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国际社会不再相信诚信缺失的中国

【新唐人2012年2月7日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除了前文所述的权力寻租(这套把戏主要用之于同类国家),在欧美等民主国家遭遇到的障碍,则是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疾病:缺乏诚信。

说中国企业及产品缺乏诚信,中国自己恐怕也无颜否认。据中国商务部2011年8月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时所公布的相关信用资料,中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中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增长势头。与之相比较,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坏账率通常为 0.25%至0.5%。
  
在2006年末入世五年“观察期”未满之前,中国对内对外销售商品奉行两种质量标准,对外商品质量检测比较严格,所以“中国制造”质量虽差,但还未出现有毒有害等安全问题。入世五年“观察期”一过,中国当局立刻开始放宽监管。从2007年开始,一度在海外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中国制造”因其有毒有害而信誉扫地,曾以价格低廉吸引了无数美欧消费者的“中国制造”,如今在美欧消费者的眼中成了一种警戒标志。无论中国当局怎样自慰,都无法掩盖一点:2007年,是“中国制造”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中国制造”成为劣质有害与不安全的代名词。曾经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80%的中国玩具制造业,这一年因其油漆含铅量超标,就在世界各地召回两千多万件。2007年8月,广东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树鸿因美国美泰公司宣布召回近百万件利达出产的含铅量超标玩具,蒙受三千多万美元巨额损失而被迫自杀。至今中国玩具业还未走出“死亡阴影”。

中国食品让海外消费者望而生畏。至今萦绕中国奶业的噩梦三聚氰铵,在北美发作于2007年。那一年,北美一地就有超过8,500起猫狗因食用受污染饲料而死亡的案例。此后,中国国内三鹿奶粉含三聚氰铵导致全国出现数千“结石宝宝”,此事经媒体揭发之后,中国奶业更是遭受重创。与中国三鹿有合作关系的新西兰恒天然(Fonterra)受到这一丑闻的株连,导致新西兰社会对中国的严重不信任。2008年中国出口到日本的毒饺子事件,更是导致中国食品在日本信誉扫地。

中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产权剽窃者”。中国曾利用自己对高铁设备的庞大需求,甘冒被日本、德国、加拿大制造商指责偷盗技术的风险,拼装出了自称是“自主创新”的高铁技术。日本厂商JR和川崎重工因为担忧这种拼装技术导致安全问题向中国合作方提出抗议,并提交了“后果自负”的备忘录。但中方置若罔闻,用从各方“拿来”的技术,并大张旗鼓地宣称要向世界输出中国高铁技术。只是7•23动车事故的发生,才中断了中国高铁出口世界的美梦。

在美国上市的多家中国公司涉嫌财务欺诈,几乎导致全军覆灭。自2004年开始,350多家中国企业相继利用美国反向收购方式(APO 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融资性反向收购),在美国股市上推出“中国概念股”大肆圈钱。这些在美国借壳上市的公司几乎覆盖农业、食品、工程与化工等各行各业。但因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不透明,至2005年,其中有70多家企业在美国上市还不到一年,90%以上变成了垃圾股(股价在1美元以下),常常出现连续几天没有交易的惨淡景象。到2009年,有上百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终因其财务疑云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调查,给予退市惩处。为这些公司承担审计的几家美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也严重受损。

中国式建筑承包也受到质疑。中国在中东、非洲等地承建了不少建筑工程,其特点是在工程竞标时以“低报价”(包括贿赂发包方)赢得承建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以“高于竞标价”来结算;或以“偷工减料”等明显违反合同的方式降低成本。2010年,中国海外建设工程集团为了进入欧盟市场,以低报价方式在工程竞标中胜出,夺得了波兰A2高速公路的承建权。在招标谈判中,中海外的报价是13亿兹罗提,相当于波兰政府预算的52%,也就是每公里2600万兹罗提。波兰同行认为“世界上谁都不能以这么低的价格修筑高速公路”,中海外在竞标时同样知道这一点,但自信拥有“工程回扣”和“偷工减料”等“中国特色秘方”,定能无坚不摧,但最后却在已经民主化的波兰遇到了麻烦。2011年初,500多名中国工人来到波兰后,工程进入建设状态。但由于中海外不能按时支付波兰分包商货款和相关费用,分包商拒绝向工地运送建筑材料,导致工程从5月18日起不得不宣布停工。中海外当时承诺在5月30日前结清拖欠款项,分包商同意在拿到钱后24小时内复工。但到了最后期限,中方没有付款,事态升级。最后,波兰政府与中国公司解除合同,按合同要求中方赔偿7.41亿兹罗提(1.885亿欧元)。
  
中国崛起的十年,是世界认识中国政府真实面目的十年,也是中国失去国际信任的十年。对任何国家、政府、机构或者个人,信用都是一次性资源。一旦失去了社会信任,哪怕以后说得再好听,也不会有人再轻易相信你。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