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医盛寅的传奇人生

文/颜雯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6月12日讯】明朝的帝王大多宅心仁厚、善用贤能,对御医们也十分爱重。被载入《明史》的御医戴思恭是太祖朱元璋力赞的仁义之士,是建文帝朱允炆心中当之无愧的太医院使。到成祖朱棣时,对他的爱重则更是到了“时时乐与公语,或捋其须,或命坐御榻下,与论古今事,每抵暮始休”的程度。

因缘际会,一位名叫王宾(字仲光,号光庵)的隐士学医于戴思恭。王宾无子,他将其所学的医术全都传给了多年后得以入宫侍奉成祖朱棣的另一位御医——盛寅

盛寅(1375~1441年),字启东,江苏吴江人,为人坦率正直,有操守、有气节。《吴江县志》上说,他“工诗善医”。意思是他不仅身怀医术,还擅长写诗作赋。他入宫后,偶尔有几次即兴作诗,也得到了成祖朱棣的赏识。

授业于王宾 得丹溪真传

据史料记载,盛寅的医术很高,一方面是因为授业于隐士王宾,王宾是戴思恭的学生,而戴思恭是朱丹溪的学生,“尽得其术”,且藏有“彦修(朱丹溪,字彦修)医案十卷”。盛寅悉得三代名医的真传。

而且盛寅自己对行医配药也颇有天赋。他是王宾最得意的弟子,刚开始只是跟着王宾学古文。有一天,他叔父对他说:“你既然跟随先生学习,就应该在他行医配药时也留心学着点。”从那以后,盛寅就细心观察王宾的处方,并且似有所悟。

一次,盛寅试着给一位患了热症的人治病,恰巧被王宾看到。王宾见他的处方中多加了一味附子,就很惊讶地说道:“你如今处方用药竟能这般出奇制胜,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唯一的不足就是药量不够,你把附子再多加一点,就能药到病除了。”王宾一生无子,他认为盛寅是承传其医术的最佳人选,于是毫无保留地将医术、医书都传给他了。

盛寅试着给一位患了热症的人治病,恰巧被王宾看到。王宾见他的处方中多加了一味附子。示意图。(Shutterstock)

为太监疗疾 与成祖结缘

盛寅在吴江老家时,宫里有位内使经常去江南办差。他多次住在盛寅家,与其关系甚好。他得了腹胀之症,就是盛寅给治好的。后来有一天,这位内使突然在北京的街巷中遇到了盛寅,于是很惊讶地对他说:“先生别来无恙啊!今天在这儿碰到您,真是太巧了,如今我侍奉的掌事太监也得了腹胀之症,别的医生都治不好,现下快不行了,您赶紧随我去瞧瞧吧!”盛寅到了那太监的住处,给他诊了脉,又开了几副药。不久,那太监的病就好了。

几天后,成祖朱棣在皇城的西苑里练习射箭。那位太监病刚好,一路走着去那儿服侍皇上。成祖远远的就看到了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很吃惊地问道:“那人不是死了很久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身边的人回禀道:“是从吴地来的医生盛启东给治好的。”成祖听了,当即就下令:“把他找来,我明天要召见他。”

第二天,盛寅进宫面圣。成祖见到他后,就让他给自己诊脉。盛寅诊完脉后,告诉成祖他有风湿病。成祖听了很认同:“我常年征伐在外,身体曾被风邪所侵,我当时就说这是湿症,但宫里的御医们都没诊断出来,险些耽误了我的病情。”成祖服下盛寅开的药后,觉得十分奏效,于是将盛寅封为御医,让他在御药房里任职。

直言得圣心 成祖恩赏之

盛寅对人坦诚,敢于直言,在成祖面前也直言以对。成祖对此并不介怀,依然很看重他。

一日,雪后放晴,成祖在偏殿召见盛寅和韩叔旸等人。闲谈间,成祖偶然提到了靖难之役。他在描述白沟河的那场战争时说:“当时,对方摆出的是长蛇阵,我们攻其首部,他们就以尾部来进行反击;我们攻其尾部,他们就以首部来进行反击。我看准时机,选在此时向队伍的中部冲去,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时,盛寅在一旁说道:“这就是天命啊!”成祖听了没说什么,只是站起身来去看雪,盛寅又赋诗曰:“长安有贫者,宜瑞不宜多。”盛寅如此直率,成祖非但没有不高兴,还赏赐了御膳给他们。

