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发布“乞讨排行榜”为难穷人引炮轰

【新唐人2012年8月19日讯】(新唐人记者张羽综合报导)上海市公安局一派出所官方微博最近发布了一个乞讨排行榜,公布了常在地铁乞讨,并且被查处次数排名前三的乞讨人员资料。此举顿时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乞丐盘距地铁线,确实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的安全出行,但也有人称,穷人乞讨乃生活所迫,这种“示众”行为是不人道的,何苦以这种方式为难他们。

乞讨排行榜

据《新民晚报》报导,近期,上海轨道交警方严查地铁乞讨,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轨交警花”还发布了一个乞讨排行榜。这个榜单反映的是2008年以来被抓乞丐的情况。位居榜首的是一位腿部有残疾的年轻人何某,22岁,文盲,来自辽宁,因被抓309次而列居排行榜第一。88岁高龄的陈老太以被抓303次暂列第二,她来自安徽凤阳。排行榜第三的是对夫妻,丈夫包某是残疾人,妻子张某身患白血病。他们以卖艺乞讨为生,一个吹笛一个卖唱。

日前,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更是针对车厢乞讨推出“微信”举报的新举措,承诺在乘客发出微信5分钟内,民警即可到达相应车厢。

“各方争议,反对者居多”

“排行榜”发布后,大多数网友并不支持此做法。

媒体人曹林认为,以这样的方式“示众”,很是不人道,缺乏一颗执法人员对这个社会中的弱势者应有的善心。媒体评论员刘志权指出:上海警方这种越“法”执法,尤其贸然“示众”的做法并不可取。任何超越法律法规的捷径,最后都可能会留下侵害个人权利的后果。

陕西一名网友认为,从广州的“水泥锥”到南昌的“围栏”,再到上海的“乞讨排行榜”,伤了多少人的心。其实有时善意的疏忽,也是一种美德。网友“happy华坤”说,何必呢,干嘛不检讨自己所在城市关怀制度缺失?网友“小白疯”则认为:公共场所乞讨本来就是违法治安条例的,同时国家还需完善社会救济。

《新京报》的评论认为,警方是执法者,不是道德法庭的法官,不应对他人的私生活妄加评判。乞讨者虽然干着别人眼中卑贱的职业,但他们也是人,也有隐私,也有尊严,他们的人格权应受法律保护。

“治标需治本”

上海派出所这种做法,可谓是“煞费苦心”,足见乞讨问题对其困扰之深,然而,这种城市乞讨问题不只发生在上海。

据《华新报》称,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大陆大中城市繁华路段的乞丐人员数量大增,组织利用未成年人进行乞讨和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明显增加。

据上海林业局官方网站披露,在上海闹市街头、绿化丛中、高架下等凡可以避雨遮风处,不论白天晚上,都有流浪露宿人员的身影。如延安路高架下,大白天也有多名流浪露宿人员席地而睡。

据调查,乞丐群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各种疾病或者伤残,残疾严重的占一半多,这些伤残病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曾经医治过。从年龄上看,多为老人或儿童,而近几年,未成年少年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造成乞丐扩大化的原因诸多,近年来,中国大陆失业率猛增造就无数失业者,房价暴涨导致贫困百姓无处容身,民工讨薪无门不得不携家带口流浪他乡,甚至家破人亡。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健全的医疗体制和医德沦丧导致百姓看病难,医院医死人的现象笔笔皆是。残疾人生或无保障,极为艰辛。

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导致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员加入乞讨大军。网友认为,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只是针对这些乞讨者采取各种管理措施,甚至无视其尊严和隐私,采取网路“示众”的方式,这种做法非但治标不治本,也让乞讨者在受到羞辱的同时,让执法者自己向公众示出了自己的冷漠。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