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侃封神】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

石涛

上回说到闻太师着急去讨伐西岐,因为他请来的魔家四兄弟被黄天化收了。我以为:闻太师心里过意不去,(是因为)他太自以为是,太自持自我的强悍——没有他打不赢的、没有他战胜不了的。我以为这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他是金灵圣母的弟子,他在通天教主那儿学艺五十年,比姜子牙多学了十年。当时通天教主要他下山的时候跟他说:“你去辅佐成汤(前、后就对应了)。但你一生碰不得‘绝’字。”其实这里面已经包含了通天教主这一门相当大的缺陷(命门)。这一门的东西无论多厉害,当他有了致命伤的时候,一定有天敌。

啥意思呢?

二郎神的“七十二变”,是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背景之下出现的。金、木、水、火、土走一圈,代表一个(循环);一个星期,有七天(日、月、金、木、水、火、土),而六、日的概念跟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不同的。所以“时间”上、下的对应,同样对应“物质”(五行)的组合——我以为在人生活的空间里,这就是宇宙奇妙、玄妙之处。

我原来学过气象,说:春分以后,太阳(北半球太阳每天升起的位置)从南往北走(从直射点赤道往北回归线走),这是地球运行的轨道。地球相对太阳之间角度的位置,给地球上各个地方带来了一年四季或分明、或不分明的区别。有些地方一年两季,旱季跟雨季,但是它一定是有分开的,他中间一定是有玄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太阳跟地球之间的关系。

你看两颗星球之间的对应,谁给它的力量?它的力量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跟病毒的概念一样。所以所谓的“七十二变”也对应了一个圆(三百六十度),是首尾相扣的。七十二变,多一变、少一变,都没有。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一个变化……相互交织在一起,也就变成了一个循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当二郎神拥有“七十二变”时,在这天、地间他就是不败的。后面会看到,当闻太师用他的宝贝去打二郎神的时候就打不了了。闻太师连哪吒都可以打,但他打不了二郎神。

七十二变包含一个循环,按照地球这个角度来讲,二十八星宿围着“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系,而我们人这儿、那儿看到的星星,其实在人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存在另外一个空间,非常有序的。而那个有序的概念不是人以为的有序,人以为的有序是把物体固定着的。那太低。

比如我的概念里“时间是动的”,每分、每秒都是动的,所以才跟大家分享:“现在不存在,只有过去和将来,而将来就是过去,过去就是将来。”很多朋友他跟不上。因为在我眼里有序的东西,前、后他根本搭不上。

就像我们跟大家解释,很多人开天目他看到的是死的(固定的部分),他看不着活的(背后原因或安排)。周文王他看到了费仲、尤浑被冻死了。不是!但其实是被冻了;他看到商朝太庙给烧了,但他不知道火哪儿来的。很多人天目开了是看到这个。其实是他看不到那个时间,他进入不到那个空间,他只看到一个死的,他没有一个时间的背景。当他有本事、看到时间的背景的时候那就不得了了。

怎么看到时间背景?

你看那个濒死经验就有时间背景,他看见自己身体躺在那儿了,医生正在急救他的身体。他得脱开他的身体,他就看见了。我们听有濒死经验的人说,他的一生就像过电影一样,都看到了。

一定是他的魂魄离开他的身体,他就看到了时间其实不在我们说的人的时间里头。

那天、地间有这样的变化的时候,人的本事大、小,就是他的境界,而不是他的手段。当有境界的时候,手段什么都不是。就像每个人穿西服,有不同的穿法(这是手段),但是品味可不同,那叫“境界”,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谁高、谁低,那只是反映生命的概念。

刚才讲闻太师逢“绝”就麻烦,其实已经说明他学的东西是有问题的。他不能够循环!别看他厉害,他比不了二郎神。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闻太师讨伐西岐的时候,一上墨麒麟,墨麒麟就给他摔下来,他自己的借口说:“好长时间没打仗了,好长时间没骑它了,它有点陌生。”不可能!如果换一个人,他就明白。

闻太师他自己为什么不明白?他就觉得有本事把西岐打了。里面包含羡慕、妒嫉、恨。他不能接受姜子牙那么一个糟老头子把他的朋友杀了,他不能接受。其实字里行间有这个意思。

当他不能接受的时候,他遇见了张奎,问过五关去西岐哪条路近?张奎说你走山上,他真走山上了。三十万人的军队走山上?如果山上好走的话,平地还设什么五关哪?这点道理他都不懂!就是因为他一门心思要去干嘛……

