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上海封了 中共疯了?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31日讯】中国大陆现在的热点,就是上海封城,一众上海网友们也是苦中作乐,有网友形象地说,浦东封到愚人节,浦西封到清明节,重点地区不过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港口、科技、贸易中心,一旦停摆,中国经济势必进入休克状态,那为何中共仍然坚持封城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境外资金迅速逃离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在当前的国内疫情以及俄乌危机的影响下,正面临着2020年初以来最大的下行压力。目前,中国20多个城市的疫情飙升,以及严厉的“清零”措施,压制了多个行业的经营和生产活动。

这种严峻的情况,已经促使一些投行重新评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比如,国际投行野村控股就在3月26日的报告中表示,虽然他们曾将中国今年1到3月的增长预期上调到4.2%,但是目前看来,2.9%的预测,可能更能够准确地反映真实的经济形势。

不过,野村控股更新的这个预测,是1到3月份的,而且是在上海27日宣布封城之前发布的,不知道随着上海的封城,未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更新,会不会更多呢?

而同时,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也让中国的经济前景更加严峻,不过,这却是中共自己一手促成的。可以看到,现在的俄乌战争,不仅正在让资本争先恐后的逃离俄罗斯,同时,也在加速逃离中国。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截至到3月24日,境外投资者在今年3月份,已抛售了95亿美元的中国内地股票,月度流出量,仅次于疫情开始不久的2020年3月份,当时,境外投资者净卖出了106亿美元的中国股票。

而在股票之外,外国投资者2月份对中国国债的减持规模,也创下了最高纪录。

关于海外资本逃离中国的主要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正是缘于中共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因为海外投资者们担心,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会不会也以某种方式蔓延到中国。

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是内外承压,都是糟心事儿。而在这个点上,我们看到,一直自诩是“精准防疫”的上海,也封城了。这也说明了一点,在中国,不管是多大的都市,在抗疫上的通用模式,也都是“封城”这一条出路。以前,浦东到浦西,叫摆渡,如今呢,浦东要是到浦西,就得算偷渡了。

上海封城恐致经济休克

上海,自从1843年开埠至今,在中国100多年的近代历史中,一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繁华都市,是一个霓虹闪烁的不夜城,不过现在呢,高楼依然耸立,却变得冷冷清清。

对于上海封城,彭博社引述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估计,认为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使中国第一、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和一年前相比,减少多达0.4个百分点。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航空的国际化都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上海的面积不大,还不到中国的千分之一,人口也不多,只占中国的1.7%,但是,2021年,上海却贡献了中国3.8%的GDP,位于中国各城市中的首位。分行业看,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占全中国的比重达到8.6%,批发零售业也超过5%。如果今年,上海能够实现5.5%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就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此外,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增长13.5%,高于全中国1个百分点,规模上,也继续稳居中国城市的首位。

从产业情况看,据上海财政局报导,上海服务业贡献的财政收入表现突出,增长12.5%,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其中:商业收入增长27.3%,金融业收入增长7.7%,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35.2%。

但是,上海的经济角色越吃重,反之,封城措施对经济的冲击也就越大。无疑,封城会进一步打击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削弱人们的消费信心。

出口贸易 最后一口气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中的三驾马车,无论是投资还是内需,这两个引擎已经熄火,所剩的出口,虽然从中共官方的数据来看,今年1月和2月的出口贸易成绩仍然亮眼,但是中国多个城市持续“清零”,现在又加上上海的封城,那么,出口这最后一个引擎,也很可能要熄火。

那么,上海在出口上的地位有多重要呢?上海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2021年,上海口岸贸易额突破10万亿,达到10.1万亿人民币,增长15.4%,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元,增长16.5%。

此外,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世界前五大港口,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城市都在中国大陆。

自2010年起,上海港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2013年,上海港的货物,以及集装箱的吞吐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疫情之后,由于出口货物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迅速攀升,在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了大约8.1%,达到4,703.3万标准箱,继续位居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第一名。2022年1月至2月,上海港集装箱累计吞吐量,突破了816万标准箱,同比增速达到9.7%。

