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访谈读感

11月28日,大陆媒体开始连续发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访谈录。采访对像是当年的返乡知青王宪平,他回忆了四十多年前,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期的一些生活细节。

文革期间,因为父亲习仲勋被打倒,习近平成了“黑五类”分子。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加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陕北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在随后的七年里,习近平这个京城子弟学会了干许多农活。他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建沼气池,渐渐地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

据王宪平讲述,当年习近平带了两大箱子的书到梁家河。知青们的书有政治、经济、哲学类,也有中外名著。那一批年轻人正是上学的年纪,他们渴求知识,唯一的管道就是读书。王宪平介绍,习近平酷爱阅读,干活儿回来就看书,晚上点起简陋的煤油灯读到深夜。王宪平和习近平拉话时,常常“聊大山外面的世界,聊首都北京是什么样的”。

近几年,陆媒的许多文章从不同方面呈现了习近平的人生经历、爱好品性等。习近平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他的知青岁月、文学情缘以及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都逐渐为外界所知。习近平上台后实施的一些政策,改变了中共一些传统作法。而且,习政权持续强力反腐、清理江派势力、整顿官场等大动作,都不同寻常。同时,习阵营的不少举措和言论都释放出了未来转型的信号。这一切引来各界的解读和期待。体制内外,陆续有专家学者大胆地向其建言,希望他在任内结束中共专制,建立民主宪政。

习近平曾经在回忆文章中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为人民做实事”,需要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汇集民意。“人民”的概念,包括了什么?包括两亿贫困人口、包括受到压迫、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还有因为维护信仰、追求正义而无辜获罪的善良公民,还有情系中华、但是信心受创、在茫然中沉浮的华夏子民。许多人仍然身处深山僻壤,或是在高墙后面,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渴望传递他们的心声。面对纷杂乱象、民生忧困,中国之梦,要如何实现?

事实上,从本次“访谈录”便可看出中国困境的根源。16岁的青年,被逼无奈,离开家乡,自动“下放”农村,只为暂离恐怖倾轧的批斗氛围。在冰雪初融的河里打坝,挑上200斤的担子走山路,是对意志的磨砺,更凸显那场运动的疯狂。

据统计,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以1968年为例,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几乎全部前往农村。这场运动使得千万名年轻人失去了最佳的学习时机,他们宝贵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并且引起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许多“知青”后来表达了遗憾,感到被欺骗、被愚弄。但是,蹉跎岁月已无法逆转。政治挂帅的党旗下,个体不过是强权的棋子,纯真的热情最终付诸东流。所谓的怀旧,或许更多的是怀念自己的热忱付出,怀念黄金年华的全情奉献。

亲历了文革的残酷、插队的艰辛,习近平应该清楚,对中国和中华文化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正是中共。几代人的信仰失落、道德真空,源自中共的无神论和暴政独裁。摧残人性的政权,打碎了多少中国人的善念和真纯。若要实现复兴中华的强国梦,必须正视史实。固守中共体制,将会走入无望的死胡同。六十余年里,国家、民族、十数亿生命,历经了怎样的荒唐和悲剧。过去的教训,不应忘记;人民的苦难,不应漠视。传统的价值,需要在抛弃中共、清理毒素后寻回。回顾往昔,厘清思路,回应人民的呼声,顺应天意的大潮,从来都是当政者的明智选择。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