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十大国际新闻】完整版

【新唐人2014年1月1日讯】【2014十大国际新闻】完整版

提要
史上最离奇失踪 马航370人间蒸发
ISIL恐怖组织窜起 全球新反恐大战
埃博拉大爆发 国际恐慌 跨国联合抗疫
乌俄冲突不断 欧美掀起“新冷战”
马航客机遭击落 乌俄大演罗生门
美中期选举 共和党大胜 欧巴马挑战艰钜
苏格兰独立公投 闯关未成影响深远
台湾九合一选举 国民党史上最惨败
CIA刑讯报告 体现民主监督与反省
搞笑喜剧遭恐怖威胁 索尼公映不屈服

史上最离奇失踪 马航370人间蒸发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唐人新闻节目。在2014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藉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为大家带来特别报导。盘点2014年十大国际新闻事件。首先来关注本年度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马航客机失踪事件。

2014年3月8号早上,从马来西亚吉隆坡起飞,原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突然从雷达上消失。事发前没有故障报告,没有求救信号﹔事发至今近10个月,26个国家协助搜寻,却毫无收获﹔这架载有239人的客机,成为现代商业航空历史上,最离奇的失踪案。

搭载着239人,MH370,在夜色下,从吉隆坡起飞。

这架波音777客机上的乘客,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半数以上,是中国人。

机长扎哈里,从业33年,飞行时间超过1万八千小时。资深机长操作,客机起飞20分钟后,平稳攀升到3万5千英尺的巡航高度。

凌晨1点19分,飞机即将进入越南空管区,机长向马来西亚空管道别。他说,“晚安,马来西亚370。”

没有故障报告,没有求救信号。一切毫无征兆。道别3分钟后,飞机就从雷达上,突然消失。

客机谜般消失,马来西亚政府,突如其来,面临大考。信息发布一度混乱。

最宝贵的黄金48小时,国际搜救先扑向泰国湾。

5天后,马国军方又说“不对”,军方雷达曾侦测到“飞机转向”,2:40分,才消失在马六甲海峡附近。

期间,飞机还多次作出“战术规避”动作。先爬升到极限高度,足以让乘客在短时间内缺氧昏迷,随后又多次调整高度,意图不明。

如果客机是被劫持,并且操作者是有意,要让客机遁形,那么他在2点40分以后,的确成功躲避了,一切传统追踪方式。

不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史无前例的,根据飞机与卫星,微弱的握手“信号”,尝试用“多普勒效应”物理原理,推测出飞机,最终飞向了印度洋深处。

这一结果被普遍接受。至少7个国家,600多名军人,先后投入这一区域展开搜寻。

这是一片人类几乎从未探索过的区域。52天,一遍遍的“大海捞针”,一次次的一无所获。

空中搜寻未果,水下搜寻接力。美国投入了最先进的水下搜索仪器,它曾经找到过泰坦尼克的残骸,却依然没有发现MH370。

马航370,失踪近10个月。全球共有26个国家,曾先后参与搜寻工作,花费约数亿美元,是国际航空史上最昂贵的一次搜寻行动。

但,至今,仍没有任何残骸,来确认MH370安葬在何处。它也成为现代商业航空史上,失踪时间最长,最难以确认的,航空事故。

甚至有阴谋论提出,飞机是否可能,飞向了中国藏身?但没有证据证实。马航370,至今仍是巨大的谜。

吹灭失踪亲人的生日蜡烛,悲伤之余,后续的追偿工作,也将是国际难题。

新唐人记者林澜综合报导

ISIL恐怖组织窜起 全球新反恐大战

2014年的夏天,一个自称为“伊斯兰国”(ISIL)的恐怖极端组织突然窜起,他们迅速横扫伊拉克和叙利亚大片土地,并声称要在阿拉伯世界建立一个新政权。不过,他们极端残忍的杀戮行为,不但震惊国际社会,也让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和组织结成联盟,展开国际联合反恐行动。

在宣告所谓的“建国”之后,ISIL迅速攻城掠地,大规模屠杀异教徒,强征妇女为性奴,伊拉克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和产油区被ISIL占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批居民被迫逃离家园。

