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桃园原生鱼 环团与民间协力

【新唐人2017年08月13日讯】台湾桃园几十年来土地不断开发,许多埤塘填土,加上外来鱼种的入侵,原本在埤塘的原生鱼越来越少。当地企业与民间社团展开合作项目,让下一代还能看到这些原生鱼种。

糕饼博物馆馆长郑朝伟:“西北雨直直落,鲫鱼卜娶某,鮕鲐兄拍锣鼓,媒人婆仔土虱嫂。”

台语歌谣里描述的鲫鱼、鮕鲐、土虱等,在台湾早期的野外埤塘到处可见。但因为不断的开发,埤塘一个个被掩埋,让原生鱼越来越少。

糕饼博物馆馆长郑朝伟:“现在因为环境的破坏,栖地被做成一个建地,那这些的一个鲫鱼还是鮕鲐,还是这些土虱,都已经慢慢的没有了,所以呢,能够见到这样的一个情况是很少的,那样的一个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在一个绿建筑,在一个环境的一个教育上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

民众:“来这里才发现它(牛屎鲫)本尊相当的漂亮,它眼睛不但红红的,它身体还有黑线,而且它竟然是跟田蚌共生。”

栖地减少加上随地放生 和外来鱼种引进,让原生鱼 处在内忧外患之中,现在只能在鱼缸中被孩子们认识。

台湾原生鱼类保育协会理事长贺华兴:“我们比较担心的就是,不当的放生,对,因为许多人对于这个物种并不是很熟悉,然后把饲养的鱼,外来种的鱼还有观赏鱼,或者是宗教性的放生,造成栖地的一个很严重的破坏。”

在馆内展示的鱼缸中,有塘虱鱼、 鲫鱼、七星鳢等,都是桃园地区过去常见的原生鱼。

小朋友:“因为它(土虱)前面有很多刺,感觉很像是公的鱼。”

民众:“我很喜欢这里的环保绿建筑的概念,就是说我给想朋友的概念也是,妈妈给你们看的青山绿水,你们要在这一代好好的保护,好好地留下来。”

民间团体与在地企业合作,希望将过去的青山绿水,在经济发展下也能好好地保留下来。

新唐人亚太电视台胡淑霞、简陈如台湾桃园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