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如何求学和选拔人才?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讯】古代入学、选才也有门槛,但不是“政审”(政治审查)。古人讲承师问道、尊师重道。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灿若星河,光耀寰宇,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瑰宝。古代社会的教育体制对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古人求学如在哪个朝代遭遇“政审”的话,中华文化恐早已断魂。

上古三皇五帝时代,属中华文化的始创之际。大道初行,人神共存。许多被现代人认为是神话传说的故事,多发生于上古时期,如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史记》、《尚书》中也有记载那时的人才选用是选贤举能。

帝尧立“诽谤木”

尧承天命继帝位,创立法定九州。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九个儿子与舜共事,考察舜,最终仁厚守道、孝义恭廉的舜通过了考核,获得了禅让的帝位。尧把本应属于自己儿子丹朱的皇位拱手让给了外氏。尧觉得丹朱懒得很,又虚妄好斗,心智未开,遂发明围棋,让他先去入“段位”吧。

上古先圣就这么“傻”!但却智商奇高。《史记》记载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尧典》记载尧定四季分节气,教民农耕,治理洪水,创作乐舞,无为而治,天下大同。

《吕氏春秋》记载尧树立了“诽谤之木”:由两根横木相交于柱头之上,其状如花,竖立在交通要塞,让天下百姓随时写出他的过失。

这不是明摆着授政敌以柄吗?“诽谤之木”演变为后世的“华表”,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它来源于中华传统神传文化!

上古三代的教学

史料记载,“教育”一词最早见诸《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说文解字》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儒家讲修、齐、治、平。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将上天传承给人类的大道代代践行、理悟领会、薪火相传。

夏朝便有了官办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西周时期,官办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小学和大学两级。

现代学者称古时大学只相当于现在的小学高一点的水平。实则不然,那时学校招生基本上也就是七八岁到十五岁之间,学习诗书、数学、天文历法,还要学习射箭、骑马。军事知识和技术能随便学吗?搁在中共头上,还不得“政审”个底朝天。家长们也不乐意了,这孩子哪能吃得消啊!

春秋,孔子兴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使教育走向平民化。教学内容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但,真的要领会课堂教学内容,不那么容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啦,只有在孝悌信爱仁做到了后才能去学习文化知识。

这个入学门槛有些高吧?也有点奇怪了,都做到了,那还学啥啊?不是“有教无类”吗?这个现代人就不理解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深邃之处了,收徒弟是有讲究的。

过去弟子进山求道,师父什么话都不说,就是要他天天上山砍柴,直到有一天,弟子吃苦到头了,戾气全无,师父才开始讲道。入世的儒道,也要先行历炼。

汉代的察举制与太学

汉文、武帝创建了察举制,就是皇帝下诏天下举贤良方正之人进朝为官,欢迎天下贤士对策,说出皇帝、大臣、为政之不足,天下民众之不平,且“悉陈其志,毋有所隐”。这可不是毛泽东的“引蛇出洞”!你真敢说,就真给你官当!

汉武帝即位之后“举贤良文学之士”,著名大儒董仲舒对策口无遮拦。他说啊,君主的政治违背天意时,上天会以灾变、怪异等“天谴”形式对君主发出警告。若在1956年,这就是大右派的节奏。没想到汉武帝闻之惊叹不已,遂任他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教化民众。董仲舒“天人三策”遂成汉史上对策佳话。武帝纳董谏“尊儒术”,结束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局面。

汉武帝还立太学,置弟子五十人,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家诗书礼易春秋的经典。五经博士编制是七人,师生比为1:7,小班教学。这是当今的研究生待遇了,足见汉武帝对儒家学术的重视;同时,武帝还对入学者出身降低门槛,唯才是举,家境贫寒者享有助学金。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的原因,官学式微,私学兴起,时尚玄学,琴棋书画亦成世代相袭的学问。曹丕即帝位后,采用九品中正制用人制度,渐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绵延千余年的科举制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此后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是隋唐以来的传统社会主流的教育教学体制与人才选拨模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

不得不说,大唐盛世得益于它的科举与选才制度的公正、开放与包容。

在唐朝,人们拒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的裙带歪风。唐朝从帝王到布衣崇尚的是“学好圣贤书,走遍天下都不怕”。

《唐摭言》卷十记载:“刘得仁,贵主之子。自开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历贵仕,而得仁苦于诗,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大意是,皇亲国戚宰相后人参加高考,考了三十年也考不上。

唐玄宗宠信的一个乐师之子要考进士科,乐师求玄宗写条子特批。负责进士及第的礼部侍郎李暐了解到,这孩子也就是一个“三本”(当今大陆第三批次本科)左右水平,他拿到条子如烫手的山芋,赶紧上报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找到唐玄宗说,明经、进士科考试制度乱了,人事制度也就乱了,国家也乱了。唐玄宗随即把条子撕了。

鲤鱼跳龙门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都熟悉的唐朝宰相韩愈、王播,从小都是农村孤儿,进士及第做朝廷大官。张九龄平民出生,进士及第官至宰相。

大唐时代崇尚真才实学,是金子总要发光。杜牧因一首《阿房宫赋》被举荐到主考官崔隁那儿,后进士及第。大唐的进士既要考儒家经典,又要考时事对策,难度可想而知。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很多专业: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包含儒家经典、法律、书法、数学与天文等专业,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各州按名额层层考试。唐朝的官学和私塾都很发达。据《新唐书》和《通典》统计,唐太宗贞观前五年,每年州县地方生源60,710人,国子监、太学、四门、律、书、算六学有生源2,340人,可见唐朝多从地方选拔人才。

此外,唐朝还设有童子课,举神童,宰相刘晏、李泌,还有唐初四杰的杨炯都是童子科出身。唐朝科举还对东南亚及朝鲜半岛、日本开放,向世界展现了大唐文化的开放与强国盛世。

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新罗的崔致远飘洋过海赴大唐登科进第,成为一千多年前的中国通,为中华文化的远播做出了贡献。据史料记载有约3,000多外国人在唐朝做过官,其中中央级官员达20多人。

谈到唐朝,就不能不谈唐诗。

唐开元以后,进士科诗歌是必考项目。很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多是大诗人的高考考场之作,如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白居易的“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也有金榜题名后的得意之作,如孟郊考上进士之时,奋笔疾书:“昔日龌龊不堪言,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科举制度对唐朝的文化发展与国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后经过一些流变和发展直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

在民国之前的中国几千年教育体制中,还出现过书院制,类似今天的私立学院。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直至清末。两宋时书院近400所,在书院中能自由讲学,传经受道,书院的发展得到官方的支持,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奇葩方式。

几千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经世大事——教育,关系到国家兴衰、文化传承、个人命运。没有哪一个朝代在普天民众享有教育权利之前要来个“政审”。只有驱逐中共,教育方得始终。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