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高调力推PM2.5数值公开 不公开是自欺欺人

【新唐人2013年1月23日讯】(新唐人记者刘璇综合报导)2013年年初,中东部地区持续多天罕见的雾霾再次让大陆PM2.5数值公布的时间表提上民众关注的日程。近日,中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对大陆空气污染治理问题再次作出了公开表态,提及了对PM2.5数值的公布。有消息人士回顾称,这并非李克强的首次表态,早在2011年他对PM2.5数值公开的时间表就做了一系列的助推措施。

大陆多地空气污染引发恐慌

2013年1月,大陆数十个城市连续多日雾霾重重,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大陆就有7个上榜,分别为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和石家庄;而在大陆500个大中城市中,达到世卫组织推荐空气质量标准的也不到1%。

截至1月14日,大陆74个监测城市仍有33个监测空气质量的数据显示“严重污染”。

来自环保部的人士透露,在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发布后,李克强依然多次敦促环保部门,公开、透明、及时发布监测数据,“消除引发社会心理恐慌的根源”。

另据《中新网》报道,一场持续多天的雾霾笼罩北京,让PM2.5成为民间热词的时候,有关部门却对是否监测并公开相关污染数值犹豫不决。一位中央党校的教授当时曾对媒体表示,监测PM2.5技术上不是问题,财政上也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一旦公开相关指标,官方的数据恐怕会变得很难看”。

这位教授说,决定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尽管有关部门顾虑重重,但李克强还是高调主张公开透明、并及时向人民群众如实发布。

李克强曾对当时那些忧心忡忡的官员质疑道:“公开了又能怎么样呢?在一个信息共享的网路化时代,你不公开公众照样有渠道获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英国《路透社》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是中国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首位就此次空气污染发表看法的领导人。有分析人士表示,李克强此次公开表态,对中国PM2.5数值公布的时间表的确定是再一次推动。

隐形“雾霾”更可怕

据《39健康网》报导,近年来大陆室内污染程度不断恶化,“全国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研讨会”公布,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人数大约11.1万人,门诊数22万人次。民间环保组织去年底发布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报告指出,北京43家公共场所室内PM2.5严重超标,室内空气问题较发达国家更严重。

不少人觉得,PM2.5主要来自室外,其实不然。有研究显示,室内PM2.5有九成来自室内活动。据统计,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在室内生活和工作,其中,65%的时间在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经过历时5年的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极高,是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至数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雾霾污染暴露经济社会发展软肋

《中国新闻网》的报导说,灰尘对人危害很大,特别是小于2.5微米的微粒(PM2.5)对人体危害更大。雾、煤烟、汽车尾气、建筑粉尘以及工业排放的有毒混合物滞留空中。大陆多地出现雾霾后,许多人感到喉咙痛、眼睛刺痛、胸痛、头痛等不适,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

文章称,严酷的现实是空气污染依然严重,“先污染后治理” 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这说明中共的“科学发展观”只是流于形式、流于口头,环境保护政策的设计和执行还有问题。此次雾霾天气凸显大陆“生态赤字”的短板,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文章同时提出,由于缺乏执法,缺乏问责,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往往被默许,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不对环境保护中失职的官员加以问责,先污染的发展模式就难以改变,大陆的生态文明建设就难有所作为。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