现在很多人都是一门心思要干嘛,如果闻太师没有一定要干嘛,绝遇不到“绝龙岭”;是他一定要干嘛,所以到了黄花山收了邓、辛、张、陶四将,但同时,他遇到了“绝龙岭”,一遇“绝”字,他就完了。你说是得、是失?他得了!得了四个大将;然后,他失了自己。

这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当这样对应出来的时候,很多朋友在辨别事情的时候是很容易辨别的。你知道一雄、一雌(闻太师的金鞭也是一雌、一雄),一定是扣在一起对应的,当扣不在一起的时候,碎了一个,两个就全完了。有死穴就扣不上,甭管是谁。所以习近平说“方得始终”,我说OK了!然后他改成“牢记使命”,那死了。

反过来,民间讲“低头的汉子烈”——他不说话。他有自己主意、又没自己的主意,这时候他就“回避了”——只要自己不去非干嘛,他就回避了很多可能给他带来的致命麻烦。

第四十二回“黄花山收邓辛张陶”。我们的视频跨着(前后回)说,是便于故事的完整性。

诗曰:

劫数相逢亦异常,诸天神部涉疆场。

任他奇术俱遭败,那怕仙凡尽带伤。

所以劫数就是劫数,无论你是谁(诸天神),无论你有什么本事,你遇到劫数,“任他奇术俱遭败,那怕仙凡尽带伤”,这就是一个相互对应的说法。

周室兴隆时共泰,成汤丧乱日偕亡。

黄花山下收强将,总向岐山土内藏。

周室顺天意,应时而生。成汤因为劫数,到了“那个日子”就完蛋了。“日偕亡”是定数。

话说三将齐来发怒,辛环急上前忙止曰:“兄弟们不得妄为,快下马来参谒。此是朝歌闻太师老爷。”

三将听说“闻太师”,滚鞍下马,拜伏在地,口称:“太师!久慕大名,未得亲觌尊颜;今幸天缘,大驾过此,末将等有失迎迓,致多冒渎,正谓误犯,望太师老爷恕罪,末将等不胜庆幸。”

众将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听说亦喜,随同众将上山。众将请太师上坐,复行参谒。太师亦自温慰;因问四将:“尊姓?何名?今日幸逢,老夫亦与有荣焉。”

邓忠曰:“此黄花山;俺弟兄四人,结义多年,末将姓邓,名忠;次名辛环;三名张节;四名陶荣。只因诸侯荒乱,暂借居此山,权且为安身之地,其实皆非末将等本心。”

闻太师听罢,“你等肯随吾征伐西岐,候有功之日,俱是朝廷臣子。何苦为此绿林之事,埋没英雄,辜负生平本事。”

辛环曰:“如太师不弃,忠等愿随鞭镫。”

闻太师曰:“列位既肯出力王室,正是国家有庆。你们可将山上喽啰计有多少?”

辛环答曰:“有一万有余。”

闻太师曰:“可晓谕众人:愿随征者,去;不愿随征者,宁释还家,仍给赏财物,也是他跟随你们一场。”

辛环领命,传与众人,有愿去的,有不愿去的,俱将历年所积给与诸人,众人无不悦服。除不去的,尚余七千多人马。粮草计有三万。俱打点停当。烧了牛皮宝帐。

闻太师即日起兵,又得四将,不觉大喜。把人马过了黄花山,径往前进,浩浩荡荡,甚是军威雄猛。有诗为证:

烈烈旗旛飞杀气,纷纷战马似龙蛟。

西岐豪杰如云集,太师亲征若浪抛。

话言闻太师人马正行,忽抬头见一石碣,上书三字,名曰:“绝龙岭”。太师在墨麒麟上,默默无言,半晌不语,邓忠见闻太师勒骑不行,面上有惊恐之色。邓忠问曰:“太师为何停骑不语?”

