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祸及中国百姓 减少损失有三策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5月17日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美中贸易战点火重燃,中国民众不仅是被殃及的“池鱼”,更成为中共“共克时艰”的代价和牺牲品。多数观点分析认为,中共目前所能祭出的报复手段,只有一样,就是绑架14亿中国民众上贸易战车。

贸易战对普通民众的冲击

全面升级的贸易战决定了受中共操控的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下行;而人民币贬值和粮食、能源等进口萎缩,又构成了物价上涨的双重推动力。中国民众来之不易的财富,在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侵蚀下,正在加速缩水。

普通中国民众,无论贫富和阶层,都逃脱不了贸易战和中共维稳政策的冲击。

无论知情或不知情,中国人购买的股票、基金,名下的房产、储蓄,或者每月领取的薪资、退休金等等,或是在剧烈动荡中化为乌有,或是在悄无声息中被“经济维稳”政策加速吞噬。

中国人要如何做,才能在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中避免风险,减少损失?大纪元中文网5月15日刊文说,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中国民众商榷。

上策:转换为外汇资产

尽可能的将人民币资产,转换为币值坚挺的外汇资产,来保值增值。

具体点说,就是尽量减持中国股票、基金、债券等证劵资产;哪怕是房产,在合适时机也尽量早出手;将手中的人民币,尽可能多的转换为美元或美国国债等硬通货;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投资美国的股票、基金,甚至房地产。

其中逻辑,如前文所述,就是要尽量规避,遭贸易战和中共维稳政策加剧的汇率风险、通胀风险,以及各种金融风险。

尤其是股市,中共短期内可能会用“国家队”资金来托底,但一旦中共抽离资金,股市大概率变股灾。而房市虽然是中共死保的最后经济屏障,但即使中共放开调控和货币来支撑房市,也只能是饮鸩止渴的短期效应。长远看,居民收入不足、债务风险积蓄,加上市场信心的缺失,使得中国房市如同吹涨的泡沫,随时可能崩盘。

当然,在当前中共对外汇管制越来越收紧的环境下,普通民众想要换取充裕的外汇并不容易。而且,中共也没有开放民众直接投资外汇资产的渠道,实质就是堵死了中国人通过外汇资产来规避风险的通道。

不过,中国民众至少可以好好利用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发动亲朋好友兑换外汇,化整为零地将财产转移到海外。虽然中共对于这种“蚂蚁搬家”式的换汇加强了查处,但普通家庭只要能找出合适的理由,至少是可以将部分人民币资产,转换为外汇资产。

中策:买黄金避风险

在中共蓄意封堵了能够让中国民众规避各种经济风险的外汇通道的背景下,黄金成为中国人为数不多的,可以避险的投资选择之一。

黄金价格走势一般是与经济走向相反;经济好、金价跌;经济不景气、金价涨。尽管全面升级的美、中贸易战和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对黄金市场构成了两股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目前黄金价格走势尚不明朗。但中共央行已经在行动,开始持续购入黄金。

5月6日,中共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 黄金储备较3月增长48万盎司,增持量明显放大。这是央行自2018年12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增持黄金,之前央行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增持。

5月7日,中共最新数据显示,4月外汇储备环比减少38.08亿美元,这是外汇储备6个月来第一次下降。

外汇储备开始下降,央行持续增持黄金,这些信号表明,中共自己正在购入黄金作为避险之用。因此,对于普通中国民众而言,黄金的确是可以规避贸易战重大风险的一种投资工具。

不过,黄金作为价值稳定的贵重金属,弱点也很明显,就是避险有余、增值不足,投资黄金的收益可能远不及股票和房地产。

以中国黄金集团的投资性金条(中国黄金9999金条)为例,回购价格按中金实时基础金价-2元/克手续费标准执行。5月13日中金实时基础金价289.70元/克,回购价为287.70元/克;而零售价为303.70元/克,购买和回购之间价差约5.3%。

这意味着,投资金条要想不亏本,金价至少要上涨5%,而中金基础金价近年来的年涨幅也就介于5%—6%。也就是说,投资黄金,一年大概只能保本,至少一年以上才可能有收益,而且收益率可能只比银行储蓄高一点,所以只能算是中策。

不过,在贸易战和中共“经济维稳”带来的巨大风险面前,黄金依然是普通中国民众可以信赖的避险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黄金最好是选择投资性金条,其它诸如黄金首饰、收藏性金币、金条等,因为加工费、折旧损耗和估值不确定性等原因,出售时价格可能会大幅降低,并不适合避险投资。另外,在中国大陆,民众购买黄金容易,但出售相当不易,所以最好是在相同店家或银行处购入和卖出黄金(业界称为黄金回购)。

下策:囤积物资

将人民币尽可能地转换为物资来囤积。这种做法理论上也可以有效地回避汇率、通胀等经济风险,但现实中并不可行,普通民众并无能力囤积大量物资。

以上种种策略方案或许能帮助中国民众在贸易战中避险止损,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解体中共抛弃中共体制,才能从根源上终结美中贸易战,并解开中共强加在中国经济和民众身上的种种束缚和禁锢,那时候,中国经济才真的有韧性。

(记者文馨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