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奇:屠呦呦获诺奖 三重信号令人深思

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美国、日本两名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获诺奖引起的关注度远超其他诺奖获得者,一方面因为其是首个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另一方面是其成就40多年在中国国内未获公认,尤为外界不平的是,84岁的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但至今未能当选中国两院院士。

屠呦呦获诺奖迅即引发大陆舆论包括官媒对中共科技及院士体制的批判。一些知名海归科学家饶毅、鲁白等人直言,中共院士制度实质是一个利益制度,屠呦呦获诺奖算是对中共科技体制的一个冲击,目前是否趁势改革也是检验官员是否称职的机会。

10月5日当天,与习近平阵营关系密切的财新网即发声质疑,中国科技界由无德、无才、无能主导的现象,是否应该得到改变?我们应该麻木不仁,还是深刻的反思、实际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前党魁江泽民之子江绵恒自199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任中科院副院长长达12年。2014年7月31日至9月5日,中共中央第十巡视组对中科院进行了专项巡视。

江泽民一家三代今年初1月3日爬上海南省东山岭,传递“东山再起”的挑战信号。江泽民“露面”后3天,1月6日,江泽民长子江绵恒的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职务被撤下。

紧接着,1月29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中科院关于中央专项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科院递交的通报承认,中科院存在科研人员签订虚假合同、转移科研经费,以及用已完工项目申报修购专项资金等问题。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舆论质疑中科院的热潮,将是习近平当局加速清洗江绵恒在中科院系统势力的契机。官媒以及财新网的发声,已经传递出信号。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的另一个舆论热点是对传统中医、中药的关注。屠呦呦自己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李克强代表北京当局在贺信中称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医对人类巨大贡献的体现。

屠呦呦当年在研究项目陷入僵局,没有进展的时候,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换句话说,中国古人早就知道了治疗疟疾的秘方。

另一传统文化因素还体现在屠呦呦名字之中。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2月30日,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就是鹿鸣的声音。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度诺贝儿奖,命中注定?

屠呦呦获诺奖令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直面并审思中医药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传统文化回归与复兴的一个前奏信号。

不像以往或其他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获诺奖的理由,不是提出一般读者不明所以的所谓高深科学理论或生物生命机制研究中的重大突破,而是其个人40年前在发现药物青蒿素中的关键作用,而该药物至今已拯救了千万人生命。

诺贝尔奖颁奖词特别强调,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显着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预计可以在整体上,让疟疾死亡率下降超过20%,而在儿童中,则更可以下降30%。仅在非洲,每年,这种疗法就拯救了超过10万人的性命。

查阅以往数十年的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情况可发现,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所谓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来,获奖理由绝大多数都是在细胞、生化、分子生物学水平的一些所谓生物机制方面的发现。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罕见转变到大规模治病救人这一主题。让人注意到原来这世上尤其在贫穷的非洲地区,每年有大量的人群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其治疗方法却又得益于普通的草本植物青蒿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

诺贝尔医学奖的这一转变信号,值得人们思考:现代生物与医学研究的方向是否偏离了维护生命健康的目标?或者,现代生物与医学研究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达到维护生命健康的目标?

在中共政局动荡、中共政权风雨飘摇之际,屠呦呦的成就在大陆被埋没40多年后,终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随即造成对中共体制的政治冲击,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凸显“大规模救命”的主题。这难道仅仅是偶然吗?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文章来源: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