闻太师曰:“吾当时悟道,在碧游宫拜金灵圣母为师之时,学艺五十年。吾师命我下山佐成汤,临行问师曰:‘弟子归着如何?’吾师道:‘你一生逢不得“绝”字。’今日行兵,恰恰见此石碣,上书‘绝’字,心上迟疑,故此不快。”

道理就是这样:在他出师的时候,他骑墨麒麟,墨麒麟就给他摔下来,然后等他在奔西岐走的时候,他非要抄近道,他抄了近道,就到了黄花岭,到黄花岭收了四将,他以为是件好事,结果就碰到了“绝龙岭”,如果他不是自我执意要做什么,这些事情就都回避了。当他执意要做的时候,他就全遇到了。

邓忠等四将笑曰:“太师差矣!大丈夫岂可以一字定终身祸福?况且‘吉人天相’,只以太师之才德,岂有不克西岐之理。从古云:‘不疑何卜?’”太师亦不笑不语。众将催人马速行。刀枪似水,甲士如云,一路无词。哨马报入中军:“启太师:人马至西岐南门,请令定夺。”太师传令:“安营。”一声炮响,三军呐一声喊,安下营,结下大寨。怎见得,有赞为证:

营安南北,阵摆东西。

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

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威长起征云。

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旛卷起威风。

阵前小校披金甲;传枪儿郎挂锦裙。

先行官如同猛虎;佐军官恶似彪熊。

定营炮天崩地裂;催阵鼓一似雷鸣。

白日里出入有法,到晚间转箭支更。

只因太师安营寨,鸦鸟不敢望空行。

不说闻太师安营西岐。只见报马报进相府,报:“闻太师调三十万人马,在南门安营。”

子牙曰:“当时吾在朝歌,不曾会闻太师;今日领兵到此,看他纪法何如。”

这两人都是学道的,都是有道行的。我能理解的:排兵布阵,就看他能对应上面多高。都学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谁都会说,说完之后谁能使出来最融洽、最玄妙;纵向通天的层面越多,他真正的力度越高。

排兵布阵就代表这个带兵的元帅的生命境界,所以姜子牙说我只要一看(排兵布阵)就行了,大概就知道如何了。如果姜子牙能看破闻太师(排兵布阵),那闻太师就输了,因为没姜子牙根深。就是我们说的境界了。

比如说闻太师他到八,姜子牙到九,境界只要一超过就压了,不是人这边的技巧。人这边都是相生相克,节目中说了:“法律是公正的”这是极具骗人的话,就像说:菜刀是做菜的,但拿菜刀砍人的到处都是。所以马克思那话太坏了。

随带诸将上城,众门下相随,同到城敌楼上,观看闻太师行营;果然好人马!怎见得,有赞为证:

满空杀气,一川铁马兵戈;

片片征云,五色旌旗缥缈。

“一川铁马兵戈”是讲述闻太师行营的流动性,没有死角,中间没有死穴;“片片征云”是指排兵布阵的层次。

千枝画戟,豹尾描金五彩旛;

万口钢刀,诛龙斩虎青铜剑。

密密钺斧,旛旗大小水晶盘;

对对长枪,盏口粗细银画杆。

幽幽画角,犹如东海老龙吟;

灿灿银盔,滚滚冰霜如雪练。

锦衣绣袄,簇拥走马先行;

玉带征夫,侍听中军元帅。

鞭抓将士尽英雄,打阵儿郎凶似虎。

不亚轩辕黄帝破蚩尤,一座兵山从地起。

一座兵山,就是闻太师行营上面带有的气场。表示闻太师的能力、他的道行。

话说子牙观看良久,叹曰:“闻太师平日有将才,今观如此整练,人言尚未尽其所学。”

大家伙说闻太师多有本事,都没说到姜子牙他的本事,这是姜子牙的赞叹。如果姜子牙这么赞叹闻太师的话,其实姜子牙满钦佩闻太师。

随下城入府,同大小门下众将,商议退兵之策。有黄飞虎在侧曰:“丞相不必忧虑,况且魔家四将不过如此,正所谓国王洪福大,巨恶自然消散。”

“洪福”的概念就是“顺天意”。

子牙曰:“虽是如此,民不安生,军逢恶战,将累鞍马,俱不是宁泰之象。”

“国王洪福大”这是天象,没错!但具体的事还得具体办。有些人只认那一头、不认这一头,只认了“国王洪福大”,就什么都不管了,我觉得都是麻烦!

