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聂道士有仙缘 修行多年终成真人

文/颜雯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1月11日讯】聂师道,字通微,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他天性纯良,为人正直、敦厚。与人相处时,也很谦虚谨慎。因对父母非常孝顺,当地人都很尊敬他。聂师道年少时已聪慧过人,且悟性很高,十几岁就开始修道。他最早跟着一位叫方外的道士在问政山中修行。

绩溪山中闻仙乐

聂师道曾在一本经书中看过有关服用松脂的修行之法,于是跟道友一起到绩溪山中采松脂。他们登上了百丈崖,在一棵松树下过夜。那天晚上月朗星稀,从东南方缓缓飘来一朵紫色的祥云,祥云中传来了仙乐之声。

和百丈崖相邻的石金山与百丈崖高度相当,那朵云在石金山上空停住,美妙的乐声在山崖间流转、回荡,不一会儿又有鼓声响起,还伴随着笙箫吹奏的悦耳之声。这仙乐华美、悠扬,不是人世间所能谱写的曲调。奏乐之声从三更响起,到第二天天亮时才结束。

道友们醒来后,聂师道跟他们讲了昨晚听到美妙音乐的事,道友们都很感慨,对聂师道说:“你一来山中采药,就能听到美妙的仙乐,难道你与天神已经有了感应?这可是你将来要得道的祥兆啊!”

南岳山中遇三仙

多年后,聂师道去南岳衡山游历,曾住在招仙观中。那时正值春日,山中打柴的人告诉他,蔡真人就隐居在这里。于是,他辟谷了七天后,就独自走进深山寻访蔡真人。他走了很久,来到一条大溪旁。

他看到一位樵夫坐在溪边,不一会儿就站起身,打算从溪水中淌过去。那樵夫一回头,正好看到了聂师道,问他:“你是何人?来这儿做什么?”聂师道回答:“我心怀虔敬来到此山,想要寻访仙道,听闻蔡真人隐居在这里,很想去拜见他。”没想到,樵夫摆摆手说:“蔡真人的修行之所在大山深处,凡夫俗子是找不到的。”

聂师道又接着说道:“我翻山越岭,走了很长时间,才到达这里。只要有路,我就不怕路途有多远。”樵夫见他心志坚定,于是告诉他:“现在天色已晚,你若能赶在天黑前翻过此山,然后一直往东走,就能看到一户人家,你今晚可以在那儿借宿!”

聂师道走了很久,来到一条大溪旁。示意图,图为明 唐寅画山水人物册《临溪眺览》。(公有领域)

樵夫说完,就要去淌水。当他把脚伸进水中时,那溪水看起来尚浅。于是聂师道也跟着往溪水里走,可他越往前走,那溪水就越来越深、越来越急。樵夫在前面,回头对聂师道说:“不必跟着我了,你五十年后才能淌过这条溪水!”说完,他健步如飞地踏水而行,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在五十年后,聂师道果然又回到此山,顺利地淌过了这条溪水。

话说那天,樵夫走后,聂师道就翻过大山向东走去。走了很久,看到不远处有三间茅屋,屋前的栅栏里还养着鸡和狗。屋主是一位独居的农民,看上去有三十多岁。他看到聂师道在深山中独行,就惊讶地问他:“你为何来到此山中?”聂师道回答:“我是来寻访蔡真人的。”屋主仍然很惊讶地问道:“你来时的路上没看到一位樵夫吗?他就是蔡真人。”

聂师道一听,赶紧朝着刚才遇到樵夫的方向行礼作揖,然后很遗憾地说道:“可惜我肉眼凡胎,仙人已到跟前,却没认出来,想来这也是我的命啊!”他向屋主询问能否在他的茅屋中借宿一晚,屋主很爽快地答应了。

聂师道走进屋内,屋主让他在火炉旁的榻上坐下,然后对他说:“我从山中偶得的食物已经吃完了,没有用来裹腹的东西了。”聂师道说:“我已多日未进食,现在根本不想吃东西。”屋主听了,指着火炉旁的一个汤鼎说道:“你把里面的黄色瓷盒打开。”聂师道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着茶叶一样的东西,但是气味又与茶叶不同。屋主告诉他:“用热水冲开,然后服下。”聂师道吃完后还想吃,等他再去开那个瓷盒时,却怎么也打不开了。

第二天,已经日上三竿,屋主还没起床。聂师道一走到他的屋前,就听到里面有声音说道:“我忽然感到身体不适,不能招待你了。我这个地方太偏僻,你再往前走走,那里有个村子,住着很多人家,你可以在那儿借宿!”

