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诸葛亮借东风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古春秋

任何文明可能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个理论,一个是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当代文明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技术是对这种科学理论的运用,对科学理论知道的越多,技术的发明也就越多,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可以做不同事情的机器和物质工具,随着时间的演进,这些机器和工具制造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五花八门。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理论和实际运用。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具体说来有太极(阴阳)、河图、洛书、周易等,这些学说是“天人合一”的,他们对应着宇宙的一定境界,是宇宙在一定层次中运演时空、化生万物的原理和原因所在。对这些学说掌握的越深、越多,就越能触及或沟通更高的宇宙境界,看到那一境界宇宙运演和化生万物的奥秘,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经过这一境界的允许,借用这一境界的力量影响人世间的某些事物。

古代的大学问家,不仅意味着他们精通某些理论,明白一些道理,也是具有大能力的人,这在史书中也有记载。

董仲舒画像(公有领域)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今上(汉武帝)即位,(董仲舒)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的描写大致与《史记》相同。

这话是说,董仲舒在汉武帝继承皇位之后,担任了江都易王的丞相。易王是汉武帝的哥哥。董仲舒治理江都的时候,常常使用《春秋》中关于阴阳变化的原理来求雨和止雨,无不应验。

诸葛孔明画像(公有领域)

诸葛亮是历史上罕见的具有经天纬地之大才学的大学问家,他说自己曾经遇见过高人传授奇门道术,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董仲舒作为一代大儒,尚有求雨止雨之术,诸葛亮学贯天地,在一定历史时刻,沟通宇宙的一定境界,调动那里的一部分力量,呼风唤雨,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合情合理,毫无怪异之处。只是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科学的语境中来看待这些事情。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要以少胜多,火攻是上上策。然而,在隆冬之际,东南风罕见,东南风能在需要的时刻出现,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能准确预见东南风何时兴起,已属难能可贵;能在需要的时刻招来东南风,那几乎是难以想像的。

资料显示,江东一带在冬季吹东南风是有可能的,但是,天气变化最难以预测,作为抗曹主帅的周瑜,不能等着老天刮东南风,战争的局势也是瞬息万变,取胜讲究的就是时机。因此,孙刘联军必须自己能够掌握主动,这个东南风必须掌握在自己一方手里,要他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要他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诸葛亮的学问在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史书记载,黄盖船队冲向曹营时,确实东南风大作。史家的记述仅限于此。但这东南风如何来的,他们谁也没有说。

中国的正史作者,尤其是陈寿,记事谨严,但过于简略,许多史实没有记录,这些史实可能不符合作者观念,但民间百姓可不管这些,对于这些事迹津津乐道,于是,草船借箭、借东风的事迹出现在戏曲之中,千秋传唱,不疲不倦。

草船借箭(Shizhao/维基百科)

实际上,赤壁之战如此之大的战事,如此关键的战役,取胜决不能依靠偶然因素,不能依靠运气。

东吴战船与曹操军队交战时,东南风大作,史学家只记录到这里。但这东南风怎么来的?有些分析说,诸葛亮精通天文,算到届时会起东南风。但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到时没有东南风怎么办?算计的再准确,实际情况也可能出现误差。所以,这里一定有一个超乎寻常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但诸葛亮可以做到。诸葛亮借东风能够千古流传,尤其在民间戏曲中传唱,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文化中,一些显神迹的故事历代都有流传。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册封胞弟滕王李元婴为洪州刺史。滕王感激唐太宗厚爱,就在南昌赣江边上大兴土木,建造了滕王阁。落成之日,滕王在阁上大排筵席,欢宴当地官员及文人雅士,并邀众人即席撰《滕王阁序》,以记盛事。

宋朝人笔下的滕王阁(公有领域)

滕王阁盛筵必有文章流传千古,但能写出这个名篇的作者王勃在开宴前一天,还在远离南昌八九百里水路的地方,一日之内难以抵达。

据宋.曾慥《类说》卷三十四《摭遗.滕王阁记》记载,王勃乘船停泊在马当,一老翁对他说,明天滕王阁大摆宴席,招待文人诗友,你可为此次宴会作序,一定可以名垂千古。

《摭遗》在南宋时期曾被刊刻,改书名为《摭遗新说》。南宋人任渊《后山诗注》卷二《出清口》注引《摭遗新说》云:王勃自洪州旋舟,谢向时所见老叟曰:“神既藉以好风,以报神赐。”

当晚确实吹起大风,将王勃一夜之间送到滕王阁,刚好赶上盛会。

参与盛会的文人雅士很多,他们知道滕王文学修养很高,抱着“献丑不如藏拙”的心理,你推我让,不敢贸然应命。其实,滕王已经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早就请人写好了一篇序文,打算到时拿出来炫耀。不料这时有人挺身而出,当席执笔撰文。更令众人惊异的是,这个出来撰文的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小童。

这人当然就是王勃。滕王开始以为这个小童是来捣乱的,吩咐侍卫在旁监视,王勃每写一句便传递一句。及至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时,滕王推座而起,惊叹此子是天才,还亲自走到王勃旁边,看他写下去。

文徵明书法《滕王阁序》(公有领域)

《滕王阁序》就这样诞生了,千古流传,真是字字珠玑,神来之笔。

再说赤壁之战。现代史学家根据正史史料记载,认定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这个看法非常正确,周瑜的确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主角。不过,赤壁之战还有一个当之无愧的主角,那就是诸葛亮。他在赤壁之战的事迹,虽然不见正史记载,但却在民间传诵,时间越久,越深入人心。@#

点此阅读:历史名人诸葛亮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