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韵舞春风:李白-清平调

【新唐人2011年5月2日讯】天韵舞春风(2─1)李白-清平调:这是李白在长安期间流传最广的三首诗。

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描写盛唐繁华的名作──《清平调》。

唐朝的诗仙李白,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武后大足元年,死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自幼博学而才华洋溢,四十二岁时,被召到长安,贺知章读到他的诗文后,赞叹他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并向唐玄宗推介,担任“供奉翰林”一职,因为才高气傲,不见容于玄宗周围亲近的人,于是玄宗就送了他一笔钱回家乡去了。李白才气纵横,人们称他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人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应玄宗的要求,写了三首《清平调》,是李白在长安期间,所创作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作之一。

相传在玄宗开元年间,宫中栽种了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真是姹紫嫣红,缤纷一片,好看极了。有一天,玄宗和杨贵妃俩人,带着宫中最著名的乐师李龟年,兴致勃勃的前来沉香亭赏花。对着如此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怎么可以没有音乐呢?

可是玄宗觉得这种情境太美了,对着这么好的花儿,这么美的爱妃,旧的歌词是不能表达这种情趣的。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呈上。

玄宗看了之后十分满意,当下便命梨园弟子奏起丝竹,李龟年展喉而歌,这时杨贵妃也快乐的饮美酒,听新曲,玄宗一见越发兴起,也亲自吹起玉笛来助兴,此时此刻,真是意兴风发,痛快淋漓。

这组诗一共写了三首,其中以第一首最为出色,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说的是什么呢?贵妃身上飘逸的衣裳,就像那天上的云彩一样的美丽,而这些娇艳无比的牡丹,就像是贵妃的花容月貌。“春风拂槛露华浓”,春风吹拂过园中的亭槛,而那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娇艳,“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群玉山,是西天王母娘娘所居之处,而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也是王母娘娘的仙宫。像这样丰润娇艳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啊!

诗中巧妙又自然的,将杨妃比作娇艳的牡丹,又似天女下凡。语句浓艳,焕发着生命的美好与光彩,读这首诗,真觉得如沐春风,花光满眼,充满了太平盛世的繁华风貌。

唐朝在后人看来,像是人间的神国,而我们的李白,是天上的谪仙,地上的诗仙。他用如此大气的手笔,描绘了天上人间的美丽情境,让后人傅诵一时,留下了无限想望的空间。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