道行高的人他来到哪个境界他就吻合哪个境界,他不会用他自己的东西去打扰别人。相反,闻太师输棋,就是他非要按照自己的概念走,他就输了,他就遇到了“绝龙岭”。我以为这对很多人都是非常借鉴的——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非要干嘛。任何你非要干嘛的,都是毛病、都是“有缺”。就像闻太师不能遇到“绝”字。

正议间,报:“闻太师差官下书。”子牙传令:“令来。”不一时,开城,放一员大将至相府,将书呈上。子牙拆书观看,上云:

“成汤太师兼征西天保大元帅闻仲,书奉丞相姜子牙麾下:盖闻王臣作叛,大逆于天。今天王在上,赫赫威灵。兹尔西土,敢行不道,不尊国法。自立为王,有伤国体。复纳叛逆,明欺宪典。

第一,武王自立为王,第二,收了黄飞虎。国家都有规矩、有宪法、有法典,黄飞虎从朝歌那儿跑出来的,你给收了,那就是罪。

天子累兴问罪之师,不为俯首伏辜,尚敢大肆猖獗,拒敌天吏,杀军覆将,辄敢号令张威,王法何在!

你不知罪,不伏首称臣,你还敢大肆“拒敌天吏”,你把纣王派去的兵都给杀了,王法何在!

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罪;纵移尔宗祀,削尔疆土,犹不足以偿其失。今奉诏下征,你等若惜一城之生灵,速至辕门授首,候归期以正国典;如若拒抗,真火焰崑冈,俱为虀粉,噬脐何及?战书到日,速为自裁。不宣。”

子牙看书毕。子牙曰:“来将何名?”

邓忠答曰:“末将邓忠。”

子牙曰:“邓将军回营,多拜上闻太师,原书批回,三日后会兵城下。”

过三天再打——那时候的人都很守规矩。三日后,有着“天、地、人”的成分在,所以那时候的人开兵见仗都遵守天意、天道,他知道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这块肉,他才遵守这些。当只知这块肉的时候,他就什么乱七八糟都来了。

邓忠领命出城,进营回复了闻太师,将子牙回话说了一遍。不觉就是三日。只听成汤营中炮响,喊杀之声震天。

子牙传令:“把五方队伍调遣出城。”

闻太师正在辕门,只见西岐南门开处,一声炮响,有四杆青旛招展,旛下四员战将按震宫方位:

“八卦”就来了。

青袍青马尽穿青,步将层层列马兵,

手挽挡牌人似虎,短剑长枪若铁城。

四方: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兵拿着不同的家伙,代表不同的涵义(不同的职责),或长或短,或枪或炮,但他的职责是完全不同的。他按照颜色分,不会相互混乱,而且相互照应。那四方排好之后,相互可以转的。中军,在中间。

二声炮响,四杆红旛招展,旛脚下四员战将,按离宫方位:

红袍红马绛红缨,收阵铜锣带角鸣,

将士雄赳跨战骑,窝弓火炮列行营。

你看,这儿用的家伙跟前面的就不同了。

三声炮响,四杆素白旛招展,旛脚下有四员战将,按兑宫方位:

白袍白马烂银盔,宝剑昆吾耀日辉,

火焰枪同金装锏,大刀犹似白龙飞。

不同的方位,使用不同的家伙,对应着不同的敌人……他只要这样的阵势一摆,一打起来,应该怎么去走,对应着八卦,那就看谁走得好。因为那八卦,卦卦相扣、卦卦相连,谁读得深,相互能够怎么接洽,他把兵士就训练成什么样,对应着上面天上走。所以,有生命意识的人跟没有生命意识的人,完全不同……

四声炮响,四杆皂盖旛招展,旛脚下四员战将,按坎宫方位:

黑人黑马皂罗袍,斩将飞翎箭更豪,

斧有宣花酸枣搠,虎头枪配雁翎刀。

五声炮响,四杆杏黄旛招展,旛脚下四员战将,据戊己宫方位:

金盔金甲杏黄旛,将坐中央守一元,

杀气腾腾笼战骑,冲锋锐卒候辕门。

话说闻太师看见子牙把五方队伍调出,两边大小将官一对对整整齐齐:哪吒登风火轮,手提火尖枪,对着杨戬、金吒、木吒、韩毒龙、薛恶虎、黄天化、武吉等侍卫两傍。宝纛旗下,子牙骑四不像,右手下有武成王黄飞虎坐五色神牛而出。

