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重创投资中国信心 欧洲政府招揽企业回国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2月28日讯】在中国的欧洲商会星期四(27日)发布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欧洲企业影响的报告,报告显示,疫情使得欧洲在中国的企业难有投资中国的长期信心。而同时,欧洲政府意识到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已属主权的战略问题,开始招揽在中国的企业回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后的五个星期,在中国营运的欧洲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并对他们的长期投资策略提出了质疑。欧洲商会与德国商会联合对577家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疫情再度突显多元化供应链的必要性,对于投资中国的长期信心已回不去了。

两个商会27日发布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对在中国的欧洲企业影响联合调查报告,调查涵盖的产业包括机械、汽车、电子、化学与服务业,几乎90%接受调查的公司表示,疫情的冲击以及中国当局的管控措施是全面且严格的,48%公司预计上半年的销售将下降至少20%,许多公司就怀疑前几个月的缺口能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得到弥补,46%的公司计划下调全年获利目标。

超过半数受访者反应需求降低,由于物流干扰、缺工以及供应短缺造成的生产延迟,已无法赶在期限内出货。企业面临的挑战有现金流、越来越高的法遵成本以及进行投资决定等。

他们也表示,主要挑战包括不可预测的规则,严格的隔离要求以及重新启动操作条件,不同地区与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法规不一致,降缓复工速度,有些法规未事先通知便朝令夕改。

欧洲商会主席伍特克(Joerg Wuttke)因此指出,中国当局必须标准化抗疫措施,疫情防控导致的规则冲突已经使数百个地方各自为政,致使货物与人员流动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谈判顾问公司达米亚Guibert Damien就分析,中国的疫情对欧洲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京政府施加的移动限制或多或少有助于减少冠状病毒的传播,但是,这些限制对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所有这些都促使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或从中国生产进口大部分备件的欧洲公司,开始考虑重回欧洲生产。比过去任何时候,中国必须提高其投资诱因,这个时候也正好是落实所谓完全开放及公平竞争环境目标的机会。

不只在中国的欧洲企业难再有投资中国的长期信心,欧洲政府也意识到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已成严重问题,法国财经部长勒梅尔就针对中国疫情引发出许多法国行业的“战略脆弱性”问题,认为法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已属于“重大的主权和战略”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必需从中吸取教训,进行工业改革:加强主权,经济独立。目标是进行低碳生产,并将一些企业的生产转移回国。”

法国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供应来源多样化的目标,同时也向这些出走到中国的企业招手,在他们失去投资中国的信心时,可以回到母国重新发展。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原文题为:欧企投资中国信心不再 欧洲政府招揽/责任编辑:萧静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