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企业恐出局 中国动力电池业入洗牌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7月26日讯】在中共政府大举补贴下,电动汽车以及其使用电池在内的“动力电池”行业是如鱼得水,但现在,业内人士认为,将有九成电池企业出局。目前,北京国能电池就传出即将倒闭的消息。

国能电池欠薪逾半年传将倒闭

据《证券日报》报导,近日,有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能电池”)的用户和员工反映,目前,广州、深圳、成都、沈阳等多地均出现国能电池售后维修中断的情况。同时,北京公司已拖欠员工薪资达半年之久,拖欠金额数万元(人民币,下同)至数十万元不等。

事实上,国能电池今年5月就传出要倒闭、拖欠员工款项的消息,但国能电池却予以否认,直到近日,公司员工投诉媒体,表示国能电池已拖欠员工薪资超过半年,员工基本上都走光了,现在还在职的,都是欠薪金额较大的销售人员和公司中高层。有国能电池销售人员称,公司已拖欠他出差费用加薪水二十多万元。

国能电池19日公告称,为了战略调整,把一些部门转移到河南,北京总部仅保留部分部门,但有员工质疑,常年在北京生活怎么可能短期内就去河南,且不去就是最低工资标准,认为这根本是“变相清退”。

国能电池22日的公告透露,公司目前有12亿人民币的账款没有收回,所以部分离职员工补偿金、工资和报销款无法及时兑付,公司目前正在筹款,预计会在31日解决部分补偿金,8月31日全部结清拖欠工资。

动力电池业加速进入淘汰期

国能电池并非个案,早在去年4月初,全球动力电池销量第五、中国动力电池销量第三的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其母公司坚瑞沃能被爆出20亿元债务违约,整体债务高达221.38亿元。

有不愿具名的电池厂负责人表示,此后许多小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在降低售价的同时承担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最终导致纷纷关门停工。

据陆媒报导,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骤减,从2017年135家减少至90家。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整合加速,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将仅余下20至30家,80%以上的企业将消失。

加快洗牌速度的三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动力电池政策保护期逐渐结束,以及上游原材料的涨价,让动力电池企业资金链进一步承压,加快了电池行业的洗牌速度。

一方面,根据中共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

另外一方面,实施了4年之久的政府补贴挂钩的动力电池“白名单”(曾是排外企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 “保护伞”),在今年6月被中共工信部宣布废止。也就是说,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将重进中国市场。

其三,上游原材料的涨价更是让动力电池企业资金链进一步承压,加快了电池行业的洗牌速度。

随着门槛的逐渐取消和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进一步退出,日韩电池巨头在成本上的劣势不再显着,反而在技术上更有优势,将会加快其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对中国本土电池企业造成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中共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向《中国汽车报》表示,与日韩企业相比,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第一梯队之外的企业还有差距。“由于动力电池行业注重研发能力,而小企业研发能力跟不上,且动力电池对一致性、稳定性要求很高,小企业在成本上也没有优势,将在竞争中逐渐被市场抛弃。”

对于未来的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认为,未来两年到三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在补贴退坡加速的大趋势下,将导致小型企业被兼并或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员方建华认为,近年来“野蛮生长”、“投机”的产品虽然看起来产能高涨,但整车厂家根本不会用,直言未来有九成电池企业会出局。

──转自《大纪元》(记者周心鉴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