只见闻太师在龙凤旛下,左右有邓、辛、张、陶四将。太师面如淡金,五柳长髯,飘扬脑后,手提金鞭。怎见得闻太师威武:

九云冠金霞缭绕,绛绡衣鹤舞云飞,

阴阳绦结束,朝履应玄机。

闻太师穿紫色的这种道服——阴、阳相扣、相对应。充满了玄机。

坐下麒麟如墨染,金鞭摆动光辉。

拜上通天教下,三除五遁施为。

胸中包罗天地,运筹万斛珠玑。

丹心贯乎白日,忠贞万载名题。

龙凤旛下列旌旗,太师行兵自异。

就把闻太师他的名头、把他的来处全都给说出来了。他是通天教主的门下,什么都懂。强调了闻太师的忠贞。

话说子牙催骑向前,欠背打躬,口称:“太师,卑职姜尚不能全礼。”

闻太师曰:“姜丞相,闻你乃昆仑名士,为何不谙事体,何也?”

子牙答曰:“尚忝玉虚门下,周旋道德,何敢违背天常。上遵王命,下顺军民,奉法守公,一循于道。敬诚缉熙,克勤天戒,分别贤愚,佐守本土,不放虐民乱政。稚子无欺,民安物阜,万姓欢娱,有何不谙事体之处?”

闻太师很霸道,但姜子牙彬彬有礼,一定说出他的理由来。

闻太师曰:“你只知巧于立言,不知自己有过。今天王在上,你不尊君命,自立武王──欺君之罪,孰大于此!收纳叛臣黄飞虎,明知欺君,安心拒敌──叛君之罪,孰大于此!及至问罪之师一至,不行认罪,擅行拒敌,杀戮军士命官──大逆之罪,孰加于此!今吾自至此,犹恃己能,不行降服,犹自与兵拒敌,巧言饰非,真可令人痛恨!”

闻太师立了姜子牙三宗罪。我闻太师今天兴师给你问罪,你姜子牙还跟我说得头头是道。

子牙笑而答曰:“太师差矣!自立武王,固是吾国未行奏请;然子袭父荫,何为不可。况天下诸侯尽反成汤,也是欺君不成!只是人君先自灭纲纪,不足为万姓之主,因此皆背叛不臣,此其过岂尽在臣也。收武成王,正是‘君不正,臣投外国’亦是礼之当然。今为人君,尚不自反,乃厚于责臣,不亦羞乎!若论杀朝廷命官士卒,是自到此取死讨辱,尚等并不曾领一军一卒,或助诸侯,或伐关隘。太师名震八方,今又到此,未免先有轻举妄动之意,在尚怎敢抗拒。不若依尚愚意:老太师请暂回鸾辔,各守疆界,还是好颜相看;若太师务任一己之私,逆天行事,然兵家胜负,未可知也。还请太师三思,毋损威重。”

闻太师被此数语说得面皮通红;又见黄飞虎在宝纛之下,乃大叫曰:“逆臣黄某,出来见我。”

人家说得对,为什么面皮通红?闻太师知道是纣王的错。他指责黄飞虎叛逃,但当他回到朝歌的时候一听黄飞虎走了,他立刻就骂纣王:“就你干的,不可能黄飞虎叛逃,那是他忍无可忍,实在没办法。”

飞虎觌面难回,只得向前欠身曰:“末将自别太师,不觉数载;今日又会,不才冤屈庶可伸明。”

闻太师喝曰:“满朝富贵,尽在黄门,一旦负君,造反助恶,杀害命官,逆恶贯盈,还来强辩!”命:“那一员将官先把反臣拿了!”