ISIL还透过网路对外招募成员,在ISIL成立之初,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加入ISIL的欧美国家公民达数千人之多。

ISIL的突然兴起,令欧美等国意识到,在盖达组织被严重削弱之后,新的反恐目标已经出现。

2014年8月20日,ISIL对美国公然挑衅,残忍的斩首了美国记者詹姆斯•弗莱,震惊世界。随后,又一名美国记者史蒂芬•索特罗夫和另外两名英国及法国人质先后遭到ISIL斩首,欧美等国被彻底激怒。

9月14日,白宫正式宣布,美国与ISIL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总统欧巴马:“我已经明确表明,我们将缉拿威胁恐怖份子,无论他们在哪里。我将毫不犹豫的打击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伊斯兰国’组织。”

英美法等西方国家迅速结盟,从9月22日开始,在叙利亚境内对ISIL目标实施空袭。

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已经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我们支持。”

法国总统奥朗德:“法国永远不过向恐怖主义投降。因为这涉及法国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涉及法国的荣誉。”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以美国为首的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阿盟等组织联合组成国际联盟,合力打击ISIL。

当地军民的反抗,加上国际联军的援助,已经明显拖慢了ISIL攻城掠地的脚步。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我们打击ISIL的行动已经取得进展,ISIL在伊拉克部分地区的进攻已经停止,有些被ISIL占领的地区已经被美国所支援的伊拉克军队、库尔德民兵和地方武装夺回。”

在对叙利亚边境重镇科巴尼,ISIL艰难围攻超过2个月后遭受重创。

美国也表示,对抗ISIL是场长期作战,最终一定会消灭伊斯兰国恐怖组织。

新唐人记者乔安综合报导

埃博拉大爆发 国际恐慌 跨国联合抗疫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首次被发现的埃博拉病毒,疫情范围始终未超出非洲,且规模有限。但在2014年,埃博拉却出现史上最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截至1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因感染埃博拉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7842人,也让对抗埃博拉成为2014年最重要的一场国际联合行动。

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大爆发于2月份开始于西非的几内亚,随后疫情迅速发展,扩散到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奈及利亚等西非国家。

7月,利比里亚传出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和女传教士里特博尔感染埃博拉,埃博拉疫情瞬间引起全世界高度重视。而到7月28日,这轮埃博拉疫情已在西非造成672人死亡,成为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埃博拉大爆发。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艾尔沃德:“人们开始注意到疫情的升级,我们看到病毒的传播速度,已经从线性增长几乎变为指数增长。”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对抗埃博拉,各国纷纷开始策划建立并启动应对埃博拉的计划,同时派出医护人员和军队前往西非紧急救援。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萨曼莎•鲍尔:“埃博拉危机相当庞大,各项需求相当迫切,后果非常可怕,任何国家都不能袖手旁观。”

然而,埃博拉还是与来到了美国。9月30日,利比里亚人邓肯成为首例在美国本土确诊的埃博拉病患,10月8日宣告不治。而曾经参与救护邓肯的两名美国护士也先后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但最后都治愈出院。

埃博拉走出非洲,也让世界各国紧急研发埃博拉疫苗进行对抗。11月26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声明,与葛兰素史克合作开发的埃博拉疫苗已成功通过一期临床测试。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研发的埃博拉疫苗也先后进入临床测试。

在国际合力应对之下,埃博拉疫情得到初步控制。

世卫组织陆续宣布,塞内加尔和奈及利亚脱离埃博拉疫区名单。

疫情严重的利比里亚也于11月13日宣布解除埃博拉紧急状态。11月21日,世卫宣布,刚果的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

不过“医生无国界”组织也强调,这波埃博拉疫情是否真的已经结束,一切都还言之过早。

新唐人记者乔安综合报导

乌俄冲突不断 欧美掀起“新冷战”

2014年,乌克兰成为国际政治的新焦点。乌克兰去年底推翻亲俄罗斯的前总统后,却遭到俄罗斯的一连串入侵行动,俄罗斯甚至在乌克兰东部扶植起一批反叛势力。俄罗斯的公然入侵,遭到西方社会的谴责与经济制裁,也让西方与俄罗斯,再次掀起新的冷战。

