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毁灭中国传统文化最毒的一招:简化字

作者:江峯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3月01日讯】正体字和简体字之争

汉字是中国人学习交流的工具。说读书识字,这问题就来了,读了不少简体字发行出版的书,真的就能识了字吗?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或来由,简化之后的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丧失殆尽了。一个是文化的压缩饼干,另一个是满汉全席。你说这味道和内涵当然是差别很大了。

写简体字的朋友说:转成简体字的国家的“国”字,你看多好啊,里面还含着宝玉呢,还可以引申为皇上的玉玺。

那爱情的“爱”呢,里面还包含着朋友,那不是博爱吗?

这个繁简之争,也是正体字和简体字之争,在可见的未来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那么这一场文字的繁简、汉字的存废之争,是怎么来的呢?

1955年的简化字草案与1956年的简化字方案中,一部分简化方法不同的字。(Stomatapoll /维基)

历史上的今天,1956年的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还有汉字简化方案。

法定的简化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取得了规范汉字的地位。其实这场汉字的革命要追溯到更早的时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新文化运动,在那场运动当中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但是对于汉字的改变还是停留在学术阶段。

1928年,在苏联,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吴玉章和萧三这些人与俄国的语言学家科洛科洛夫合作,开始进行了根本改造中国文字的工作,这是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进行的工作。苏俄对于中国的文字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只不过,他们要一步到位消灭中国文字。

中国的汉字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精华,字形、字音到组成的成语、典故都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的后代如果不再认识汉字了,这个民族就不再有精气神了。

斯大林最感兴趣的就是:从活的语言文字中消除文化中一切传统,中华民族恐怕只能认马列主义为祖先了。

这还不只是说说而已呀!

在那几位共产党文化人的帮助下,这事还差点办成了。1931年,海参崴举行了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一套叫做以中国北方话为基础的拉丁新文字,那就不是你看到的中国文字了,是拉丁字母,就是说把汉字全都变成拼音字母。

尽管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在瑞金、在鄂豫皖偏远地区的一些地方割据力量,但是它也很大方地代表中国和苏联一起发表了共同宣言,宣言说:

“中国汉字是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

说要从根本上来废除像形文字,用纯粹的拼音文字来代替。

1935年,我们知道,中共抵达陕北,尽管当时战事很紧张,刚刚落脚,执行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命令一点都没有耽搁。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关键的承载方式-文字,开始了革命。

一到达陕北之后,中共就开始出书、印报纸,那甚至陕北农村的不认识字的羊倌(放羊娃),就是从拉丁字母开始扫盲的。中共的文化教员把几个放羊的老乡聚拢在一起来了:

“来来来,坐好坐好,今儿咱们教你们认字。”

拉丁字母,那字字母 N 弄出来了:

“你认得这个?”

那放羊娃说:

“我认得。”

“你认得这个字母 N ?”

“认得,一个山岗岗嘛。”他说是一个山岗岗。

“那这个字母M呢?”

“两个山岗岗,我还认得那个字。”

“那不是O吗?字母O你也认识?”

“是O㖏,一泡羊屎蛋蛋嘛。”说那个O是一泡羊屎。

其实汉字简化并非中共专利,国民政府也搞过,期间尽管有汉字改革的呼声,但是,毕竟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民间是反对这种背弃中国文化的革命的。

在国民政府迁台之后还搞过的,尝试过再进行现有限的文字改革,终究是没有过了民意和知识分子这一关,不了了之了。

汉字简化方案出台

然而,1949年中共建政之后,汉字革命立即摆上了日程:

第一步、简化汉字;第二步、汉字拉丁化

也是觉得在陕北、在延安时做的有点太过了,叫羊馆、放羊娃都认识拉丁字母了。

1956年1月20日,毛泽东在知识分子会体会议上发表了赞成拉丁字母的讲话,他说:

“关于文字改革的意见,我很赞成。在将来采用拉丁字母,你们赞成不赞成呀?”

谁敢说不赞成呢?