因为在气头上,他闻太师当然就觉得他理胜了。

左哨上邓忠大叫曰:“末将愿往。”走马摇斧,来取黄飞虎。飞虎纵五色神牛,手中枪赴面交还。张节使枪也来助邓忠。周营内有大将南宫适敌住。陶荣使锏,飞马前来助战。这壁厢武吉拨马摇枪,抵往陶荣。

两阵上六员战将,三对交锋,来来往往,冲冲撞撞,翻腾上下交加。只杀得天愁地暗,日月无光。辛环见三将不能取胜,把胁下肉翅一夹,飞起半空,手持锤钻,望子牙打来。时有黄天化催开玉麒麟,两柄银锤,抵住辛环。

周营众将见成汤营里飞起一人来,虎头冠,面如红枣,尖嘴獠牙,狰狞恶状,唯黄天化战住辛环。闻太师见黄天化坐玉麒麟,知是道德之士,急催开墨麒麟,使两条金鞭,冲杀过来,忙取子牙。

他们都管元始天尊的门下叫“道德之士”。这是满有趣的,应该是有着一种重树道德之含义。“道德之士”我没见在通天教主的门下里这么用,只在玉虚宫的门下。原意应该就是修道的。

子牙忙催动四不像,急架相迎。二兽交加,竟生云雾。

这是闻太师头一场西岐大战,怎见得,赞曰:

两下里排门对伍,军政司擂鼓鸣锣。

前后军安排赌斗,左右将准备相持。

一等等有牙有爪,一等等能走能飞。

狻猊、獬豸、狮子、麒麟、懽彪、怪兽、猛虎、蛟龙。

因为都是奇异之士,骑着各种神兽,包括了龙的九子。

狻猊斗,狂风荡荡;

獬豸斗,日色辉辉;

狮子斗,寒风凛凛;

麒麟斗,冷气森森;

懽彪斗,来往撺跳;

怪兽斗,遍地烟云;

蛟龙斗,彩云布合;

猛虎斗,卷起狂风。

大战一场怎肯休,英雄恶战逞雄赳。

若烦解的虫王恨,除是南山老比丘。

且说闻太师鞭法甚利,且有风雷之声,久惯兴师,四方响应,子牙如何敌得住,甚难招架。被闻太师举起雄鞭,飞在空中。

当闻太师他的双鞭挥起来,他那种熟悉鞍马的凌厉气势(你可以叫气场喽),姜子牙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此鞭原是两条蛟龙化成,双鞭按阴阳,分二气。那鞭在空中打将下来,正中子牙肩臂,翻鞍落骑。

闻太师方欲来取首级,彼时哪吒登风火轮,摇枪大叫:“勿要伤吾师叔!”照闻太师面上一枪,太师急架枪时,早被辛甲将子牙救回。

闻太师与哪吒战三五回合,又举鞭打哪吒,哪吒不曾防备,也被一鞭打下轮来。早有金吒跃步赶来,将宝剑架住金鞭,欲救哪吒。太师大怒,连发双鞭,雌雄不定,或起或落,连打金、木二吒,又打韩毒龙。幸有杨戬在侧,看见闻太师好鞭,只打得落花流水,才把银合马飞走出阵,使枪便刺。

二郎神杨戬当他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先看!他先看明白啰!其实看不看明白?这就是境界。当别人都动了手之后,他要看他的道行在哪儿,他要看不懂,他就完了;他只要一看懂,他就没事。所以说了半天,就是“境界”。

闻太师见杨戬相貌非俗,心下自忖:“西岐有这些奇人,安得不反!”便把鞭来迎战。

“杨戬相貌非俗”是表示杨戬元神的来处。他的元神的那一份生命境界在他的身体上可以展现出来……

数合之内,祭起双鞭,正打中杨戬顶门上,只打得火星迸出,全然不理,一若平常。

二郎神会“八九之功”(七十二变),实际那是封闭的,那鞭打不了他。当然得分不同的鞭。因为闻太师的师父,实际是通天教主的徒弟。从这个角度上说,他跟杨戬是同辈。但杨戬会七十二变,闻太师他就没招,他手里的宝贝对他没用。这是我个人看出来的。咱们就当故事说。

太师大惊,骇然叹曰:“此等异人,真乃道德之士!”

“真乃道德之士”的意思就是说:杨戬的道行高、悟性高。其实不仅道行高、悟性高,是指他的境界高。他境界至纯!

