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患者全肺活檢報告:肺呈古銅色出血壞死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3月07日訊】中國深圳市一個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該市首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全肺活檢病理報告,顯示該病例全肺表面呈古銅色,部份出血壞死。研究團隊認為這是重癥患者死亡的主因。陸媒的報導顯示,這個病例的患者死前曾接受全肺移植手術,但手術失敗患者死亡。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即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屬的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在預印本網站Preprints更新發布了題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癥患者的臨床病理分析》的論文。

據陸媒報導,該研究團隊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深圳市的首宗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這名66歲的患者1月4日從武漢返回深圳後出現高燒和咳嗽癥狀。胸部X線檢查可見左右肺亮度增高、多發陰影,被診斷為新冠肺炎(危重型)和嚴重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並呼吸衰竭。由於該患者除了8年高血壓病史外無其它基礎疾病,心功能良好,醫療團隊決定對其進行全肺移植手術。

研究團隊隨即對該患者的雙肺的病理組織進行了固定、脫水、石蠟包埋、組織切片、特殊組織化學染色等處理。

港媒報導了中國深圳市首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全肺活檢病理報告已發布的消息。(網頁截圖)

研究的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全肺活檢時,發現該病例全肺表面呈古銅色,肉眼可見瀰漫性充血,多為點狀出血,部份出血壞死。據觀察,出血壞死主要發生在患者肺右下葉、中葉和上葉的外邊緣;而患者的支氣管被黏液和出血滲出物覆蓋;肺切面則有嚴重的充血和出血改變。

研究報告稱,該病例在組織病理學上表現為大量的肺間質纖維化,伴有部份透明變性,肺出血性梗死。患者的小血管出現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閉塞;炎癥細胞間質浸潤,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單核細胞。經Masson染色證實肺間質纖維化,而未見其它細菌、真菌感染。

研究團隊分析指出,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患者肺泡水腫伴出血、細支氣管炎、肺泡炎伴上皮細胞炎性損傷等肺部損害。而在顯微鏡下,研究團隊觀察到大量的肺間質纖維化、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和閉塞發生較多。

研究團隊推測,可能正是這些改變導致危重病人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他們認為,患者右肺外緣的出血性壞死,可能是導致重癥患者死亡的主因,而且新冠病毒的主要病變可能首先起源於此。

據了解,在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於2月29日宣布對一名59歲的男性新冠病毒肺炎重癥患者進行雙肺移植手術獲得成功後,曾有中國網友在網絡社群中發帖披露說,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雙肺移植手術是深圳某醫院進行的,但是失敗了。因為該手術的肺供體的來源蹊蹺,涉嫌違背醫學倫理道德,「很多醫生對此持反對意見」。

(記者竺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