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闻】中国GDP增长的忧虑与质疑

【新唐人2009年10月27日讯】北京当局上星期公布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各项资料,同时,国际媒体对中国的经济成长也表示了质疑与忧虑,中国GDP增长背后有哪些不被发现的问题呢?请看记者的报导。

中共当局星期四公布,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成长8.9%。《洛杉矶时报》报导,中国经济策略评论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Yasheng Huang﹞表示,中共正在将中国的经济导入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

报导说,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原因在于,北京政府今年推出的5850亿美元刺激配套和高达1.27兆美元的新银行贷款。这些大量资金的投入让产业维持着活跃状态,就业率得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准,几十亿美元价值的公共基础建设方案也得以进行。

报导认为,这些政策是以牺牲私人小企业的利益为代价,真正获益的仍然只是那些大型的国营企业。

《华尔街日报》撰稿人崔宇认为,中国经济一直都是“夹生饭式”的增长,GDP和财政收入在高速增长,但居民就业和收入则与之脱节。这次从衰退中复苏只不过是故技重演,这伎俩就是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主导的高投资,而不是消费。

《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一书的作者、著名法律咨询专家章家敦(Gordon G. Chang)23号在《福布斯》(Forbes)网站撰文表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需求量景气低迷时,北京下令工厂生产产品,现在有迹象显示,中共官员们又在采用这一花招。

市场分析师以中国近三个月来惊人的汽车销售成长数字,来证明中国经济的成长,同时有报告传出,中央政府下令国有企业购买大批的车辆,然后将这些车子停在全国各地的停车场。

《商业周刊》报导,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认为:“中国经济问题在于那个成长的品质到底如何。”

报导指出,30年来,中国的繁荣大多靠房地产建筑,和出口那些由廉价劳工所生产制造的低价消费品。工人将储蓄存在国营银行,这些银行再将这些钱借贷给公司,让它们生产更多的低价品。但是,技术和管理专有知识大部分来自跨国公司,而污染、社会服务减少和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则大多被忽视。

新唐人记者赵培、吴慧真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