不说闻太师赞叹,且说陶荣战武吉,见诸将未分胜负,忙把聚风旛取出,连摇数摇,霎时间飞砂走石,播土扬尘,天昏地暗。怎见得好风:只打得众军如风卷残云,丢旗弃鼓;将士尽盔歪甲斜,莫辨东西,败下阵来。

起了风了。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有赞为证:

霎时间天昏地暗,一会儿雾起云迷。

初起时尘砂荡荡,次后来卷石翻砖。

黑风影里,三军乱窜;

惨雾之中,战将心忙。

会武的刀枪乱法,能文的颠倒慌张。

闻太师金鞭龙摆尾;邓忠阔斧似车轮;

辛环肉翅世间稀;张节枪传天下少;

陶荣奇异聚风旗。

这才是雷部神祇施猛烈;西岐众将各逃生。

弃鼓丢锣抛满地,尸横马倒不堪题。

为国亡身遭剑劈,尽忠舍命定逢伤。

闻太师西岐得胜,四天君掌鼓回营。

话说闻太师掌得胜鼓回营,昇了帐,众将来贺:“太师头阵之初,挫动西岐锋锐,破此城只在指日矣。”

且说子牙收兵败进城,入府,众将上殿见子牙。

子牙曰:“今日着伤诸将:李氏三人、韩毒龙等,尽被闻太师打了。”

有杨戬在侧,曰:“丞相且歇息一二日,再与他会战,定胜闻仲。若得胜之时,乘机劫营,先挫其锋,后面势如破竹,闻仲可擒矣。”

子牙曰:“善。”

你看,二郎神他的道行、他的说法,不在一战一胜,不在一招一式,在他内在的真正结果上。

二郎神的概念就完全跟其他人不一样,你看他是姜子牙的师侄,他其实带有的使命跟他的元神的来处远远超越其他,其实很大程度上修炼中是有这个东西在里边。

啥意思呢?

灵珠子下凡做哪吒,人们看到是哪吒,实际上他是灵珠子,当他是灵珠子来,又背负着元始天尊的法旨,也就塑造这么个生命。《西游记》当中唐僧的来处是如来身旁的金陵子,那就注定了他无论遇到多大的苦难他都能过去。其实就是讲述“生命都有使命”。

如果说得绝对一点,在那样的道理中,唐僧是取经人,实际最后“修成了”,是因为当初如来就定他能修成(其实是有这样的成分在里面),有着天生背后的因素。

我觉得这东西是宗教远远没能力解释的,因为宗教已经把“修炼”当成是一种文化,当成文化就变成是人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变成了把本来信仰、崇尚的东西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纯粹是瞎扯了!当成生活方式就像你今天可以穿西服、明天可以穿其它服装——表现方式不同,但还是那块肉(没有修炼)。

杨戬献计再会闻太师

闻太师伐西岐,从而把包括二郎神杨戬及其他的人都给带出来了,我们会看到大家记忆中的那些人逐渐出来了,而且这些人后来都延续到《西游记》里面去。如果你细看的话是能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联。

封神演义》跟《西游记》这两本书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但是内在当中却有联系。我看到一个人说《西游记》叫“内道传”,《封神演义》叫“外道传”。

我自己感觉《封神演义》讲的是一种天象的变化,里面包括个体修炼,修成什么的,强调时辰,你得对上这个机遇。当你对上机遇、赶上大变化的时候,那对一个修行人是不得了的。

这是一个命运,就像佛缘似的,跟道家、佛家的缘分似的。《西游记》不是,他是讲述一个个体在那个环境中如何能修成。一个是个体,一个是整体氛围的一个环境出现了这种改朝换代。

表面上是改朝换代,实际上对很多人是“生命升华”的一个绝妙点。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封神演义》给很多生命在一定范围内境界升华的一个外在的条件。而如何能升华成?是《西游记》。

所以里面就凸显出生命间的境界的不同,闻太师用他的金鞭打不了杨戬。我跟大家解释过,杨戬会七十二变,其实应对着三界之内一个物质、一个生命的完整组合。

我意识到在通天教主很多弟子当中,他很多的宝贝都是雌、雄一起的,木咤用的剑也是雌雄剑,但是雌、雄本身似乎都有它的局限性。金蛟锏也是两条龙,而且它是用龙尾,谁也跑不了。其实龙尾就表示一种男、女的情欲。所以在“黄河阵”里面我们看到金蛟锏具有巨大的原始的力量,连燃灯道人都怕,但是又有它的致命弱点。

生命真正厉害,是纯净的,而人是阴、阳组合的,身体本身就有阴、阳。但是到一定程度之后,阳是阳、阴是阴,“至纯”才真正是无漏。那“阴阳组合”代表的是生命万物,是衍生的。当他是衍生的话,他就有了另外的问题在里头。

