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孩13岁考上清华 “高考神童”再成话题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9月05日讯】大陆每年开学季前后,有关“高考神童”的报导便铺天盖地。今年安徽年仅13岁的盛一博考上清华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舆论认为,对于“神童”的大肆炒作可能伤害这些孩子,使其受声名所累。

据陆媒报导,2017年8月23日,清华大学年龄最小的新生盛一博,异常低调地办理了入学手续。今年高考他考出了645分,超过安徽理科一批线158分,最终进入清华能源类就读。

盛一博出生于2004年5月,刚满13周岁,来自安徽省。他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初中的时候他用高中的方法解开了老师解不开的题。10岁就上了高中,高中课业经常满分且自学大学数学物理部分课程。

2016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总决赛上,盛一博摘得银牌,清华大学直降60分录取他,而他的老师说他并不需要降分,靠自己的能力完全就能考上清华。

除了学业之外,盛一博3岁学习小提琴,如今已通过中国音乐家协会专业10级的资格考核,初三时拿到潜山县乒乓球单打冠军。高中三年还参加校管弦乐队,每周一次的排练雷打不动。他还喜欢羽毛球和足球,他说自己不是神童,只是比别人勤奋一些。

受“神童”光环所累 宁铂出家为僧

早在七十年代,中国就兴起神童教育,像盛一博这样小小年纪就入读清华北大的少年有不少。中科大早年曾一度创建“少年班”,培养出不少“神童”,也一度引发争议。舆论认为,“少年班”多是拔苗助长,对于“神童”的大肆炒作可能伤害这些孩子,使其受声名所累。

被称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宁铂,两岁半时能够背诵一百多首诗词,三岁时能数一百个数,四岁学会八百多个汉字,五岁上学并开始下围棋,与成年人对弈,六岁开始攻读医书和使用中草药,熟读《十万个为什么》一套十本,熟记书里面的内容,并随便回答大人们的提问。

1978年3月,14岁的宁铂走进中国科技大学校门,与他先后进校的少年大学生还有20人,平均年龄14岁。然而被聚焦在镁光灯下的“中国第一神童”宁铂,最终选择出家为僧,引起舆论哗然。

2015年宁铂曾对采访他的陆媒记者说,当整个社会导向趋利时,教育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应试教育其实也就是社会利益导向的体现。什么东西容易出政绩、学生分数高,学校就去追求什么。老师教出一个高尚的学生,要等学生盖棺定论才算数,但分数高低,却是马上就见分晓。

宁铂表示,当时国家把少年班列入战略计划,高峰时全国有十三所大学都开办了少年班,但其实少年班并不符合教育规律。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所谓神童们的“发展方向”就会发生偏移,绝大多数学校发现问题后无法处理,最后只能停办。

宁铂回忆当年进入中科大后,他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本想转到南京大学就读自己喜爱的天文专业,但因受“第一神童”的光环所累。中科大拒绝了他转校的请求,替他选择了曾经造就过两位杰出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的物理专业就读,并期待他快出成果,回报社会的厚望。由于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宁铂渐渐失去学习优势,成绩平平,神童的光环也逐渐消失。

宁铂曾经对人说,“我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绝不会再读少年班!”

(记者曾书华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