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剑书生:以刨祖宗坟推动发展繁荣的是奸人乱党

【新唐人2012年1月13日讯】相比于未开化的把死去人吃掉的生番,中华文化中“入土为安、慎终追远”是中国人在五千年前领先走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传统,虽是一种值得商榷的文化现象,但厚葬意外给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任何不够成熟的文化,都有很多副作用,过分的厚葬文化衍生了很不光彩的盗墓文化。

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并不是都值得称道的。自春秋战国的文化暴发式发展之后,中国历史文化到秦代开始定型,以后大致就是一连串的改朝换代历史。中国人的价值观几乎在三千年的文字记载上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中华文化的文明水平,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言,没有多少进步。说出这一事实是需要勇气的,承认这一事实才是进步的开始。

当然,中国从来就不缺乏粉饰太平的穷酸文人,把历史当成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最可恶的是用意淫的方式写作历史。让人受不了还有不珍惜历史的盗墓破坏。在古代,农民起义军、流民、贼寇时常盗墓,直到现代盗墓的专业水准不断提高,盗墓贼发明了“洛阳铲”这种简便有效的盗墓工具,使盗墓效率大大提高。旧时的盗墓贼往往因生活所迫,尚有值得同情之处,那些以考古和研究为名的专家干出和盗墓贼一样的勾当,就没有可以原谅的理由了。

近日,有关专家透露,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馆等部门再次研究是否大规模考古勘探乾陵的文物遗迹,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陕西乾陵能否开掘的争论又起,备受瞩目。武则天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甚至出动40万人去挖过。然而,没有人能打开乾陵。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的遗骸都凑不齐,为什么武则天乾陵独善其身?这一点让专家们忿忿不平。是什么吸引专家呢?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资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说,最少有五百吨!这还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条石,而那些造型各异刻有文字的条石,也是难得的文物。文物工作者比盗墓贼的专业水准显然是高一些,说得头头是道!

陕西省考古界石兴邦对刨祖宗墓早就按耐不住了,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时机也成熟了。40多年来,考古界对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发掘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发掘工作。这是考古老专家的话吗?换个角度和急于盗一个没被打开过的墓的老贼头如何区别呢?我区别不出来。

刨乾陵可是40多年来的一种官方行为,在花重金撰写几十万字、有众多科学家参与,制定了异常严密的《唐乾陵发掘计划》,还想尽办法证明帝陵正处于损坏之中,要立即进行抢救。这是政府吗?怎么看着像急于得到墓中宝贝的犯罪团伙?

媒体鼓噪说:在科学发掘乾陵的客观环境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早一天发掘比迟一天发掘要好。“镇国之宝”早日面世,对盛唐的研究可以推向一个中西文化比对的高潮;可以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声望。更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繁荣中国的旅游业。这是现代媒体吗?怎么感觉像在骡马市上围观起哄的二道贩子。

“对于陕西来说,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们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加五百万游客,五百万游客会带来多么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五百万游客又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多少信息、多少投资?”对抱祖坟这么发财如此感兴趣,是不是为了钱,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们,都愿他妈去当“三陪”、当妓女暗娼?

当年郭沫若那个老不要脸的,心心念想挖了乾陵。郭贼曾对周帅哥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情!”迫于很多有良知的人的反对,这个老坏怂直到咽气还带着一份遗憾。

发展是硬道理,难道发展就没有一个底线吗?敬天地、慎终追远本是古人的基本做人准则,为什么今天的人想发财想得集团性发疯?历史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乾陵逃过数次巨大的劫难,难得成为凝重的历史构成一部分,为什么想钱想疯的专家、政府、媒体一起想刨祖坟?中国人对历史的敬畏感在哪?对祖宗的基本礼遇在哪?如果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抱着如此轻佻无礼甚至是一种犯罪的态度,他们能逃过历史的惩罚吗?

以刨祖宗坟推动发展繁荣的是奸人乱党!

文章来源:《网易》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