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未接到法院文件 陈光标告状令当地“深感棘手”?

【新唐人2016年10月01日讯】被中国大陆媒体批评为“中国首骗”的商人陈光标状告大陆财新传媒一案,自从9月21日在南京秦淮区法院立案后,至今没有任何进展。本月27日,财新网再发重磅调查报导,继续扒开陈光标的伪善包装,同时披露,南京法院一直没有向该媒体递交有关案件的法律文件。对此,海外媒体分析称,南京司法部门对陈光标状告财新传媒一案深感棘手,诉讼双方的背后势力让司法部门“不知所措”,只好拖延以对。

9月26日,《财新周刊》封面刊文《再看陈光标——中国“首善”的自我包装、营销以及谎言渐次剥落的荒诞历程》继续对陈光标穷追猛打,围绕他在所谓“慈善”活动中的各种行骗问题,把他的“首善”自我包装、营销和谎言层层扒光。该文同时披露,迄今为止,南京司法部门一直没有向财新传媒递交有关陈案的法律文件。

今年9月20日,财新传媒旗下的财新网刊发了《特稿|陈光标:“首善”还是“首骗”?》一文,以翔实的调查资料为据,揭开了陈光标慈善造假注水,靠倒卖拆迁项目赚钱,涉嫌围标、违规转包、骗捐款、骗头衔、骗项目等种种不法行为内幕。

次日,曾经大力宣传过陈光标的慈善秀的中共党媒新华社报导称,陈光标已经向法庭提起起诉,状告财新传媒侵害名誉权、荣誉权,南京秦淮区法院已立案。

同一天,财新网再推出视频“【幕后】陈光标‘首善’真相”,通过撰写特稿的记者接受访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前一日发表的相关报导背后记者所做的详尽调查。

《自由亚洲电台》曾在相关报导中引述“媒体人”透露,尽管陈光标事件持续发酵,但陈光标当初是中共中央文明办、中宣部、共青团中央以及军方的总政等推举的所谓“道德模范”,这让南京司法部门“深感棘手”。

日前,海外阿波罗网引述评论员“在水一方”的观点分析称,南京司法部门立案后却一直按兵不动的根本原因,是陈光标和财新传媒双方背后的势力让司法部门不知所措。一方面,陈光标的背后是中共文宣系和政法系统,如果陈光标有军方特工身份或国安身份,调查陈光标势必也会涉及到这两个系统;另一方面,胡舒立一手创办的财新传媒的背后是王岐山。

分析表示,财新传媒的记者经过一年多对陈光标及其公司情况的交叉调查才写出的报导是有证据的,如果让双方公开质证、认真调查,陈光标必输。但南京司法部门如果敢在庭审上造假,让陈光标赢,则必然要受到中纪委巡视,就有落马入狱之忧。所以对此案深感棘手的南京司法部门只好采用拖延的办法。

时事评论员邢天行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也曾评论说:“陈光标之所以敢这样,是仗着见不得人的后台背景才肆无忌惮,自以为没人可动得了他。谁给他的这种自信?谁打造了这个小丑?恐怕目前曝光的背景只是冰山一角。”

时事评论员横河则对《希望之声》指出,陈光标自己肯定是造了假,造的这些假是上不了台面的。所以,以前有媒体曝光他造假黑幕时,他总是通过宣传系统和官场的关系去打压别人,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一次,陈光标起诉了,南京法院立刻立了案,新华网立刻报导了相关消息,从这些迹象来看,不仅是陈光标本人,而是他后面的势力也积极行动起来了。

横河进一步分析,虽然陈光标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对于某些人、某些势力而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他们输不起,他们也不敢大意,毕竟当初吹捧陈光标的都是中央级的中共喉舌媒体。但既然上了法庭,就怎么都得走一下程序。陈光标一方现在大概还没有办法让财新网在法庭上不说话、不出示证据,而只让陈游标出示证据。而一旦出示证据,不管是他的收入也好、他的捐赠也好,对陈光标来说都是致命的。只要法庭不偏向,陈光标就必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从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慈善法》。《财新周刊》在27日追打陈光标的报导中特别引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清华公益慈善研究院副教授贾西津在《颁布后如何治理慈善乱象》一文中的评论。

贾西津认为,陈光标用个人账户募款、发放现金不记账、捐款程序不清,甚至伪造慈善机构和合作公司公章等,直接触及《慈善法》的法律底线,陈光标用个人账户面向社会公众大规模慈善募捐,不仅不合理而且也不合法。

(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责任编辑:凯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