后来有一天,盛寅和韩叔旸在御药房下棋,成祖突然驾临,他们来不及将棋盘收起来,于是跪地向皇上请罪。成祖问道:“这是谁和谁在下棋啊?”盛寅说:“是臣与韩叔旸。”成祖又问:“你二人谁下得更好?”盛寅回答:“韩叔旸是初学者,臣下的要好些。”

成祖让他俩继续下棋,自己则在一旁观战。盛寅连胜三局,成祖很高兴,于是让他赋诗一首。盛寅当即作诗曰:“不材未解神仙着,有幸亲承圣主观。”成祖听了很满意,赏给他一副象牙棋盘和一阙诗词。

又有一日,盛寅很早来到御药房。没过多久,就感到一阵眩晕。当时情况很紧急,御医们都束手无策,成祖得知后,就下令到宫外去找民间大夫来为他诊治。有位江湖郎中应募而来,给他服了一剂药就好了。成祖问他盛寅得的是什么病,郎中说:“他是空着肚子来到药房的,怕是不慎中了草药的毒,能解毒的只有甘草了。”成祖又问盛寅是否真如郎中所说,盛寅点头称是,于是成祖就厚赏了那位郎中。

治愈太子妃 受仪仗之礼

明仁宗朱高炽在东宫当太子时,太子妃张氏有十个月没来月事了,御医们诊脉后都恭喜她,说是怀孕了。可张氏只觉得腹胀得厉害,却不见有临盆的迹象。成祖知道后,就把盛寅找来,对他说:“太子妃身体不适,你去看看吧。”

盛寅给太子妃诊过脉后,就告诉在场的御医,他不认为是怀孕了。他说:“如果太子妃很长时间都是这个样子,那她早上的症状应该是这样的,晚上的症状应该是那样的。”他描述的症状与真实情况完全一致。

随后,盛寅给太子妃开了一个疏通的方子,可里面用的全是活血化瘀的药。太子勃然大怒,对盛寅说:“好你个御医,眼看皇孙就要出生了,你却给我开出这样的方子,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他不让太子妃服用盛寅开的药,可几天后,太子妃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太子又把盛寅找来,盛寅对他说:“这病要是再拖三日,我就不敢用药了。”

盛寅依然开出了和先前一样的方子,太子妃下令将药煎好,拿来给她服用。而太子仍在怀疑这是堕胎药,于是下令将盛寅关了起来。太子妃服药后,排下大量瘀血,她的病马上就好了。

为了给太子妃治病,盛寅已经三天没回家了。他家里的人都惶惶不安,有的说他会被砍头,有的说他会被抄家。可三天后,盛寅并没有受到处罚,成祖还下令用宫中的高规格仪仗将他送回了家,还给了他很多赏赐。后来,成祖风趣地对他说:“那不是为了感谢你,而是给你压惊的。”

多年后,仁宗继位,盛寅请求离开北京,去南京的太医院任职。他仪表堂堂,一脸长髯显得很英武。宣宗一登基,就问左右侍从:“我听说有位留着长髯的御医,他如今身在何处?”侍从回答:“在南京的太医院。”宣宗听了立即下诏,让南京的守备太监将他护送回北京。

盛寅回到北京的太医院后,一直很受重用。有一天,宣宗让他去给一位亲王治病。盛寅再次不辱使命,开出的药方很有疗效,当下就把亲王的病给治好了。宣宗为此还赏了他很多银子和一匹好马。

盛寅的一生颇为传奇,他几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早年身处逆境中,也能遇到赏识他的人。生性豁达的他在临终前的某一天给自己诊脉说:“我这一病就起不来了。”直到去世前,他还写了三首诗。

盛寅去世后,两京的太医院都为他举行了祭祀典礼,足见其人品与医术超群。他的弟弟盛宏也精通医药,子孙后代也将他的医术承传了下来。

参考资料:

《明史》
《王文恪公笔记》
《吴江县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黎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