“我看在广大群众里头问题不大,这知识分子里头有问题。”

毛泽东定了调子,党的宣传机构齐齐开动。党的一声号令全国服从嘛,第一批简化汉字开始推行。

有没有反对意见的?那肯定有。

正像毛泽东的预料一样,知识分子里头有问题。

1957年,中共就展开了反右斗争,很多知识分子因为曾经对汉字简化、对汉字的拼音化方案提出异议,这个时候就把他们拿出来批斗了,遭到迫害。

陈梦家,考古学家,诗人。(维基百科)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陈梦家,认为在没有好好的研究以前,不要太快地宣布汉字的死刑,他说:

“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人民、关系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行事。”

结果陈梦家被迫害自杀,让他的声音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中国大陆上对汉字简化的质疑从此被窒息了,简体字就这么在革命的洪流中出台了。

在中国大陆强制推行简体字,老百姓不认识正体字,中国人开始远离中华文化,甚至形成只有简体字才是大势所趋的错觉。

汉字的使用本来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可为什么当年苏联非常积极的推动汉字的拼音化呢?

我们知道,汉语方言多呀,什么广东话、闽南话、江浙话,广东还有很多话:客家话、潮汕话,彼此甚至都听不懂的,只要你写汉字,懂不懂啊?大中华一家人呐。如果按照发音来确定拼音文字,立刻就四分五裂了。

中国人自己交流不便、沟通不畅,一个几千年文化养育至今就是因为文字而生存下来的唯一古老民族就会丢失了,因为这个拼音,你是按照北方文化的这个发音标准来制定的嘛。

那你让潮汕人、客家人、浙江人怎么听得懂呢?很难,所以文字一旦消失,大家沟通的基础就没有了。

苏联和共产国际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们目标:简体字的使用,就这样子已经使海峡两岸的国民形成了文字、文化的隔阂,这个事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半个世纪以来,两岸三地,汉字教学已经有足够的案例和大规模的概率进行对比。从这个对比的结果来看,大陆青少年接触古典文化的能力低于港台青少年。

而在大陆使用简体汉字教学也没有办法缩短小学的识字教学时间,你也是六年小学制,对不对?再发展未来的计算机语言,还有其他门类的语言。

你跟韩语、日语沟通,他们本来就是用的古汉字呢,简化字非但没有占优势,反而在同一时间点内,内涵、气场、文字图案设计上都明显的不如正体字。

1955年的《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三表的偏旁简化写法(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 1955年学术杂志上的转载)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已经越来越成为公认的事实。再说了,开始咱们谈到的那个国家的“国”字,简体字变成了里面一个宝玉的玉,玉代表什么?财富和权利。

追逐财富、追逐权力,能是一个国家的正常状态吗?国家能安宁吗?

那么正体字的“国”字告诉我们什么呢?首先它是一个区域的国家,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在这个范围里有兵戈相见的那个“戈”,意思是什么呢?要有军人守土之责。

还有什么?还有一个口,代表着人民,口下面还有一横,代表着人民依赖的土地。你看,多完整的国家概念,甚至符合现代的国家主权理念。

过去老年间街上还有测字的,镇上一小幡,写个“测”。

不是当时有故事嘛,汉武帝让那个东方朔给他测字。你说,皇帝能随便留下个墨宝啊?他不写,他就拿个棍,在地上画一个 “一” 字,你猜不出来我干什么的吧?

东方朔一看完就拜,为什么?他说这个土地的 “土” 字上面加一横 那就是“王”,那不就是皇帝来了嘛?中国传统中测字跟周易一样准确,这个字改了命运就不准了。

再说了,这改字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啊,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改了,这个国家的运道也都变了。

现在说正体字变成简体字以后,“爱”无心,“亲”不见,“产”不出,“厂”空空,那不正是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吗?

目前大陆出现了为正体字正名的潮流,经济发展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寻根有了强烈的愿望。汉字的正体字、简体字之争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但是回归正统的趋势已成必然。

历史上的今天,汉字简化

神传文化似水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

(转自《希望之声》/责任编辑:文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