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皇后小白玉霜自杀成谜 死前留下一行字直指真凶

【新唐人2017年06月20日讯】1967年12月21日,中国评剧艺术家小白玉霜,因长期被揪斗,不堪受辱服安眠药自杀身亡。死前她用油笔在手心里写着:“我没有文化,你们还要欺负我!”一代名伶,就这样含恨告别了人生,那一年,小白玉霜年仅45岁。

小白玉霜,原名李再雯,1922年生于山东掖县农村,乳名叫小德子。1927年,她5岁时,母亲跟一个唱花鼓灯的男演员跑了。她父亲一气之下,带着她离开家乡辗转来到北京,因要去“闯关东”没有盘缠钱,无奈将她卖给了白玉霜家,给白玉霜做了养女,随白玉霜(李桂珍)姓李,起名再雯。

小白玉霜的成名,颇有戏剧性。1937年2月,正在上海演出的白玉霜,突然与人私奔,不辞而别,跑到河北霸县去了。“评剧皇后”突然失踪,这成了当时上海滩的一大新闻。可已经与剧场签订了演出合同,几天的戏票都已卖出去了,戏班子为了维持生计,在情急之下,只好把李再雯改名为“小白玉霜”,顶替白玉霜的主角儿地位,挑大梁,把她硬推了出来。

年仅15岁的小白玉霜根本没有念过书,她靠自己的勤奋和聪明,自学成材,就像一颗新星,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冉冉升起了。可惜好景不长,李卞氏的剧社在上海演出半年之后,合同期满,小白玉霜只得跟剧社北返天津,李卞氏回到天津后,她急忙在河北省霸县堂二里村,找到了逃婚至此的白玉霜。

白玉霜在李卞氏的威逼之下,忍痛告别了丈夫,重新回到天津,继续唱戏。几年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接替养母担任主角,在京津一带唱出了名声,丰富了“白派艺术”。

据行家评道,小白玉霜扮相大方,善用眼睛传神,表演风格轻淡素雅,细腻含蓄,不浮不泛。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

小白玉霜代表作有《秦香莲》、《杜十娘》、《小女婿》、《罗汉钱》、《朱痕记》等。

中共窃取政权后,小白玉霜加入了中国评剧团,为评剧艺术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受中共谎言毒害,小白玉霜陷入“旧社会把我当成草,新社会把我当作宝”的荒谬逻辑中,对中共的所谓“新社会”充满感激之情,为中共新政权宣传不遗余力。小白玉霜因此在1956年被中共吸纳为党员。

然而,1966年5月文革爆发后,小白玉霜也没能逃脱厄运的降临,“旧班主”、“黑线人物”、“反动学术权威”、“三旧宠儿”、“三名三高”、“反党分子”、“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漏网右派”等诸多政治帽子统统扣在了她的头顶。

造反派们抄了她的家,还砸了她房间里的一切陈设。同年8月26日,小白玉霜和其他被打倒之人,又被造反派们公开批斗、暴打,并随之被关进“牛棚”,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

小白玉霜机械地跟着大伙儿早请示,晚汇报,背语录,读文件,由于她完不成劳动指标,更交不出每天的认罪材料,所以经常被打,身上的伤痕一道接着一道……

造反派们要小白玉霜承认:从整风鸣放时她就反党,在政协会议上,就向党进攻过,她是个漏网右派,要她承认她罢演过现代戏,反对现代戏,就是反对毛泽东的革命文艺路线。

还要她承认1952年在朝鲜前线演出《秦香莲》,贩卖封资修黑货,是故意瓦解军心,破坏抗美援朝等等,但小白玉霜只承认自己有缺点错误,不承认自己有罪。

在小白玉霜被关押期间,她放在丈夫那里的积蓄也被抢走,她的丈夫被迫与其离婚。从“牛棚”放回家后,小白玉霜再次受到了打击。

1967年12月16日,曾经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戚本禹,在一次讲话中称“马连良、小白玉霜是反革命”。这种定性将本已彷徨无助的小白玉霜彻底击垮。

同年12月18日,小白玉霜吞食安眠药自杀,后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可一位姓傅的医生却在病例上贴了一个字条“黑帮分子,不予治疗”,将小白玉霜彻底推向了死亡。12月21日晨,小白玉霜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身边没有一个人。

一代名伶,就这样含恨告别了人生,那一年,她年仅45岁。死前,小白玉霜的左手心上写着:“我没有文化,你们还要欺负我!”言外之意,将她置于死地者不仅是那些批斗她的人,更确切的说,是中共发动的政治运动。

(记者李文馨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