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微施展神通 凄风飞雨化为朗朗晴空

相传唐乾宁年间,唐代著名道士赵知微在九华山凤凰岭创建延华观,弟子众多,名动京师。皇帝屡诏不出,遂派使臣钦赐他碧云星冠,青霞羽衣。

唐朝皇甫枚的《三水小牍》一书中,记载了赵知微施展神通,使风雨天变为朗朗晴空的神奇故事:

九华山道士赵知微年轻时怀有凌云之志,进了九华山,在凤凰岭前结庐,整日诵读道家经书,锻炼心志,以蕙兰作衣,以松柏为粮,苦修数十年。天下许多好奇的人,都去向他学道。

皇甫玄真在赵知微身边殷勤服侍、学道,长达十五年之久。唐咸通十二年,赵知微因为山里炼丹须用西土药,便派皇甫玄真去京师。皇甫玄真在京师时住在玉芝观的上清院,皇甫枚当时住在兰陵里的房子里,天天与皇甫玄真来往,便打听起赵知微的情况。

皇甫玄真说:“自从我师父得道,谁也看不见他脸上有困倦的神情。他常说:‘分杯结雾之术,化竹钓鲻之方,我早就掌握了,只是不屑这些而已。’

有一年,从八月初一开始就下大雨,一直下到十五中秋那天夜晚。我对师兄们说:“可惜中秋良宵正值苦雨。”说完不一会儿,师父忽然吩咐侍童准备酒果,又把弟子们都召到面前,问道:“能不能登上天柱峰去赏月亮?”弟子们虽然口头上都答应说“能”,但私下里却在议论,天那么黑,雨那么大,真要走路,肯定有跌跤断腿的事。不一会儿,师父便拄着枴杖出门了,大家只好紧跟其后。

我们打开院门出去后,只见长天一片清朗,明月当空,亮如白昼。大家牵萝援藤,登上了天柱峰顶。师父坐在玄色豹皮的垫子上,弟子分列在两旁,坐在芳草地上。大家共举酒杯,一面饮酒一面吟诵晋人郭璞的几篇游仙诗。弟子们有的清音缭绕对空长啸,有的步虚踏峰,有的鼓琴奏乐,直至月亮隐于远山后面,大家才返回山舍。

等众人全都上床之后,外面立即又是凄风飞雨,与出发之前一样,大家这才敬服师父的道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皇甫玄真的棋艺没有敌手,炼丹术也深得其精要奥妙。他于壬辰春季三月回到九华山,之后再也没有到过洛阳。赵知微育人有方,所以弟子中出现了像皇甫玄真这样出类拔萃者。

据说,九华山的桃崖瀑布下的浮桃涧也与赵知微有关。当年赵知微和弟子在风栖峰下种植了许多桃树,暮春三月,桃花盛开。赵知微常与弟子们一同饮于碧桃林中。碧桃成熟了,他们也不采摘,任其掉落于深涧,漂流而去。当地的居民坐享其成,从涧里捞出甘甜如蜜的碧桃,都说这是仙家赐给的“仙果”。这涧溪也因此而得名为“浮桃涧”。

元朝隐士、诗人陈岩咏《碧桃岩》,将赵知微所行之事,比喻为“春”,以表对赵知微的崇敬之情。诗曰:

自要食闲非逃秦,涧门隔断世间尘。
山中不置旧时历,开到碧桃知是春。

乾宁5年(898年)赵知微得道升天,九华山被道家列为第39福地。


宋 赵昌画桃。(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注:《三水小牍》原文

赵知微乃皇甫玄真之师,少有凌云之志,入兹山,结庐于凤皇岭前,讽诵道书,炼志幽寂,蕙兰以为服,松柏以为粮。赵数十年,遂臻玄牝。由是好奇之士,多从之。玄真即申弟子礼,殷勤执敬,亦十五年。

至咸通辛卯岁,知微以山中炼丹须西土药者,乃使玄真来京师,寓于玉芝观之上清院。皇甫枚时居兰陵里第,日与相从,因询赵君事业。玄真曰:“自吾师得道,人不见其惰容。常云:‘分杯结雾之术,化竹钓鲻之方,吾久得之,固耻为耳。’

去岁中秋,自朔霖霪,至于望夕。玄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语顷。赵君忽命侍童曰:“可备酒果。”遂遍召诸生谓曰:“能升天柱峰玩月否?”诸生虽唯应,而窃议以为浓阴𩧫雨如斯,若果行,将有垫巾角折屐齿之事。少顷,赵君曳杖而出,诸生景从。

既辟荆扉,而长天廓清,皓月如昼,扪萝援篠,及峰之巅。赵君处玄豹之茵,诸生藉芳草列侍。俄举卮酒,咏郭景纯游仙诗数篇。诸生有清啸者、步虚者、鼓琴者,以至寒蟾隐于远岑,方归山舍。既各就榻,而凄风飞雨宛然,众方服其奇致。@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晓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