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濡山:中国真的要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场?

【新唐人2013年6月18日讯】提要:中国环境恶劣的状况到底如何,可能很多情况尚属于“国家级机密”,导致环境污染及其恶劣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本国主动制造的垃圾和被动接纳国外的垃圾。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失衡、国家治理体制僵化、环境立法及执法严重滞后以及国民综合素质较低等原因,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承载全球垃圾规模最大的垃圾场,并且新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化学垃圾、电子垃圾仍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国,这意味着,若彻底醒悟并行动起来,至少需要十多年的艰辛努力和巨大付出,才能为子孙后代恢复一个较好的生存生活环境。

中国环境恶劣的状况到底如何,可能很多情况商属于“国家级机密”,但是导致这一恶劣的状况的原因十分明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本国主动制造的垃圾和被动接纳国外的垃圾。

本国主动制造的垃圾主要有七大方面:

一是长期大规模、低成本的各类出口加工业,导致价廉物美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国,而“制造”的大量工业垃圾留在本国。来自商业部的资料表明,中国自2001年入世以来,年出口产品总值每年以大约30%迅速增长,2001年约为2000多亿,到2007年以后就突破10000亿,而出口产品的约70%为初级加工品及活动物、饮料、非食用原料、动植物油脂及糖类等产品,中国这种出口结构,必然导致大量固体、液体及气体工业废气物垃圾污染环境。虽然每年究竟产生多少工业废弃物不得而知,但从诸多报导来看,一两个中等规模的企业或明或暗排除的垃圾,就可以造成坐在区域江河、土地、空气的严重污染,而治理其所造成的污染,所付出的的代价远远超过该企业所作出的税赋贡献。这就是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正视治理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是大量矿产资源的粗放开发及加工,导致极大的地质污染及地质灾害。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比较混乱,一方面,地下开采的废石、废渣随意堆排,导致极为严重的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同时还严重破坏其链生的地下水含水层;另一方面,“三废”无序排放导致土壤、河水及其底泥的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比如,全国各地的很多露天煤矿及有色矿物原料的开采,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滑坡灾害频发、压占土地及破坏突出;除此之外,大规模且无序的地下开采业,也引起的地面塌陷,并对地表建筑物及人居安全影响严重。

三是快速粗放的城镇化导致建筑垃圾无所不在、肆意倾倒。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也催生了畸形低品质的城镇化发展,全国“摊大饼”式的致城市建设,催生了盲目无序的房地业大发展,而城市功能严重不足。由此导致大规模的拆迁与大规模的硝烟弥漫的建设,使一座座千篇一律的建筑群拔地而起,于是日益增多的建筑垃圾随意堆置现象愈来愈严重,肆意掩埋和填充沟壑,成为主要方式,由此导致地下水污染,重金属超标严重。中国每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每年的建筑垃圾产出数量已在城市垃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有关人士曾粗略估算,仅2006年一年,全国产生的建筑垃圾就高达20-30亿吨。

四是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衍生出大规模的生活垃圾。由于粗放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功能不全、基础条件差、管理手段滞后等原因,现阶段全国城市中仍有约50%的生活垃圾未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县城和建制镇中仍有近90%的生活垃圾未实现无害化处理,而村庄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更接近为零。

五是科技水准的快速发展,制造出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高达230万吨,仅次于美国的3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垃圾的数量还将以每年5%~10%的速度增加。联合国环境总署2010年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市场上源自电脑方面的电子垃圾与2007年相比将增长四倍。所有这些电子废弃物,如果回收处理不当,都将是未来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六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的倒挂,导致严重的农村土地及流域污染。目前,中国已有大半的地区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千克/公顷。过量施肥、盲目施肥最终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下,大部分化肥流失进而造成当地环境及流域污染。与此同时,农药的滥用程度,也备受庄家诟病。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对农业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时发现,一些地方存在滥用化肥、农药、农膜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企业排污造成土壤和水源等污染,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日益成为农村的重大污染源。苯、酚、磷类有机污染及镉、砷、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空气、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再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正进入集中多发期。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即是明证。譬如,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工业化程度最高、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资源消耗剧烈,致使太湖水质严重恶化,环境突发事件频发,已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七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从初级收购到物流、再加工和再利用的、庞大的细分合作细分黑色利益链,其中包含着很多违法违规活动和污染环境环节。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6700多家,已登记注册回收网点23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6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厂5300多家,从业人员190万人。行业“鱼龙混杂”!比如,一些报废汽车回收中心生意红火,地下车间从报废车上拆解下来所有的零部件,从塑胶胶条到方向盘、仪表板、车灯,重新组装后再出售,据估计每年3/4该报废汽车仍在马路上行驶。中国正变成“世界最大汽车垃圾场”。

总之,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重发展轻治理的思维方式,导致污染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政府到企业及民间,每年用于治理污染的投入严重不足,且粗放使用。在污染治理这个问题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似乎一直在玩老鼠与猫的捉迷藏游戏,并相互隐瞒欺骗。

被动接纳国外的垃圾主要体现在:

一是长期以来,走私管道把国外大量的生活垃圾进口到国内,翻新处理后倾销到国内市场,或者再次出国。比如,“发霉变质的废纸、碎玻璃、饮料瓶、抹布、纸尿裤……各种城市生活垃圾被伪报成废纸走私进口,然后再进行分拣,谋取利润”——2013年4月9日,江苏苏州市宣判一起走私进口垃圾案,引人关注。中国近年来查办的一系列案件显示,跨境走私“洋垃圾”的幕后推手是高达数十倍的疯狂暴利。据英国《每日邮报》今年4月6日报导,英国环境部门近日公布了一份档,引来当地民众广泛关注。在这份档中,英国官员承认,每年有1200万吨的分类垃圾“出口”到中国、印度和印尼等国家(此前资料表明,运往中国约为每年200万吨)。

二是一些加工业企业,以原材料进口名义,把国外的垃圾原料、废弃材料,进口到国内进行二次加工使用,其中不乏包括大量的化工化学类垃圾产品。我国加工利用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已有十几年历史,进口废物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对补充我国资源不足缓解资源供给紧张局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进口废物加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非法进口垃圾的进口事件时有发生,大量危险废弃物通过夹带或走私等途径进入到国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譬如,中国餐饮市场的发泡餐具,其相当规模的原材料,竟然来自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塑胶废弃物提取生成的聚丙乙烯发泡颗粒(即再生料),再将这些颗粒卖给发泡餐具厂作为原材料。

三是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开始大规模倾斜到中国。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上千万吨电脑、手机、印表机等电子垃圾,其中70%以上通过各种“灰色”管道进入我国,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垃圾场!国内媒体2007年报导,在全国八大电子洋垃圾集散地中,广东汕头贵屿镇、清远龙塘镇、南海大沥镇名列前茅,占全国电子洋垃圾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