所以,也就像上海市疫情防控小组所说的,如果上海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

也许有人会想,上海是很重要,但是4天还好吧,我们知道,深圳港口的繁忙程度,次于上海,是全球第三大港口,这之前,刚刚封城了7天,不仅导致174艘船只滞留,而且封城期间的经济损失,估算有大约600亿元人民币。

而且,大家知道,上海一旦有了第一次封城,以后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同时,从疫情角度来看,目前的Omicron(奥米克隆)是传染性极强的变异病毒,就像流感一样,很难用“清零”手段去消除。

上海 第N个西安

这之前,可能会有人认为,和中国其它城市相比,上海的抗疫管理模式颇为成功。然而,事实是,上海在全面封城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不少乱象。具体例子也多有报导,我们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就像有上海网友所说的,“没有一个是染疫死的,都是延误救治死的,还有被逼死的。”
或许在封城压力之下,网友的话有一些绝对,但却反映出了强制性“清零”政策的残酷,不然,也不会有网友调侃说,城是一半一半地封,人是一半一半的疯,疯掉的疯。

我们知道,3月2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小组还表示不封城,原因是,上海停下来,会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但转眼第二天,突然就宣布上海要封城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在一天之内,来个大逆转呢?

李强的仕途

有分析说,这个突然的转变,原因是在于上海的市委书记李强,据说,为了仕途,李强不再顾及经济民生。

3月17日的时候,习近平曾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追责造成疫情失控的失职官员,同一天,吉林省官方宣布,有16名官员及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被追责。这之前的13日,广东因为东莞一处看守所爆发了疫情,包括省公安厅副厅长在内的6名官员,也已经被撤职。

而上海,在之前的抗疫上,和其它城市颇为不同,不但一直没有采取封城防疫模式,而且到目前为止,上海官场也没有人因为疫情失控的原因而被追责。那么,到底是习近平给李强的特权,允许李强进行个性化尝试呢?还是李强自己,不遵守“一尊”指令,想斗胆“创新”,跟随国际上的抗疫方式呢?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李强还是扛不住了。27日晚间,在上海疫情防控会议上,李强称,新一轮封控检测筛查是“关键之举”,还表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那么李强是何许人呢?今年63岁的李强是浙江瑞安人,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李强担任省委秘书长,曾经是习近平的“大管家”,也被视为“之江新军”的核心人物。而在近年,还不时有消息传出,李强将在中共二十大更上层楼、晋升政治局常委,甚至接任总理。

大家知道,李克强在今年中共两会时已经承认明年会卸任总理。有分析认为,按惯例,总理职位,一般由现任副总理接任。那么,李强要想站稳跳板,除非习近平首次动用2021年修改的中共全国人大组织法,让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幕期间,提前任命李强为副总理。另一种可能,是李强接替韩正的第一副总理位置。

而这一次上海疫情失控,如果再恶化下去,可能会冲击今年秋天的中共二十大人事。作为习近平的亲信,李强的一举一动都被中共党内的政敌瞄准。

可以看到,习近平亲自指挥的所谓“抗疫大战”,正在成为中南海内斗的重要一环。而一旦李强出错,中共坚持“清零”的“制度自信”就现了原形,不止他本人的仕途会受阻,甚至习近平的连任也会受到反习派的狙击。

几天前,《华尔街日报》就报导,有中共党内人士消息,提到一些中共“元老”,反对习近平打破既定的领导层接班制,网传有九条意见,其中就提到“防疫封城封门是瞎折腾”。

但目前看来,至少在二十大前,习近平是不会取消“清零”措施的,虽然中共一直强调“稳经济”,但对中共来说,稳政权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这样看来,中国下半年的经济,进一步恶化在所难免。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陈思雨
顾问:李庭千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订阅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