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光: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说明了什么?

【新唐人2011年9月28日讯】上海27日下午发生地铁10号线列车追尾事故。地铁公司称,该追尾事故与“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列车信号供应商同为一家公司。官方宣布,28日地铁10号线部分区段停运待查。

祸不单行的背后

发生在上海的这起地铁追尾事故,让人很自然地想起两个月前的“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遗憾的是,本来各方期待温州动车事故能在九月内有个完整的事故调查报道,但这一报告却始终姗姗来迟;而与此同时,属于同一家列车信号供应商的上海地铁却又出了事故。

用“祸不单行”来予以形容温州和上海的追尾事故,可能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更为严重的是,温州的事故为什么迟迟没有调查报导发表?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为什么连地铁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如果再联想到最近在中国大陆各地层出不穷的中国富人移民风潮,以及“地沟油”、“苏丹红”充斥各地的事情,那么今天的中国大陆,如何保证人民的信心,确实已是很大的问题了。

其实,不但是动车和地铁追尾事故让人怵目惊心。眼看时间已快到了十月,去年十一月十五日,上海世博会内部结束的最后一天,上海胶州路一场大火,把上海世博的努力和良好形象都毁于一旦。而让人觉得同样蹊跷的是,这场普通的大火熊熊燃烧了四个多小时才自行熄灭,其间消防队员居然对此手足无措;而恰好在此之前,上海消防局自豪地对外宣布从国外引进了一套云梯,可以解决高层楼房的灭火问题。然而,胶州路大火发生后,当舆论质疑这套云梯为何没能发挥作用时,消防部门居然表示,二十层楼以上的大火很难被扑灭。而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今天的中国各大城市,二十层以上的楼房已经屡见不鲜。

中国体制:坚固还是脆弱?

所有上面的困惑,与其说是对温州动车、上海地铁和上海胶州路大火的困惑,还不如说对今天被许多人传诵的“中国模式”的困惑。今天的中国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到底如何看这种成功?如何看中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如何看这些问题的本质?这些疑问才需要深层的探讨。

以此次发生地铁追尾和去年发生胶州路大火的上海为例,这是一个成功举办世博会,而且在世博会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一起安保事故的上海。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体制无疑非常成功,也非常坚固。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一个长达七个月没有发生一起安保事故的上海,居然也是无法扑灭一场普通大火的上海。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体制又是一个极其脆弱的体制。中国的体制,到底是坚固还是脆弱?

再把视野扩大一点。今天中国的“地沟油”让人“谈油色变”,以至于有人出差居然自带食用油,在酒店租家庭式套房自己烧菜;一个连吃菜都让人感到不安全的国家,实实在在折射了许多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富人的移民风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虽然富裕程度在上升,但中国人的信心却在下降的事实。但这个国家的军力却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已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某种不安甚至威胁。今天的中国,到底是强大还是衰败?

其实,要回答上面的问题也很简单,上面讨论的问题是在不同的领域里发生的。从世博会七个月无一起安保事故,是由于中国体制;同样,中国军力的发展,也是由于举国体制。但无法扑灭一场普通大火,“地沟油”盛行,富人移民成风,却源于市场经济和法治框架的不成熟。

中国应告别什么?走向哪里?

既然这样,对未来的中国来说,两者到底哪一个更为重要?这就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显然,举国体制属于过去,而市场经济和法治才属于未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巨大的转型阶段,举国体制虽有部分优点,但显然不是中国要前往的方向,而恰恰是中国要改掉的体制;而市场经济和法治却是中国未来的方向,但却是中国原有体制和传统文化中所十分缺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举国体制给中国带来的所谓成就,不值得中国自豪,它充其量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而已,绝非中国发展的方向;而中国在市场经济和法治方面的缺乏,才是中国应该真正引起重视的问题;温州动车和上海地铁事故背后反映的,绝非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带有腐败的体制性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文章来源:《新世纪网》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