2013年底,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因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转而投向俄罗斯怀抱,引发大规模示威活动。2014年2月乌克兰国会投票通过解除总统亚努科维奇职务。

俄罗斯随后以保护乌克兰境内说俄语的同胞为名,派武装部队进驻乌克兰属地克里米亚,支持当地分裂分子。

克里米亚在3月举行了备受争议的独立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随即,俄罗斯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俄罗斯公然吞并克里米亚的行为,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

前白宫发言人卡尼:“我们谴责俄罗斯正式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举动。这样的行为威胁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它违反了国际法。我们不认可这种蓄意的吞并。”

八大工业国中的另外七个国家决定,将原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G8峰会改到英国伦敦举行,并将俄罗斯逐出G8。

同时,欧美国家也加强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然而,俄罗斯却出台了反制裁措施,禁止进口欧美的蔬果、肉制品与乳制品。

在国际社会的谴责声中,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东部边境集结部队,支持乌克兰反叛武装,试图进一步分裂乌克兰。

面对日益恶化的乌克兰局势,美国与欧盟也逐步升级对俄制裁,在多个重要领域对俄罗斯实施打击。

欧盟外交政策专员阿什顿的发言人:“制裁领域包括资本市场、国防、敏感技术和军民两用物资。”

在11月15日的G20峰会上,乌克兰危机仍然是焦点之一,蒲亭在会上明显受到了孤立,美国总统欧巴马则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确实有成效。

受到国际经济制裁以及国际油价大跌的双重打击,俄罗斯的经济遭受重创,明年可能陷入衰退局面。

但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立场依然强硬。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这场新的“冷战”是否还将持续多久,2015年见分晓。

新唐人记者周琪综合报导

马航客机遭击落 乌俄大演罗生门

乌克兰东部战火连天,甚至殃及无辜的民航业。2014年7月17号,马航MH17班机在顿涅茨克附近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国际社会高度怀疑,客机是被“山毛榉”地对空导弹击落。而惨剧背后,也连番上演罗生门。

浓烟弥漫。布满弹痕的飞机残骸。散落四处的遇难者遗体。

国际社会第一时间就质疑,这起空难,绝不是简单的机械故障、或人为失误。而是遭到了外部袭击。

空难当晚,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第一时间,公布了一份监听录音。通话的两头,分别是乌东叛军头目,和俄罗斯军官。

录音:

“我们刚击落了一架飞机,是Miners他们打下来的。”

“多久之前的事?”

“30分钟之前”

“有看到武器吗?”

“什么都没有,只有乘客的行李箱”

“他们不该(粗口)飞来这里!这里正在打仗!”

民航史上,最大一宗,客机遭击落的惨案。担忧国际社会追责,罗生门随即爆发。

1、乌克兰官员称,叛军用前苏联制造的山毛榉导弹,制造惨案。

2、叛军反驳,称其防空导弹最大射程3000米,打不到飞行高度1万米的MH17.

3、但随即有人翻出,俄塔社6月底报导,乌东叛军,曾缴获了一批山毛榉,足以击中客机。

4、乌克兰内政部也称,发现一辆“山毛榉”导弹发射车,从叛军控制的乌东地区,进入俄罗斯境内。隐约可见,车上少了一枚导弹。

5、面对不利指控,俄罗斯加入口水战,称雷达监测到,乌克兰官方,曾在MH17的航线上,部署过山毛榉导弹。

6、但美国政府随即发布MH17飞行路径“卫星轨迹”图,显示,肇事的导弹来自斯尼日内(Snizhne),是亲俄叛军控制的区域。

载人客机遭坠落,在民航史上,不是头一回。1983年9月,载有269人的大韩航空007号客机,被前苏联空军,误认为是间谍侦查机。没发射警告曳光弹,没进行紧急对话,就发射空对空导弹,将客机击落。

直到苏联解体后,相关绝密文件才被公开。原来苏联一早就知道飞机黑匣子的下落,担忧国际社会抢先找到,便派出海军“声东击西”,在日本海佯装搜寻。因为,黑匣子里记录的飞行数据,能破解苏联自称“有通讯、有警告”的谎言。

