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本土群聚感染 北京朝陽區被列入高風險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0日訊】中國大陸境內部份地區近期出現了中共病毒疫情死灰復燃跡象。外界發現,北京市朝陽區的風險等級近日已悄然被調升至高風險。本週一,北京市防疫機構官員出面解釋稱,朝陽區風險升高的原因是發現了3例與境外輸入關聯的感染病例。不過,鑒於中共官方一貫對不利消息避重就輕的作風,外界高度質疑朝陽區的疫情並不簡單。

日前,有港媒報導稱,北京市朝陽區的疫情風險已被調升至「高風險」,而此前爆發了群聚感染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綏芬河地區及廣州市越秀區及白雲區都只是調升至「中風險」。北京市究竟出現了什麼樣的疫情新情況,引發外界的關注。

本週一(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出面,就北京朝陽區被列入疫情「高風險地區」作出解釋。

龐某稱,朝陽區疫情風險調高的原因是該區本月14日發生的一例境外移入性病例,造成了3個關聯性病例,成為聚集性疫情。而根據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達的相關規定,凡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且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地區,應當劃分為高風險地區。朝陽市則因這次發生群聚感染病例而符合了這個劃分標準。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的說法,4月15日發現3宗本土群聚感染病例的患者,分別是一名從美國回京留學生的母親、弟弟和外公,屬於「境外輸入關聯病例」。有關機構對病例同樓相關居民和環境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並已對病例曾經活動場所和區域進行了消毒處理。而目前該社區內仍有62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隔離治療」。

不過,有觀察人士指出,鑒於中共官方一直以來對中國境內的疫情都採取了掩蓋隱瞞、掛一漏萬的做法,對於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上述解釋,仍需持懷疑和觀察的態度。朝陽區作為北京市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被列入「高風險地區」並不是小事,實際發生的疫情可能並不簡單。考慮到哈爾濱和廣州等地發生了看上去比北京朝陽區更嚴重的本土群聚感染事件後,也僅將風險等級調升至中風險,北京市官方對朝陽區疫情的解釋故意避重就輕、忽悠民眾的可能性很高。

此前,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綏芬河地區及廣州市的部份地區,因爆發群聚感染疫情而再次採取了社區封鎖的措施,並先後將風險等級調升至「中風險」。

其中,據中共官方的通報,哈爾濱市發生的群聚感染案例,總計導致了涉及兩家醫院共26人染疫,其中還有一人跨省前往遼寧撫順市後被確診。而據陸媒澎湃新聞統計,4月9日至4月18日,中國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至少55例,其中不少病例是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政府於4月19日已宣布,將對該市的8類人士實施全面核酸檢測。所謂8類人士包括: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到發燒門診就診人士,急需住院治療患者,經北京口岸入境人士,武漢返京即將解除隔離觀察人士,中央和國家機關出差返回京人員,外地到北京入住酒店賓館人士,及高三、初三從外地回京的師生及院校員工。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