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更莫贪色” 下半句也很有深意(组图)

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古人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了许多生活智慧,一代代的流传下来,就是为了让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中有这么一句俗话“三更莫贪色”,那么这句话有何深意呢?

在以前,古人是以“更”来当作时间单位的,从晚上七点开始直至早上五点,这段期间再细分为五更,所以有句俗话“起五更睡半夜”,就是用来形容工作的辛苦。而“三更莫贪色”这句话,则是针对男女养生给予的一个忠告。

古代的“三更”,是指晚上11点到1点的这段时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段是晚上睡觉的时间,此时身体各器官,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调节和排毒修复。如果这时还不休息,做一些夫妻之间的事,将有碍肝脏排毒。若长期不节制,还会给肾脏带来压力,损伤肾脏健康

下半句也同样与养生有关,叫做“半夜不恋食”。“半夜不恋食”也称为“不恋一更食”,这也是古人的养生经验。

在古代“一更”即为半夜,是在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这句话或许有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因为这对许多人来说,正是下班吃饭的高峰,此时不吃饭,那么晚上不饿吗?这不是对身体不好吗?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古代都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对古人而言,晚上9点就是睡眠的时间了,而早上5点就要起床工作了。所以在这个时段吃晚饭,就和我们现在吃了宵夜后,就立马上床睡觉是一样的道理,不但不利于肠道吸收消化,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甚至生病。

“半夜不恋食”也称为“不恋一更食”,这也是古人的养生经验。(pixabay)

而且有的古人还有“过午不食”的习惯,甚至有人还有禁宵的禁令,在晚上是不允许烧火煮饭的。所以古人一般只吃两顿饭,就是早饭和中饭,在晚上是不吃饭的。

因此古人进食的时间,一般都会选择在一天的前半段来进行,这在许多流传下来的医学典籍中都可以看出来。其实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晚上大多数时间,都应该让身体器官好好休息,这样第二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所以到了晚上,就不要有过多的消耗,来给身体器官增加压力了。

当然对许多现代人来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不适用了。相反的,很多人即使到了深夜,也不入睡,还从事各种活动,像是加班,或是追剧等。现代生活中,晚上觉得饿的时候,还会点一顿宵夜吃饱喝足了,才想入睡。这种昼伏夜出,作息颠倒的生活,必定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疾病,引起提前衰老。

因此,古人以他们的经验,提醒后人的俗语“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现在的作息时间与古代有所出入,但是养成规律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益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