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腊八

【新唐人2016年1月12日讯】中国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八是指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今年公历的1月17日,星期日)。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避免外邪入侵。汉地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佛在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也称“法宝节”,因而也是佛教徒的节日之一。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也有叫七宝五味粥的,是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因为在腊八食用而得名,并非是由八种食材熬制的意思。

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早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从朝廷到寻常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就更为盛行,人们以此祭祀祖先,庆祝丰收,馈赠朋友,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古时候人们就用丰富的食材熬制腊八粥了。南宋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逐渐腊八粥的花样种类渐渐增多。尤其是老北京的腊八粥最讲究,在白米中加入红枣、莲子、核桃、榛子、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菱角、青丝、玫瑰、花生……总计不下二十几种食材。

通常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一切妥当后也到了半夜时分,这时才开始煮粥,开锅后再用文火慢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早晨,天亮了,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也煮好了。

(新唐人记者又容综合报导)

◇【新唐人】编辑整理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地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