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常委拒上镜话中有话:丑老头老上镜干嘛?

【新唐人2014年6月28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最近两天,中国大陆各大门户网站纷纷热炒有关《新闻联播》政治学的话题,文章中提及中共前总理朱镕基作风低调常拒绝上镜的往事。其中朱任总理期间曾笑称“一个丑老头老上镜干嘛”的自嘲之语可谓话中有话,被认为是对爱出风头,贪恋权力,退而不休的江泽民的暗讽。

朱镕基话中有话 暗讽江泽民爱出风头 退而不休?

中共一党独裁的统治下,政治上的暗箱操作是其最基本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在新闻自由严重缺失,大众媒体沦落为“党的喉舌”的社会背景下。拥有“重大新闻首发权”的《新闻联播》就充当了“中共政坛风向标”的角色。作为公众“直通中南海”的窗口,中共央视《新闻联播》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其播出消息的头条安排,排名顺序,镜头停留多长,往往都暗藏玄机,成为外界探测中共政治局势脉搏,乃至中共高层领导人物在中共政治内斗中地位是否稳固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人甚至总结说:“一些活动谁出现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没出现。”

近日,中国大陆各大门户网站热炒的“《新闻联播》政治学”一文中,转述了陆媒《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9月17日的一篇报导中,原中央电视台记者贺永强披露的朱镕基任总理期间的往事。

在这篇题为“《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始末”的报导中,提到朱镕基的为人低调的行事作风。

据报导,原中央电视台记者贺永强,以随行记者的身份,完整记录和见证了朱镕基当总理的5年。他在回忆文章中表示,5年来,朱镕基有60%多的活动,拍下来后只是留作了历史资料,并未公开报导。朱镕基对于《新闻联播》播发自己的时政活动报导有严格的要求。除非重大或重要的时政活动,一般的外事会见,他都要求不上电视。他曾开玩笑说自己:“一个丑老头,老在电视里出现,人家会说,他在干嘛呀?”

这段往事曾经成为外界谈论的一个话题。外界注意到,朱镕基1998年至2003年出任总理一职的5年时间,正是江泽民把持朝政大权,在国内外四处出风头,梳头、唱歌、跳舞齐上阵而成为国际笑谈的时期。因此,当时就有舆论称,朱镕基上述言论是以自嘲的方式,暗讽江泽民在国际上出丑卖乖,在国内恋栈权力死皮赖脸“退而不休”。

爱出风头的江泽民成为国际笑柄

众所周知,在中共领导人中,江泽民可以说是最爱出风头的第一人。不论是位居党总书记的位置,还是退下后拚命保持“太上皇”权势的时期,都抓住一切机会出风头:题词、题字忙不迭,每次出行都兴师动众,还时不时在国际上搞出些惊人之举,令海内外舆论哗然,人送外号“江戏子”。

比如1996年6月下旬江在去西班牙访问。西班牙国王卡洛斯请其一起检阅三军仪仗队,江居然在这个时候拿出一把梳子梳起了头发;在当晚的欢迎晚宴上,江再次摄像机面前梳头。次日,西班牙媒体纷纷头版刊出标题为“卡洛斯国王看江泽民梳头”的新闻,并迅即传遍了世界。

又如,1999年10月24日,江在法国参观一座博物馆时,一时兴起,拉起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贝娜黛特的手就跳起华尔兹舞来,让希拉克十分难堪。再比如2000年4月19日江访问土耳其时,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向江授勋章,江却违反礼仪拿起勋章自己戴上了,令在场宾主目瞪口呆。2002年江去冰岛时,在国宴上吃着半截饭,突然站起来高歌一曲,令在场宾主都错愕不已,迅速成为海内外媒体竞相报导的笑料。

卸任后,老迈不堪的江泽民仍然恶习不改,即便死去活来,也要站出来,站不出来也要让大家“看”到他的题词,听到他在活动。

据《大纪元》报导,退休的原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2003年研究发现,江泽民的题词居然超过被号称中共舵手的毛泽东,列为第一,有3万3800条。

2003年9月18日谷歌上搜索领导“题词”,发现江泽民有3万3800条、毛泽东2万2800条、邓小平1万9400条、李鹏1万1800条、胡耀邦1910条、赵紫阳860条、朱镕基769条、华国锋707条。十年后的2012年年底,谷歌上再查询江泽民题词,相关新闻高达96万8000条,题字113万条。

江除了爱出风头到处题词外,每次出行都兴师动众。2006年五一,已经退下来的江泽民要游泰山,主政山东的张德江不顾五一旅游黄金周,封山两天,方圆几十里都戒严。而且还八人大桥将江抬上山。张高丽自己柱枴杖跟一大帮溜须拍马的官员在后面跟着陪同。而民众称,江此行是泰山遭遇的一场意外“人祸”。

十八大后江泽民“太上皇”美梦破灭 风光不再

然而,在中共十八大前后,随着江派暗定的准接班人薄熙来的倒台落马,参与主导政变图谋的周永康被“拿下”,江泽民的风头也从大打折扣而拽退到几乎被噤声、灭迹。

此后,江泽民露脸的机会日益减少,风头严重衰退。甚至近期,为了给江河日下的江系残余势力鼓劲,江泽民先后在扬州、上海强露面却得不到中共官方媒体的任何正式报导,就连他拼了老命争取到与访华的俄罗斯总统会面的机会,相关消息也仅仅由一个习派微博账号“学习粉丝团”报了个几句话的简讯,个别网站、媒体转载微博消息的结局而收场。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