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指挥白雀园“肃反” 三个月杀掉6000人

【新唐人2017年02月15日讯】张国焘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是中共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1930年下半年,毛泽东在共产党内部发动反AB团的肃反运动,大量杀害中共工作人员。1931年,张国焘就指挥了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肃反运动。当时的中共红四军不过1.5万人,仅仅三个月,张国焘就利用“肃反”杀掉了6000人。

张国焘主持的白雀园肃反是最大规模的肃反屠杀之一

1931年9月中旬,根据张国焘的指令,红四军停止向南作战,全军开始移驻光山县白雀园一带,张国焘亦从鄂豫皖根据地驻地光山新集镇(今新县县城)赶到白雀园,亲自坐镇主持开展大“肃反”运动。

仅1931年的9—11月的两个月间,当时在他直接指挥下的红军指战员被杀掉十分之一,达到2500多人。但据徐向前的回忆录说:被杀害的干部战士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实在杀不过来了,就用机枪扫射。

1932年春,大批的抓人、杀人,达到高潮,红25军原有1万2千人,43天的肃反过后,仅剩下了6千人。其中,仅在1933年3月,一次就逮捕3千9百人,马上就杀掉2千5百人。

中共红军30团一个团,被杀的就有500多人。张国焘当时在会上公开宣称:“就是有一万二万也不奇怪。”

一位原来的保卫局肃反人员回忆:“每天被杀掉的有一百多人,一人一刀,就是没死,也压死了。坑满后,土封起来又挖一个坑。”

张国焘不仅杀人如麻 刑讯逼供也非常残酷

杨克武在回忆肃反那段经历时说:“张国焘搞肃反时,我在四方面军政治科任科长,专搞肃反,杀了一些人。刑法也是很残酷的,如灌辣椒水、手指头钉竹签子、站火砖、捆绑吊打等等,苦打成招,非要你承认是反革命,还要你说和你说话的也是反革命。”

另据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披露:那时基本上是一逼二供三相信,捕人杀人不讲证据,全凭口供,许多刑罚骇人听闻,常常是一株连一大片,从上面抓到下面,抓了就逼,供了就杀,杀了再抓,抓了又逼,因而"造成了极端严重的赤色恐怖。

当时审批、拘捕和枪杀最严重的是以下3类人:一是从白军中过来的,不论是起义、投诚的,还是被俘的,不论有无现行破坏活动,都要严查严审,一个也不放过;二是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的,不论本人政治表现如何,都必须逐个审查;三是知识份子和青年学生,凡读过几年书,稍能舞文弄墨的,不管来自何地,家庭出身如何,都要经过筛子筛一遍。上述3类人在被审查时,少不了被刑讯逼供,且不容个人申辩,致使很多人都过不了关,冤死于大“肃反”运动中。

政治保卫局在审理案件时只重口供,不重证据,更没有调查研究。为了急于得到口供,对所谓“犯人”动用各种酷刑。有的人受不了折磨,就乱招乱供,造成株连一片的恶果。

据记载:“中共六安县委,除两个炊事员外,从县委书记到一般干部,全部被杀;中共霍丘县委机关干部也全遭屠戮;赤南县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共四十八人,被捕杀四十五人;英山县苏维埃十一个委员,有十人被杀害;红安独立师,在一个晚上杀了二百多人;六安独立团有二百余人以反革命罪被一次逮捕;红山警卫团第八连从战士到连长一百余人一次被杀光;白雀园区赤卫军团长彭开尧被杀,三个营长两个被杀,九个连长有七个死于张国焘手下。”

一位原来的保卫局肃反人员回忆:“每天被杀掉的有一百多人,一人一刀,就是没死,也压死了。坑满后,土封起来又挖一个坑。”

1949年以后,在原川陕根据地的所在地通江洪口场,挖出了有大约5千具尸骨的“肉丘坟”,这些都是被张国焘杀害的无辜者。

鄂豫皖苏区无辜百姓被牵连

张国焘在红四军中大肆捕杀红军指战员的狂潮,也波及到鄂豫皖苏区的地方政权,一些贫苦农民出身的党政干部,许多人都在这次大“肃反”的滥捕滥杀中罹难。

如当时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及其下属机关共一百余人,“肃反”时除几名警卫员和炊事员之外,其余均被逮捕。县政治保卫局局长带着一位秘书,一夜突审达32人之多,保卫局局长审困了,就由秘书代审,第二天清早局长一看记录,决定要处决16人,他也就批准执行了,可见当时杀人之轻率随意。

另据1936年印行的《光山县志约稿•杂记》记载:肃改组派“专徐家畈一处,杀人填大壑,堆平屋梁。而每日在山谷挖坑,夜驱士卒填之,更不计其数”。光山泼陂河镇旁有一条小河,小河上建有一座讲究的石拱桥,原为当地一处风景,可大“肃反”时,被杀者多被从石桥上推下去,尸体竟将河水堵住,可见当时杀人之多,真是惨不忍睹!

目前,中共承认当年的反AB团运动中绝大多数被处决者是无辜的受害者,但是并未直接对富田事变加以平反。

所谓“AB团”,一般认为是英文“Anti—Bolsevik”的缩写,意为“反布尔什维克”,它是国民党于1926年在江西成立的一个以反共为目的的社会团体,但仅存在了3个月,而且人数很少,其影响力很有限。

所谓“改组派”,系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一个国民党派系,人数很少,存在的时间也不长。但一扣上这两顶帽子,就成为毛泽东发起肃反运动的导火索。

(文:唐清清/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