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渔:是蓝皮书 还是牛皮书?

【新唐人2011年8月6日讯】社科院日前发布2011年城市蓝皮书,称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蓝皮书认为,中等收入阶层占有的社会资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间位置,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家庭消费能力较强,讲究时尚和生活品质,一般受过良好教育。(8月4日《京华时报》)

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有近4成、多达2.3亿的城市人口迈入了中产阶层行列,而倘若按照社科院“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年均增长 3.8%”的数据,今日今时,我国城市中产阶层规模应该已经差不多占据了城市总人口的半壁江山,我们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几乎近在咫尺、辉映在眼前了。

我们是多么希望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是真实的,经得起反复推敲和交叉验证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最有力的反证即是,个税起征点提升至3500元之后,我国缴纳个税的人数骤减至约2400万人。尽管缴个税人群与中产阶层不能完全等量齐观,但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是重合的,若二者拉开近10倍的差距,只能说明必定有一方的数据是错误的。

难道中国应该有至少2.3亿人缴纳个税?这根本不可能。我们不妨再援引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加以验证,据称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平均月薪3095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平均月薪1729元。一看便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的收入其实都少得可怜,中产阶层的优越生活离他们相去甚远。

我们实在是很难理解,社科院的“城市中产阶层规模”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与中产阶层规模的过分庞大相比,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贫困人口数据却极其保守。对于全国贫困人口数约为5000万人这一数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直言不讳地表示“显而易见保守”。连官方人士都直呼“保守”,社科院有关数据的真实成色,就可见一斑了。

按说,这年头政府部门之间、官方与某些民间机构之间数据打架的情况太多了,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无非是统计口径或者利益取向的不同使然,有时候真的懒得搭理。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对社科院的数据不依不饶,盖因我们对它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更多的、或许自作多情的期待。作为政府智囊机构,它理应向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以备参考;而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会机构,它也理应担当社会责任,为民生冷暖奔走呼告。

为时代擦皮鞋不应成为社科院的工作重心,即使要擦,总要擦得令人服膺。只有如此,社科院一年一度的蓝皮书,才不至于沦为遗人笑柄的牛皮书。

文章来源:《珠江晚报 》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