只至第三日,西岐炮响,众将出城,安排厮杀。报马报入营来。闻太师见报入营,随即出阵。左右四将分开,太师至阵前。

子牙曰:“今日与太师定决一雌雄。”

各不答话,二兽相交,鞭剑并举。子牙左有杨戬,右有哪吒,敌住太师。

在杨戬、金咤、木咤、哪吒出来之后,其实在姜子牙身边几乎都是门中之人,也就是都是修行人。而那些不是修行的人包括黄飞虎、南宫适相对就靠后了。

邓忠走马前来助战;有黄飞虎前来截住厮杀。张、陶二将来助;有武吉、南宫适敌住厮杀。辛环飞来;有黄天化阻住。

闻太师酣战之际,又把雌雄鞭起在空中。子牙打神鞭也飞将起来──打神鞭乃玉虚宫元始所赐,此鞭有三七二十一节,一节上有四道符印,打八部正神。

三七二十一节就是对应着人的三魂七魄,所以人都在他的控制中,但他是打神鞭,也就是他既在人中控制着人的东西,同时他对生命有选择。他打不了妖怪,因为妖怪没有三魂七魄。所以四道符印打八部正神是一对一的,我以为他打八部正神讲的是方位,四道符印代表东、西、南、北,打遍天下。

──闻太师鞭往下打,子牙鞭往上迎,鞭打鞭,把闻太师雌鞭一打两断,落在尘埃。

我解释过,闻太师用鞭的话,应该不能两鞭一起祭起,一定是一个攻、一个守。练武术的也一样,一个手在前,另一个手一定在后;一个腿在前,另外一个腿一定是在后面……结果雌鞭就被姜子牙打断了,打神鞭是元始天尊给的,他的纯阳力度这根雌鞭根本无力抵抗,一碰就断了。

闻太师大叫一声:“好姜尚!今把吾宝贝伤其性命,吾与你势不两立!”子牙复祭打神鞭起去。闻太师难逃这一鞭之祸,一声响,把闻太师打下骑来。幸有门下吉立、余庆催马急救,太师借土遁去了。

子牙与众将大杀一阵,方收兵进西岐城,入相府。只见杨戬进曰:“今日劫营之事,定是大胜。”

子牙曰:“善。众将暂退,午后听令。”

正是:

挖下战坑擒虎豹,满天张网等蛟龙。

这里你可以从中品味出“一物降一物”,生命境界的不同。

且说闻太师败兵进营,升帐坐下;四将参谒。闻太师曰:“自来征伐,未尝有败。今被姜尚打断吾雌鞭,想吾师秘授蛟龙金鞭,今日已绝,有何面目再见吾师也!”

四将曰:“胜负军家常事。”

两根鞭是同时的,断了一根另一根就没用了,按道理那一条鞭就祭不起来了,也就发挥不了作用……

且说子牙掌鼓聚将上殿。子牙令黄飞虎、飞彪、黄明等冲闻太师左营;令南宫适、辛甲、辛免、四贤冲右营;令哪吒、黄天化为头对,冲大辕门;木吒、金吒、韩毒龙、薛恶虎为二对,龙须虎、武吉保子牙作三对。令杨戬:“你去烧闻太师行粮;老将军黄滚守城垣。”调遣已定。

且说闻太师败兵进营,坐于帐下,郁郁不乐。忽然见杀气罩于中军帐,太师焚香,将金钱一卜,早知其意。笑曰:“今劫吾营,非为奇计。”

在对垒中,闻太师有断凶、吉的本事,如果能断得的话,那么这之间就变成了功底的较量。

忙传令:“邓忠、张节在左营敌周将;辛环、陶荣在右营战周将;吉立、余庆守行粮;老夫守中营,自然无虞也。”闻太师安排迎敌。

却说子牙把众将发落已毕,只等炮响,各人行事。当日将人马暗暗出城,四面八方,俱有号记,灯笼高挑,各按方位。

时至初更,一声炮响,三军呐一声喊,大辕门哪吒、黄天化先杀进来;左营黄家父子,右营乃四贤众将,齐冲进来。

在劫营的过程中,姜子牙并没有料到闻太师能算出来,所以直接就来劫营了。

这一阵不知胜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待续)

点阅【涛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浩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