如今,飞安惨剧再次发生,调查结果,还在釐定。等到结果出炉时,回头再看各方说辞﹔谁在罗生门,一目了然。

新唐人记者林澜综合报导

美中期选举 共和党大胜 欧巴马挑战艰钜

2014年度的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大获全胜,将同时掌控参众两院,这被认为是近80年来,共和党在国会中占据的最大优势。共和党重新掌控国会,将影响美国的对内政策和外交战略,而身为民主党的总统欧巴马,接下来两年任期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美国的中期选举,被认为是每届总统前两年任期的晴雨表,选民投票则被视作对总统表现的评分,中期选举的结果也将影响当届总统的后两届任期。

美国的中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由于时间介于两届总统大选之间,因此得名中期选举。中期选举的投票日定在当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2014年的中期选举投票时间为11月4号。 (在什么是中期选举一节)

今年的中期选举,共和党大获全胜全面掌控国会,不但再参议院拿下54个席次,超越民主党的46席。共和党也在众议院拿下246席,追平了二战以来的最高记录。

此外,共和党也同时拿下美国24个州的州长席位,因此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取得完胜地位,欧巴马在未来剩下的两年任期内,将面临国会的强大压力,也因此被人调侃为“跛脚总统”。

美国大学国会及总统研究中心主任James Thurber:“这意味着更多的冲突,更多的僵局。这意味着欧巴马是否真的愿意妥协,这意味着他将处于防守,而不是进攻状态。”

接下来,共和党可能着眼在以加拿大为起点的Keystone输油管道项目,预算和支出法案,税法改革,修改医保法案,还有加速推动与亚、欧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等项议题。

而欧巴马采取柔性政策对待国际恐怖势力和区域冲突,已经饱受批评,共和党也将在这方面做出改变。欧巴马着力推动的移民改革,也势必遭遇国会的更大阻力。

布鲁金斯学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兼主任Darrell West:“我认为未来两年会出现很多的否决,因为共和党将面临很大的通过立法的压力。大家知道共和党向来是个说“不”的政党,他们一直在阻挠民主党的立法。现在他们有能力主导立法,由于他们已经同时控制了参众两院,他们通过立法的优势很大。”

面对这种情况,欧巴马既表达了合作的善意,也强调了自己的坚持。

美国总统欧巴马:“有些国会通过的议案,我将不会签署。我可以肯定,在某些事情上,国会将不喜欢我的决定,这也很自然,我们的民主政治就是这样运作。但是对于美国人民普遍认可的一些问题,我们肯定可以找到合作的办法。”

中期选举后的11月20号,欧巴马就用总统行政命令的方式,绕过国会,强推移民改革,让共和党相当不满。

可以想见,在未来两年,欧巴马领军的白宫政府与共和党挂帅的国会之间,势必将继续频繁过招,直到2016年总统大选。

新唐人记者李大宇综合报导

苏格兰独立公投 闯关未成影响深远

地处英伦的苏格兰,向来以绝美的风景、香醇的威士忌以及悠扬的风笛,成为人们心中宁静的桃花源。然而2014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却将其推上国际政治舞台。这场400多万苏格兰人参与的公投,虽然最终结果并没有独立,,但却在历史上写下深具意义的一页。

在与英格兰携手307年之后,苏格兰在2014年9月18日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大英帝国。除了历史原因、民族情感外,更重要的是,苏格兰独立阵营相信,独立将更有助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提高税收和北海石油收益。此外,唯有独立,苏格兰才能避免预算被删减,能够自主决定苏格兰事务。为了挽留苏格兰,英国三大政党都承诺将给予苏格兰更多的自治权力,包括在税收与福利等方面的控制权。

英国首相卡梅伦:“我知道全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自由民主党的选民一样,都会对苏格兰说:一切由你们抉择,但请记住,我们希望你们留下。”

除了英国,世界其他国家也密切关注苏格兰公投。

美国总统欧巴马在白宫的推特上说:“英国是美国的一个非凡的合作伙伴,也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力量。我希望它保持强劲,稳健和团结。”

德国政府则公开表示,希望英国保持统一。

最终,苏格兰因为55%的选民反对独立而继续留在英国。苏格兰成功举行公投,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热烈称赞。