聂师道告别屋主,又继续往前走。可他走了好几里地,都没有看到一户人家。再往前走,就到了一个悬崖边。前面已经没有路了,他只好调头回去。大概走了三十多里,看到路旁站着一个老人家。

老人问他为何会来到这里,他就跟老人讲起昨天进山后发生的事。老人告诉他:“蔡真人和他的儿子都住在这座山里,昨天你遇到的年轻屋主,就是蔡真人的儿子。”老人看看聂师道,对他说道:“你气质不凡,一看就知道是修行之人,但你仙骨尚未长成,依然还是肉体凡胎。如果你感到饥饿、口渴,是无法在山中久留的。”说完,老人折下路边的一根草递给聂师道。他放在嘴里嚼了嚼,觉得味道鲜美、甘甜。老人又带他来到一处泉水旁,让他喝了几口山泉水。他立即感到气力充沛,走起路来身轻如燕。等他再回头时,发现老人已经不见了。

樵夫走后,聂师道就翻过大山向东走去。示意图,图为五代十国南唐 巨然《秋山问道图》。(公有领域)

聂师道又继续往山里走,可走着走着,就发现没有路了。他只好下山回到观里,道士们一脸惊讶地看着他,然后说道:“南岳虽是灵秀之地,但山中仍有许多猛兽,一般人是无法独自前行的,可你却在山中待了一个多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听道士们这样说,聂师道也觉得很奇怪,他说:“我昨天才进山的,只不过待了一天一夜,怎么会有一个月之久?”他讲起昨天的经历,道士们听后对他说:“我们一同在观中修行,只有你能与仙人有一面之缘。你不但遇到了蔡真人父子,还很可能遇到了彭真人。山下过了月余,你在山中却只过了一日。你能有这样的仙缘,全是因为你修道多年累积的功德所致啊!”

聂师道在招仙观修行多年,然后就回到了问政山。当他再次回来时,山中的虎豹都向他摇头摆尾,让聂师道抚摸。有时,聂师道在山中捡到柴火、采到草药,也会让虎豹们一路驮回道观。那时,歙州的山上经常有猛兽出没,但经聂师道感化后,也都不害人了。

玉笥山中得真经

后来,聂师道又去了玉笥山,想拜访梅真人和萧侍郎。这二人在修道前,一位是西汉的南昌县尉梅福,一位是南朝的梁国皇族萧子云。直到唐朝末年,还有很多人在山中见过他们。

有一天,聂师道行走在深山里,忽然看到一个身穿布衣、头戴乌纱帽的路人,看起来有五十多岁。聂师道走上前,很恭敬地向他打听梅真人和萧侍郎的隐居之所。那路人看看他,然后说道:“你不辞辛劳,就是为了寻访仙道。你很虔诚,又潜心修道多年,实属难得。我看你前世的业债已经还清,即使现在不能白日飞升,将来也是要位列仙班的。”

那路人告诉他:“我是谢修通,以前住在南岳,曾与彭、蔡两位真人一同隐居修行,现在已有三百多岁了。我跟你早就结下了道缘,因此今日才会相见。至于梅、萧二仙,他们现下并不在山中,你恐怕是等不到他们了。”

谢修通带着聂师道来到他的住所,并让道童端来一碗汤药。聂师道刚喝了两口,就感到气力充沛、神清气爽。谢修通又从书架上取下一卷书,对聂师道说:“这就是世人读后能入仙境、地仙读后能升天的《素书》,只要你反复通读,自然就能悟到其中的真意。”

谢修通带着聂师道来到他的住所,并让道童端来一碗汤药。示意图,图为明 文徵明《溪山高逸图》。(公有领域)

聂师道想住在山中跟谢修通学道,他还没说出来,谢修通就已经知道了。他对聂师道说:“你有俗事未了,还是得回去。我有一个弟子叫紫芝,隐居在九嶷山中。你读《素书》时,若有不解的地方,可去向他请教。如果见不到他,就把《素书》投进毛如溪上面的石洞里,且在石壁上写下来意,他就会去找你,然后将书中的要旨告诉你。”

没过多久,聂师道因参悟不透《素书》中的玄机,就去了九嶷山。他找不到紫芝,于是便按谢修通所说,把书投进石洞中,并在石壁上留下了字句。后来,聂师道在梦中见到了自称是紫芝的仙人。经紫芝答疑解惑,聂师道渐渐参透了真机,最终有所悟道。

修行多年成真人

聂师道在问政山中修行了很多年。早年间,吴太祖听说他不带一兵一卒,与侵犯歙州的敌军议和并解救了当地百姓的事迹后,就想借助他的德行来护佑吴国的兵士和百姓,于是将他召入宫中。

后来,吴太祖感动于他的向道之心,还专门为他建造了修行、居住的宫殿,以国师的礼遇来供奉他。聂师道潜心修道,每次升坛祈雨都很灵验,天空还不时出现祥云。他经常走出宫闱,到民间去宣讲道法,也使当地的百姓深受教化。

聂师道在广陵住了三十多年,其门下的弟子已有五百人之多。从各国前来拜见他、跟他学道的人络绎不绝。他对弟子们很仁慈,从不会过于严苛地要求他们。他总是按照每个弟子不同的品性来讲述道家修行的要旨。许多年之后,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悟到了真机,还被朝廷赐予紫衣。

一天,聂师道对弟子们说:“刚才有红衣使者来告知,我被仙官传召,必须得离开人世了。”他与弟子们欣然告别,房间里就立刻飘满了异香,几只云鹤从天上飞下来,盘旋在庭院的上空。他刚被收殓入棺,弟子们就听到里面有动静,打开一看发现他的衣服还在,但身体已经尸解仙化了。

参考资料:《续仙传》 、《江淮异人录》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