始
星期六凌晨发生的莫斯科戒毒中心大火,导致了45名女性患者和医护人员丧生。目前莫斯科官方已经对违犯火灾条例展开刑事调查。

演播室
姜:欢迎您再次回到我们的新闻周刊。刘宾雁这个名字,可能很多年轻的国人都不太知道了。曾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的刘宾雁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1957年因发表《本报内部消息》等文章,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1979年至八十年代陆续发表《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等多篇报告文学,揭露社会问题,被誉为“中国的良心”。 1987年在“反自由化”运动中再次被开除出党。1988年刘宾雁应邀到美国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1989年因反对“六四”屠杀,被中共当局禁止回国。2003年,刘宾雁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英雄”。刘宾雁流亡海外18年,于2005年12月5日不幸病逝,终年80岁。在艰难的世事中,刘宾雁先生以其道德文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12月9日,在他逝世周年的时候,美国首府华盛顿举办了一个:刘宾雁逝世周年暨《刘宾雁纪念文集》新书发表会。下面我们就到会议现场去看一看。

===========
社区巡航
===========

提要:纪念刘宾雁 生前好友民主人士聚集华府

记者:会议在大华府地区,马里兰州的双溪图书馆举行。现场首先播放了由中国大陆专业影视人员和海外学者共同制作的一部DVD配乐诗朗诵《中国的大雁,中国的十字架》。

多位刘宾雁的生前友好和华府地区的作家读者前来参加了这个纪念会。

作家 郑义:一方面他具有公益心,同时他又很宽容,一方面他嫉恶如仇,但是同时他又具有一种悲悯。就是说他身上有很多复杂对立的品质。我们做不到,他能够处理的很好。而且他坚持一种信念,虽然他没有某种宗教,但他身上非常具有宗教感。就是说他坚信一种价值,而且为这种价值去奋斗。奋斗一生最后一直到死都不向那种邪恶的力量低头。我觉得在我们中国人里头这是一种非常,尤其是今天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林培瑞:刘宾雁一发现这个就去打听去访问,党委书记的办公室、法庭的记录、还找了本人。发现并不然,这个人完全正常,是个我刚才说的那个英雄人物。他是为了正义,为了反腐提出他的问题来,反而被党委书记送去医院,心里病的医院。这么一个报告文学。刘宾雁当然是写自己层层面面的经过,官僚主义的阻碍等等,发现这个案子的真理然后发表出来。但是这一篇是他已经到了美国以后,在哈佛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发表的。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但是不久之后“六四”就发生,宾雁站出来说这是不对的,彻底的不对的,骂,直接的骂。从此以后他也不能回国。所以这篇文章变成他最后发表在中国的报告文学。

记者:会场并介绍和推出了第一部《刘宾雁纪念文集》。编辑之一的一平介绍说,这本文集不仅收入了回忆和赞颂刘宾雁先生的文章,同时也包含了部分对刘宾雁的批评文章和观点。这在纪念文集中非常少见,这也正反应了刘宾雁包容的人格特点。

《刘宾雁纪念文集》编辑 一平:刘宾雁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反对派,对于中国的制度、中国的集权都有很顽强的反抗、批评。他一生都是在中国的政治风头当中度过的。但是如果仅仅把刘宾雁先生看作一个政治人物,这样又比较简单。刘宾雁先生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刚才很多发言也说了,他是人格上非常完美的人。实际上刘宾雁在于中国的政治、主义、各种思想分歧之上,刘宾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如何的做一个人。

演播室
姜:2003年,刘宾雁先生身患癌症之后,曾经抱病接受本台的专访。其中谈到了他从小的经 历和对中国历史、现实的思考。在刘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剪辑了这段采访, 让观众朋友再次目睹这位睿智长者的音容笑貌。

演播室
姜:感谢我们华府记者王培。接下来我们稍微休息一下,看一看本周我们的E网穿梭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
E网穿梭
==========

==========
焦点话题
==========

提要:记录片揭开种族灭绝罪论坛序幕

演播室
姜:60年前,在波兰的一个城市里,一千多名犹太人惨遭屠戮。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以为这是德国纳粹所为,但是,一位纽约知名的记录片制作人史拉莫在制作一部揭露二战种族灭绝暴行的纪录片时,通过追踪发生在波兰村庄的屠杀暴行的线索,发现上述这一惨案的凶手竟然另有其人!日前,这部纪录片在纽约的卡多佐法学院放映,影片深刻揭示了当事人在事件发生60多年后的各种心态,以及那个悲惨的时代给人们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揭开了纽约种族灭绝罪论坛的序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台记者胡志华的采访报道。

配音:在纽约居住了25年的记录片制作人史拉莫,通过影片讲述了60多年前,远在波兰的一个叫“雅瓦伯纳”的城市,一千多名犹太人全部被残酷杀害的事实。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是德国纳粹所为,但是多年后从留下的文件与幸存目击者多方面的资料显示,波兰共产党当局主导了这场屠杀。史拉莫在片中采访了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幸存者,分别在南美阿根廷、墨西哥、纽约、波兰和以色列等国家。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雅瓦伯纳前任市长,因为坚持自己的良心,协助专家学者调查这段历史的真象,被当地人恐吓威胁。 最后他选择辞去市长职位,来到美国定居。

这部记录片表现了在60多年后,人们再次面对这场种族灭绝屠杀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波兰当局,特别是当地的波兰人还是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真象”,甚至感到愤怒。

另一方面,虽然种族灭绝暴行已经过去漫长时间,受害者家属,以及帮助别人逃过大屠杀的当事人,却仍然不敢面对镜头讲出全部真象。
史拉莫是国际知名的纪录片导演,他一直关注人权、环保和社会政治等问题,他曾获得美国艺术大奖麦克阿瑟奖以及三度获得电视艾美奖。
记录片制片人史拉莫说:“拒绝接受与承认这件事的人是因为害怕,害怕他们也会遭受迫害,虽然当事者早己作古。”
史拉莫说他不需要做任何结论,观众自已可以透过他剪集的影像,自己来判断。
这个事件早先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兼作家扬.葛斯写成了一本叫《邻居》 的书 ,这
本书发行之后曾引起波兰政府以及学术界的震惊,但是经过几年后的今天,波兰政府正式公开道歉还原历史真象。在纽约卡多佐法学院的放映这个记录片,拉开了为期两天的种族灭绝罪论坛的序幕。大约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权界、教育界和法学专家参加了这次论坛。

新唐人记者胡志华在纽约采访报导。

演播室
姜:感谢我们纽约记者胡志华。真实的历史也是掩盖不住的,不要说最终一切都会水落石出,就是当时的当事者们也难免要面对良知的责问。好了,在这样一个不太轻松的话题之后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时间再见!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