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成就 青蒿素或可救数亿糖尿病患

【新唐人2016年12月05日讯】中国“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等抗疟药的卓越贡献,去年10月份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近日,美国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青蒿素或许还可以拯救数亿糖尿病患者。

12月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Cell(《细胞》)杂志上刊发,来自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特别设计的、全自动化的分析,发现青蒿素能够让产生胰高血糖素的α细胞“变身”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

这一发现是经过科学家们检测大量已批准药物对人工培养的α细胞的作用所得出的结果。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Stefan Kubicek说,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缺乏,以及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是导致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原因,用能够分泌胰岛素的新细胞,取代患者体内被破坏的β细胞,有望成为治愈Ⅰ型糖尿病。

多年来,全球各国的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或成熟细胞尝试了多种方法。

Kubicek的研究小组与诺和诺德小组合作,设计了特殊的α和β细胞系,从所处环境中分离出它们后进行分析,证明Arx缺失足以赋予α细胞新“身份”,并不依赖于机体的影响。

接着,科学家们开始探索青蒿素重塑α细胞这一作用背后的分子模型。证实青蒿素结合了一个称为gephyrin的蛋白,Gephyrin能够激活细胞信号的主要开关——GABA受体。随后,无数的生物化学反应发生变化,导致了胰岛素的产生。

12月1日,发表在Cell上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小鼠模型中,注射GABA也能导致α细胞转化为β细胞,表明两种物质靶向了相同的机制。

青蒿素的长期作用需要进一步测试。Stefan Kubicek认为:人类α细胞的再生能力还是未知的。此外,新的β细胞必须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但青蒿素的发现以及它们的作用模型可以为开发Ⅰ型糖尿病的全新疗法奠定基础。这一药物或许还可以拯救数亿糖尿病患者。

青蒿素的功效不仅仅是治疗疟疾,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肿瘤、抗霉菌作用等。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外界对中共院士制度批评

去年10月5日,中国“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等抗疟药的卓越贡献,成为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暨医学奖三位获奖人之一。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及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自1969年开始,屠呦呦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专门探索、研究、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新药,经过190次实验失败之后,苦苦寻觅,终于在晋代古医籍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查找到这样一段文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时才明白了青蒿治疟疾的有效成分,不耐高温煎煮,只能用低温提取。屠教授灵机一触,改变了研究思路,终于在191次的实验中一举成功,取得对疟疾病原体100%的抑制效果,才有了去年10月份诺贝尔奖的成就。

今年9月份,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又有新突破,发现青蒿中还有其它抗疟成分,对治疗红斑狼疮也有明显效果。

屠呦呦曾表示:“这是传统中医药带给全世界的礼物。”

虽然屠呦呦的成果得到国际的认可,然而,屠呦呦并不是中共具有最高头衔的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且没有博士学位、海外留学背景,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舆论质疑,国际上颇受认可的屠呦呦为何多次落选院士。此外,中共官员曾称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成就”。

然而,诺贝尔奖评定却并不认可集体成就,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事实上,屠呦呦早在2011年获得国际认可,当年屠呦呦获得国际上仅次于诺贝尔奖、同时被视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而5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

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的“院士制度目前还不是一个荣誉制度,更是一个利益制度”。目前虽然院士是选举出来,但投票者选院士已不完全依靠科学成就。关系、运作和好处成为一些新因素。

(记者汤园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