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续走低 新五年计划未设GDP增长目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16日讯】中共央行于3月11日发布《2022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中国2月消费继续走低。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量同比减少了1,258亿元(约合201亿美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为近15年来首次下降。

2月份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减少了3,369亿元(约合539亿美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约合466亿美元),中长期贷款减少了459亿元(约合73亿美元)。中国居民中长期贷款自2007年有统计以来,一直到2022年1月都是正增长,2月份为首次负增长。而2月份住户贷款减少的同时,住户存款同比减少了2,923亿元(约合468亿美元)。

香港金融分析师蒋天明(Katherine Jiang)3月14日对大纪元记者表示,虽然2月份数据会受到季节性影响,但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同时减少,外加消费的疲弱,也折射出消费者信心不足。

中国的消费困境

中国消费在2021年的增速显着低于疫情前。中国居民在2021年的人均消费支出为24,100元(约合3,856美元),相比2020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0%;低于2019年同期的实际增长5.5%和2018年的6.2%。中国居民的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也在下降,扣除价格因素后,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1%,低于2019年同期的实际增长5.8%和2018年的6.5%。
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但年内同比增速的曲线自3月份以来整体下跌,12月份时的同比增速仅为1.7%。

今年2月,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博士李松筠对大纪元谈过对中国2021年消费增幅下降的看法。她说:“中国今年保经济增长的压力非常大,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都下调了对中国的增长预测。而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疲弱是最大的拖累因素。”

在消费下行的趋势下,“促进消费”在中国已成热门词,频频出现在中共的会议和文件中。2021年12月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再次把消费提到了相当重要位置,要求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持续恢复。1月14日,中共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1月25日,中共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在2022年将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中国银行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更多的居民选择储蓄,更少的居民选择消费和投资。中国居民存款在今年1月仍是同比增加,增幅为5.41亿元(约合8656万美元),但2月份成了拐点,同比增幅转为负值。

客观看待中国GDP增速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用支出法来计算GDP,计算项包括投资(资本形成总额)、消费(最终消费)和净出口(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即俗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中国经济学家余永定今年1月25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关于2022年宏观经济的十四点看法》(以下简称《看法》),第一点是呼吁较客观、准确地看待中国2021年8.1%的GDP增速。《看法》认为,GDP同比会涉及到基数,环比则不直接涉及基数问题,因此2019年和2021年GDP的环比增速比较可反应中国经济2021年发展的真实情况。

中国2019年GDP各个季度的环比增速分别为1.6%、1.2%、1.4%和1.3%,相应的年化增长速度为6.6%、4.9%、5.3%和6.6%;中国2021年GDP各个季度的环比增速分别为0.3%、1.3%、0.7%和1.6%。2021年的第一和第三季度的GDP环比增速都远低于2019年的同期。

因此《看法》推断:“如果扣除基数效应,2021年的经济是运行在低于2019年6%的水平的”;“在假定不发生疫情、2020年正常增长的情况下,2021年GDP的增速恐怕就要低于5%。”

余永定得出的结论是:虽无人知道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注: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的经济增速)是多少,但从产能利用、物价和就业水平等方面来看,中国的GDP增速多年来低于“潜在经济增速”。

依据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速为10.7%,2007年的同比增速甚至高达14.2%。中国2012年经核实的GDP增速跌至7.7%,低于8%时,中国经济网在2013年1月称:以往数据显示,“当中国GDP的增速低于8%时被认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保8”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红线。

中共的新五年计划未对GDP增速作具体设定,这在五年计划中属首次,但新五年计划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说法。中共第12个五年计划设定GDP年均增速为7%,上一个五年计划,即第13个五年则是设定了高于6.5%的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

就“高质量”一说,《看法》认为,“理论上,在GDP之间不存在质量孰高孰低的问题”,因为在宏观经济层面,所有GDP是假定同质的——否则,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GDP就无法比较了。因此无论如何,经济还是要追求增长,“增长不是一切,但没有增长就没有一切”。

中共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中国的GDP核算基于生产法,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提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即可得出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中共统计局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采纳了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2008)》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此中国的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美国季度GDP再度超过中国

2月24日,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了2021年实质国民生产总值(Real GDP)的二次估值,全年GDP同比增长5.7%,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7.0%。这是30年来美国季度GDP增幅再次超过中国。中国2021年第四季度GDP的同比增幅为4.0%。

蒋天明分析说:美国GDP的基数大,2020年的GDP总值约为20.9万亿美元,比中国同期最终核算出的1,013,567亿元(约合16.2万亿美元)的GDP高出近30%;因此要获得同样的GDP增幅,美国需要的绝对增量更大,难度也更高。

她表示,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美国消费强劲,而中国消费疲弱。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给民众直接发钱,极大地拉动了居民的收入,支撑了美国的消费,进而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虽然这种直接发钱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但是至少反映出了西方国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态度。而中共则沿用其一贯投资基础建设的做法,积累了高额债务和金融风险,而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在2021年3月后出现显着下滑。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