更有中国网友在网上直言:苏格兰独立没成,英国是最大赢家,他向全世界示范了自己的自信与文明,颠覆了古老的武力主权模式,显示了一个真正文明古国的对人权和民意的充分尊重。他用优雅的文明把那些动辄把坦克开到街上去的流氓国家钉到了耻辱柱上。

苏格兰公投虽然独立未成,然而它以文明、民主解决国家独统问题的方式,不仅被载入历史,也留下深远的影响。

新唐人记者周琪综合报导

台湾九合一选举 国民党史上最惨败

2014年11月29号,台湾举行史上规模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选举,选出11300多个地方首长与各级公职人员。国民党最终遭到史上最惨的选举败战,党主席马英九也随后请辞下台。外界认为,国民党近年来的过度亲近中共政策,失去了民意,是导致国民党大败的主因。

执政的国民党在22个县市的市长席位, 只得到6席,六都中只赢了新北市。台北市长的位置,也被无党籍候选人柯文哲拿下。连新竹、桃园传统属于国民党票仓的地方都失守。

民进党则在全台22个县市长席位中拿下13个,取得大胜。有人称,国民党“输得只剩总统府”,被认为是国民党49年迁台以来的最大落败。

为了对败选负责,江宜桦、马英九分别辞去了行政院长和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选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一个政府如果不站在人民的这一边,人民会随时把权力收回去。”

BBC报导说,这次台湾选举被普遍看作是就两岸关系举行的全民公投。而CNN则提到,3月份爆发的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太阳花学运,提升了台湾民众对中共黑手的认知,许多人指责马英九不够重视保卫台湾的主权和民主。

特别在香港政府打压雨伞运动之后,台湾民众对中共更加警觉。

蓝述:“中共过去一直通过向台湾让利这种办法,收买台湾政坛的一部分政客,主要是收买国民党这些官员,这么几十年走下来,台湾社会已经逐渐认识到,来自于北京的让利,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是威胁到台湾社会的未来。特别这一次香港的占中运动的发展,让台湾民众彻底觉醒,所以这一次向国民党发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如果继续采取与中共妥协的政策,国民党将很难再翻身。”

12月3号,中共喉舌《环球时报》发文,赞扬了马英九两岸政策上的成就,而将他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内政”上,并提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服贸协议 ,必是今后两岸经济关系谈判的基石性文件。

淡大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翁明贤:“未来中共的一个两岸交流,绝对不会只是跟国民党以往的中央,而是化所谓的中央为地方,跟六都的一个交流,这样它(中共)更能够掌握它未来跟台湾所推动的《三中一青》。”

可见,无论谁来主掌台湾政局,中共都不会放弃既有的对台统战政策,只是在过程中,很可能将不断变换手段,达成目的。

台湾对中共统战的反抗战,未来仍将持续上演。

新唐人记者李大宇综合报导

CIA刑讯报告 体现民主监督与反省

2014年12月9号,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推出了一份500多页的美国中情局刑讯调查报告摘要,立刻引起全球舆论关注,这份刑讯报告不仅在美国国内产生很大的争论,也带给国际社会以民主监督和政府反省机制的思考。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这个名字对于常看美国电影的人来说都不陌生,CIA隐蔽、尖端的工作性质和手法,又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2014年12月9号,世界人权日的前一天,美国参议院公布一份《CIA刑讯调查报告》,立即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这份配有图解的《CIA刑讯调查报告》,总长度达6,200页的,这次公布的500多页是报告的摘要和总结。调查人员研究600多万页的资料后,指出CIA在911事件后的2002至2006年间,曾对恐怖行动嫌犯使用水刑、剥夺睡眠等严酷手段进行审讯。欧巴马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完成这份报告。

美国总统欧巴马:“我已经说过,一旦这份报告完成,我绝对会将它公开。事实上,我强烈要求他们继续完成这份报告,然后发给我们。我们会把结果公开,这样美国人民才能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并且知道我们未来怎么做好。”

欧巴马在2009年就任总统后便禁止了CIA的刑讯项目。报告指出,中情局的刑讯,是前总统小布希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授权的。小布希时期担任副总统的切尼,对报告中提到的CIA刑讯项目,发表了这样的说法。

