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多国央行“收水” 中国反其道而行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9月04日讯】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为了支撑被冲击的经济,持续出台了各种刺激措施,尤其是美国,不仅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政策,也采取积极的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向市场“放水”。不过,时至今日,美国经济快速复苏,但是通胀压力却居高不下,美联储官员也开始讨论紧缩政策。

而美国的政策变化对全球来说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8月27日,各国都在聚焦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希望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中找寻美国政策变化的信号。而鲍威尔讲话结束后,美国股市随即上涨。那么,这个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为什么这么重要?鲍威尔的讲话到底给出了什么信号?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央行接下来又将采取怎样的政策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话题。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为何被世界关注?

今年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和去年一样是在线上举行,会议日程也只有8月27日一天。

这个会议,可以说是全球央行的年度盛宴,来自各国的央行行长以及重要人物都会出席,在会议上了解全球经济现状、洞察未来政策走向、商讨金融对策等等。

自1982年开始,这个年会一直由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主办,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了。会议之所以被称为杰克逊霍尔,是因为会议每年8月都会在怀俄明州西北部大提顿山(Grand Teton)的城市——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召开。

而这个年会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典故,说是当年堪萨斯联储要举办一个货币政策论坛,其中一位研究主管戴维斯为了提高论坛的知名度,就想邀请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出席。因为知道沃尔克喜欢飞绳钓鱼,戴维斯便投其所好,选择在钓鱼度假圣地——杰克逊霍尔举办论坛,结果成功邀请到了沃尔克。

从沃尔克开始,在之后的30多年里,历任美联储主席,比如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和鲍威尔,都会参加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并通过会议向外界传达接下来的政策意图。因此,这个年会,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联储下一阶段政策走向的风向标,也被誉为是货币政策拐点的“晴雨表”。

今年全球央行年会的主题是“不平衡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办方邀请了几十位央行行长、政策制定者、学者和经济学家。由于当前正值美联储即将开启减债计划的节点,所以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美联储何时、以何种方式收紧货币政策。而市场最为关注的,无疑就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开幕演讲,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反复琢磨,并牵动市场神经。而在这一次的鲍威尔讲话之后,美国股市短线拉升。

为何鲍威尔讲话后 美国股市上扬?

那么,鲍威尔到底说了些什么,被市场视为利好消息呢?

在讲话中,鲍威尔对比了疫情前后美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消费、通货膨胀、就业等多个方面,并阐述了美联储下一步的政策打算以及采取这一政策的理由。

鲍威尔谈到,去年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是美国有纪录以来最短暂且最严重的,两个月内就导致大约3,000万的工人失业,但复苏的速度也超出了预期,在四个季度之后,产出就超过了之前的峰值,比以前的经济复苏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而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是政策推动的结果。

我们知道,从疫情爆发以来直到今年3月,美国两届政府共推出六轮经济刺激措施,累计动用了史无前例的5.54万亿美元的财政资金。而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在去年年初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到了0~0.25%的超低水准,并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从去年年中开始,美联储按照每月1,200亿美元的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压低长期利率并刺激经济复苏。

其结果就像鲍威尔在讲话中提到的,与典型的经济低迷时期相反,美国的个人总收入不减反增,家庭支出大量从服务转向制成品,而旺盛的商品需求和重新开放的力度和速度导致供应短缺和瓶颈,尤其是家用电器、家具和汽车等耐用品,结果耐用品的通货膨胀率上升,成为目前通胀激增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截至7月的过去一年中,总体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指标(PCE Inflation)分别达到4.2%和3.6%,远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但鲍威尔也指出,通胀飙升主要是耐用品和能源造成的,仅耐用品一项就贡献了大约1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又贡献了0.8个百分点。不过从经验来看,这些上涨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在疫情爆发前的25年里,耐用品的年通货膨胀率远低于零,为每年负1.9%。随着供应问题开始逐步缓解,除汽车以外的耐用品通货膨胀现在已经放缓,并可能开始下降。

不过,鲍威尔也表示,美国的这种经济复苏是不均衡的,虽然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支出完全恢复,但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支出仍然低于趋势水准大约7%。虽然近几个月来,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显着改善,总的招聘速度达到历史新高,失业率也降到了5.4%,是疫情爆发以来的低点。但是,失业率仍然过高,劳动参与率的复苏仍然远远落后。在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年,美国的失业率一直低于4%,而通货膨胀率则在2%或者以下。

所以,鲍威尔强调,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货币政策的工作是促进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尤其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大量闲置,而且疫情仍在持续。所以,美联储会密切关注各项经济指标,并且继续以目前的速度购买资产,也就是继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直到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鲍威尔还表示,今年开始缩减购债是合适的,但这并不是加息的直接信号。

也就是说,美联储会将削减购债作为收紧政策的第一步,而不会马上加息,从而减轻了市场上的过度忧虑,因此被视为利好消息。因为美联储一旦采取行动的话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2013年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仍让人记忆犹新。当时,美联储突然宣布退出刺激计划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几个月的震荡,市场显然不希望这样的“缩减恐慌”再次重演。

但是无论如何,美联储缩表,也就是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为已经箭在弦上,那么其它各国央行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全球央行紧锣密鼓 计划撤出宽松政策

事实上,当整个金融市场都在为美联储收紧政策做准备时,全球已经有部分央行开启了加息周期。

8月26日,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成为疫情爆发一年半以来,第一个加息的亚洲主要经济体。这是3年来韩国央行首次加息,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上升、房地产市场过热以及家庭负债飙升带来的通胀压力上升,再加上出口反弹带动了经济的强劲复苏。韩国第二季经济同比增长5.9%,为10年来最快速度,其制造业在7月连续第十个月扩张,但是年轻人大举借债,让韩国央行担心金融动荡。分析师预计,韩国明年将继续加息至1.25%。

而在韩国升息之前,拉丁美洲、中欧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央行,今年已经开始陆续升息以抑制通胀,比如智利、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国家都先后“抢跑”,掀起了新一轮的加息潮。捷克央行在今年夏季两度升息,匈牙利央行则领先其它欧盟国家,在8月24日第三次升息。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央行也在朝紧缩行列靠拢。加拿大央行,已经削减购债规模,可能在2022年升息;新西兰央行,近期因为国内紧急实施防疫封锁而暂缓升息,但仍预料会在年底前升息;与此同时,挪威央行暗示,尽管近来感染人数上升,但不会改变下个月首次加息的计划,所以,挪威可能会是10国集团(G10)中率先上调借贷成本的国家。

不过,在多国央行紧锣密鼓规划撤出疫情宽松政策之际,长期被低通胀困扰的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离收紧政策还比较遥远。例如: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Philip Lane))表示,刺激计划至少将持续到明年3月底。而这种政策分化,也意味着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可能比持有欧元区资产获得更高的回报。

不过,尽管受到变种病毒的影响,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数据显示,日本和欧元区的制造业活动都在扩张。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在9月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全球CEO对未来3年的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信心,而在今年年初时,这个比例只有42%。

不过,中国的经济前景却很不乐观,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官方制造业PMI降到50.1,非制造业PMI也大幅降到47.5的收缩区间;而财新的8月制造业PMI也降到49.2的收缩区间。这些数据不仅低于预期,也都创下自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所以,在其它国家准备收紧货币政策之际,中国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转向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策划:财商经济研究所
撰文:财商经济研究所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财商天下https://www.youmaker.com/channel/3f698fe3-4dd8-409a-83b7-5c85d28ec68f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