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来到欲暑天 养生避热保平安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6月21日讯】芒种节气过后15天,就是夏至节气。每年的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2019年夏至交于6月21日23时54分(北京时间)。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是阳气最旺盛的一天,此后阳盛极而阴生。历书《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三候

《礼记》中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古人把夏至分为三候,初候鹿角解。麋与鹿属同科,但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鼓翼而鸣。唐诗有句:“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便是描写此时。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在夏季的中期生长,故名半夏。所以说:三候半夏生,这也意味着夏天过半了。

夏至风俗–六月六晒龙衣

夏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有很多应节的节俗。

民间有俗语说:“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人们相信黄历六月初六这天,阳光最具消毒作用,所晒物品不会起霉,不会遭虫蛀。这一天,农家还盛行做(酒)曲,因为在这一天做的曲拌醋,做出的醋特别酸,味道特别醇美。

夏至食俗—吃夏至菌

夏至菌,顾名思义,是生长在这个时候的美食。夏至菌,即鸡枞菌,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

古籍《黔书》中说:“鸡枞,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

夏至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美。为菌中之冠。被誉为“菌中之花”。性平味甘,有补益肠胃、疗痔止血的功效,可治脾虚纳呆、消化不良、痔疮出血等症。

夏至食俗—吃夏至面

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饮食主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过于寒凉。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南方人会吃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以打卤面和炸酱面为主。

无锡地区是夏至吃馄饨,早晨吃麦粥,取混沌和合之意。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在台湾,夏至这个时节是香蕉与虱目鱼的盛产期。香蕉被称作“台湾之光”;而新鲜的虱目鱼,不用加任何调味料,简单的烹煮就已经非常美味。

夏至养生—午后小憩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

太极图上,夏至所对应时间为一日的午时(11点~1点),此时阳中一点阴开始萌生,所以午时的小憩或静坐有助于阴生阳降,心肾相交。在夏至当日的午时小憩,与自然大道相应,养心安神颇有功效。

夏至养生—食姜

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胜过医生开药方”、“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夏季暑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生姜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帮助我们防暑度夏。

夏至养生—清凉清淡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广东地区,人们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传统的甜品。另外建议,夏天食物以清淡为主。

夏至养生—清心寡欲

除饮食上注意养生,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周易》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排除心中烦念。保持心情的平和与愉悦。

夏至古诗歌欣赏

夏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因此,从皇帝到文人,均留下了夏至的咏怀诗篇。

魏文帝曹丕的《夏日诗》写道:“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征商。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棋局纵横陈,博奕合双扬。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夏至节这天,皇帝与大臣隆重地欢宴庆祝,同时避暑乘凉。从上开始,他们听戏观舞,下棋博弈,品尝佳肴。到了日落之时,也不知疲倦。夏至这天可是白昼最长的一天呐,在这一天享受可真是恰当,因为谁不希望这歌舞升平的日子越长越好啊。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思归》一诗,却表达了长夜漫漫,忧思难忘的情绪:“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可见诗人夜夜难眠,夏至夜的些微变化诗人也先知先觉了。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夏至后天气炎热起来,二十天左右“入伏”。这首宋诗题为《夏至日雨》,诗人笔下的云和雨都带着哀愁与遗憾,时节的变化,令人惊觉时光飞逝。虽然火热的夏季已经到来,而诗人的身体与心境都仿佛来到肃杀的秋天,整首诗透露出老年人的颓唐之感。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戴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