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刑讯项目卓有成效13年来美国避免了再次被大规模侵袭我们抓获了本拉登也抓了很多参与911的盖达组织头目。报告也指出,刑讯并没有带来多少有用信息,而且CIA也多次误导白宫和国会。但现任中情局局长布瑞南(JOHN BRENNAN)也出面为此辩护。”

美国中情局局长约翰•布瑞南:“我要讲明我们没有说刑讯一定会取得有用信息刑讯和有用信息间的因果联系通过囚犯的招供来看我认为是不可知的。不过,欧巴马方面则强调,美国最重要的是道德威信。”

刑讯嫌犯,会有损道德威信。

白宫发言人厄尼斯特:“总统的做法据于一项原则这个原则是争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就是美国的“道德威信力”这是保护美国的最有力武器也能在全球增进美国利益。”

为什么美国政府明知道公布这项报告,将招来广大争议与批评,但却还要坚持公布呢?专家表示,这正好反映出美国对人权自由的重视,以及民主社会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美国无论是中央情报局还是军队里面,它毕竟只是一个权力中心,它还有许多其他“多中心”的机制对它进行监控﹔当然还有美国整个舆论、媒体、人权组织、非政府组织,都会对中央情报局还有军队,进行各种披露、监督、批评。”

新唐人记者李大宇综合报导

搞笑喜剧遭恐怖威胁 索尼公映不屈服

在2014年年末,一部由好莱坞的索尼影业公司制作的喜剧电影《刺杀金正恩》,引发国际争论和外交战。从索尼影业被骇客攻击,到迫于恐怖袭击威胁宣布取消公映,最终又在圣诞节如期推出而票房格外火爆,一场远比电影本身热闹的现实大戏,在年尾上演。

白宫发言人厄尼斯特:“这起事件被视为严重的国家安全问题。有证据显示 这是由危险的活动分子 蓄意进行的恶意破坏活动。”

发布威胁言论的是一个叫做“和平守护者”的骇客组织,11月底就入侵了索尼影业的公司网络,窃取了大量电邮、明星资料和未公映的电影等,给索尼造成巨大损失。

虽然朝鲜方面否认,但是,12月1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确定,骇客事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朝鲜政府。

朝鲜人权委员会主席李庆馥:“朝鲜网军的能力在世界上位居前列,曾攻击过南韩政府网路,银行网路和军队网路,他们很有经验。”

《刺杀金正恩》是一部虚构的喜剧片,讲述了中情局要求一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和其制片人,在他们去朝鲜采访金正恩时进行刺杀。

极权统治的朝鲜政权异常重视领导人的形象,该片放映遭到朝鲜方面猛烈抨击,甚至说放映这部电影,就形同宣战。

朝鲜人权委员会主席李庆馥:“朝鲜人会知道,联合国已对金正恩提出刑事起诉,当他们看到这部电影,看到外国记者刺杀金正恩,也许会想为什么是外国人,可以是身边的人去刺杀他,而且不要等到明天,是现在就刺杀他。”

面对威胁,索尼决定取消放映影片,但却也遭到美国各界的批评。

影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我们享受着民主,拥有公民权力和言论自由的生活,享受这样的文化和美国的生活,当看到这一切受到来自外部的攻击,看到人们由于惧怕恐吓而噤声,即便只是表达不同的意见或者嘲弄一下,这是个悲剧。”

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在推文中表示,索尼的决定,是以“一种非美国式的懦弱让恐怖行为得逞,树立了一个可怕的先例。”

美国总统欧巴马也直截了当对取消电影放映表示反对。

美国总统欧巴马:“索尼是一家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甚至有对其员工的恐怖威胁,我很同情他们的处境,但我也必须说,他们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面对批评声浪,索尼最后宣布在圣诞档期推出《刺杀金正恩》,并且也在网络上提供付费收看影片。

一部搞笑喜剧片,演变成美国与朝鲜的外交口水战,虽然扯出了网络战争的疑虑,但却也为这部影片,做足了宣传。

新唐人记者李大宇综合报导

随着2015年的钟声响起,不平凡的2014年也与我们挥手作别。观众朋友,由衷的感谢您们在过去一年里对新唐人的支持,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合家欢乐!再会!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