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立两代君王 大唐法制奠基人遭武则天构陷而死

【新唐人2017年06月21日讯】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劳的开国元勋绘像于凌烟阁,以彰其功,赵国公长孙无忌名列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之首。

长孙无忌出身于皇家后裔,博学多才有谋略。他与李世民年龄相彷,二人从少年时即是好友。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无忌即授任渭北行军典签,从此辅佐李世民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李世民屡次陷于危难之中,都为长孙无忌所救。

玄武门兵变助李世民躲过杀身之祸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由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阴谋杀害二皇子李世民,长孙无忌当机立断,请求李世民下决心抢先动手以自保,随即奉李世民的命令秘密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商议策划。

六月初四,长孙无忌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共九人,进玄武门讨伐并平息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兵变。

玄武门兵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授予长孙无忌太子左庶子职务。到太宗登帝位时,又提升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

太宗即位后,长孙无忌的妹妹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十分贤惠仁德,她与长孙无忌兄妹感情又很深厚,因此唐太宗格外信任长孙无忌。

贞观元年,长孙无忌升任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历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司空等职,功勋卓著,是唐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

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开国元勋封每人一子为郡公。

贞观七年,太宗册书,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无忌坚决推辞不受。太宗不准,为此还特意写了一篇《威凤赋》,赐给长孙无忌,追思创业之艰难和长孙无忌的辅佐之功。


长孙无忌辅佐拥立李世民功勋卓著,是唐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之一。(网络图片)

辅佐太宗治国理政 为大唐法制奠基

长孙无忌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的谋略,却不善于统兵打仗,因此没有军功。但到了唐太宗即帝位开始治国理政后,长孙无忌就大显身手成为第一重臣。

他身居“天官”吏部尚书和右仆射的要职,在职仅有一年,就大刀阔斧地办完了三件事:精简机构,确定朝廷定员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远亲从“郡王”队伍中降级;调整外交,改善与突厥的关系。

长孙无忌真正发挥其才华之处在于他编修《贞观律》,撰写《唐律疏义》。他也因为撰写此书而名垂史册。

《贞观律》是与《罗马法》并称的古代法制智慧的结晶。后来长孙无忌又带领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等19人,先后两次重修《贞观律》,以省繁去蠢、变重为轻的原则进行修订。《贞观律》由于贯彻“先存百性”的指导思想及“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立法宽平,顺乎历史潮流,因而促进了唐初的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是“贞观之治”的重要支柱。

长孙无忌认为,立法的作用在于“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因此他主张“德主刑辅”。这个思想十分深刻。他指出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本质,刑罚是行政教化的手段,德礼和刑罚对于行政教化不可缺乏。因此他要求把先秦儒法两家的基本主张融为一体,即将儒家强调的德化、礼教和法家所强调的政、刑都视为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东西。《律疏义序》和《名律》充分地反映了长孙无忌的法律思想。

长孙无忌可能是历史上最早主张德治和法治并用的官员。长孙无忌曾说:“法律不是用来监督百姓的短处并诛杀那些犯错误的人的,而是要通过法律的规范教育人、拯救人,整顿社会的风气。”

这里,着重体现了教育为主的方针。这个思想也很有远见。而且古人认为风俗败坏,才有动用刑法的必要,长孙无忌则指出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有浅薄的风俗存在,因此,不可以须臾废弛刑罚,只不过有时情况严重,刑罚用得多些;有时情况较好,刑罚用得少些。长孙无忌的这些思想通过《贞观律》贯穿了唐朝的始终,奠定了大唐帝国海纳百川、包容大度的气度。


大唐开国元勋赵国公长孙无忌画像。(网络图片)

识大体选储君出谋划策 选李治延续盛世

长孙无忌在任内充分发挥了唐太宗对他的信任和作为内戚的身份之便,对太宗提出了许多别人不宜提出的建议。加上他本身的聪明才智,这些建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他成为大唐的第一功臣。

在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干获罪被废,太宗想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因不合正常的长幼顺序而受到阻碍,犹豫烦恼不能决定。在两仪殿坐朝,群臣退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绩,表明了自己想立晋王为太子的心思。长孙无忌当即表态支持,他说:“我们听从您的诏令。有不同意的,就请斩首。”

太宗又表明了对社会舆论的担忧。这时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德孝顺,天下臣民归心于他已很久了。请您召集百官询问,一定没有不同意见。如果不是真心同意,我就辜负了陛下,让我死一万次。”于是储君一事就这样决定了,接着提升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然而,由于李治生性仁弱,唐太宗在立了李治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思想上仍又出现动摇反复,一度又向长孙无忌提出想改英俊果断的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李恪文韬武略高人一等,朝中和民间立李恪为太子的呼声都极高。但是长孙无忌对此一再反对。长孙无忌对太宗说:“李治仁厚善良,是个守成之君的好人选。选储君这件事至关重要,怎能朝令夕改?举棋不定很容易输棋。”

在长孙无忌看来,守成之君并非一定要有才华,却一定要像汉朝文、景二帝一样仁顺。唐太宗只好作罢。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对长孙无忌格外尊重信赖,“恭己以听之”,“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

事实上,唐高宗也确实是一位守成的明君,外方内圆、胆大心细,凡他要做的事情,无不达成,甚至灭掉了长久以来的心腹之患高丽国。高宗执政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在历史上被誉为“永徽之治”。

临危难拒武后刚直不阿 遭诬陷蒙冤死流芳百世

然而,当唐高宗的皇位逐步稳固以后,他最终在是否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争议中与长孙无忌之间起了严重争执。

开始,高宗和武则天都想争取长孙无忌的同意和支持。有一次,唐高宗带领武则天亲自登门拜访,并赐给长孙无忌宠妾所生的三个孩子朝散大夫的高官。不仅如此,还赏给长孙无忌金银珠宝丝绸整整十车。但当高宗说出皇后无子想废黜皇后时,长孙无忌也不直接拒绝,而是转移到别的话题。唐高宗没有办法,只好扫兴而归。接着,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几次拜访长孙无忌的府第,请求长孙无忌同意废王立武,但是结果都是一样,长孙无忌仍然拒绝。

长孙无忌一生都长于机隐之事,历经宦海风云,也老于世故,对于自己不与武则天合作的严重后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深知唐高宗生性懦弱,而武则天智虑百端、性行险恶,一旦为后,必将临朝干政,出现褒姒亡周、吕雉篡汉的局面,而他作为开国元勋,自然不能临难退缩,坐视不顾。

永徽六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因多次谏争,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在她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

性格懦弱的唐高宗在武则天的左右下,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都被株连,或流放或被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核此案。许敬宗与吏部尚书李义府派大理正堂袁公瑜到黔州重新审讯长孙无忌谋反案,袁公瑜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而死,并没收了他的家产入官,一代名相就此陨落。

长孙无忌本来立有大功,却无罪而被处死,天下人都为他悲伤。

上元元年(674),唐高宗悔悟自己枉杀了功臣,于是诏令追认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特地命令他的孙子长孙延继承齐献公爵号。

(责任编辑:阿竺)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