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上为何悬挂“明镜高悬”匾额?

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这样“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后来“明镜高悬”这四个字始被挂上了公堂,象征着官府的清正、廉洁。

说起“明镜高悬”的来源,还得从一个有趣的传说说起。话说当年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进入咸阳宫,巡视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见其中金银珠宝不可胜数,但是最令刘邦惊异的是其中的一面镜子。《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拥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宽四尺,长五尺九寸,反正两面都能照人。如果用平常姿势走近它,照出的人影是倒立的人像。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会从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女子的心术不正,被它一照就会发现她的胆特别大,心脏跳动也异于常人。

正是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这样“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后来“明镜高悬”这四个字才被挂上了公堂,象征着官府的清正、廉洁。

“明镜高悬”的另一种解说

“明镜高悬”还可以写成“明鉴高悬”“高抬明镜”“明镜鉴形”等。唐‧吴竞《贞观政要‧求谏》:“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曰:“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懮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

──转自《知史》

(责任编辑:刘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