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都开始启用 将有40万人迁往“通州”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12月20日正式启用,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将率先迁入。接着,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等将完成第二批搬迁,预计2019年初之前完成。此次城市规划变更,预计将有40万人迁往“通州”。

通州位于北京东部,与天津武清区和河北廊坊市相邻。为解决北京市长期以来人口膨胀、交通挤塞、空气污染等头疼问题,通州被定位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

据相关资料显示,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于2015年12月30日举行奠基仪式。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定位为行政办公、高级商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

“副中心”总占地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办公区域约6平方公里,预计建设规模380万平方米,外围控制区约906平方公里。

20日,首批东迁的是市委、人大、政协“三套班子”办公室,同时还有部分医院及学校。第二批则是市纪委、监察委,和部分市政府机关,包括办公厅、发改委等及市府直属机构等共45个工作部门。

陆媒称,市府搬迁将带动很多公司企业东迁,势必带动大量就业人口到通州。未来,教育、文化、医疗等其他资源也将围绕市府东迁重新配置。预计整个东迁计划将带动40万人搬迁。

过去几十年以来,北京水资源紧缺、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北方荒漠化等危机一直在加重。关于北京“迁府”、“迁都”之议早有讨论。

早在2000年,中共前总理朱镕基在河北考察时就曾表示,沙漠化问题难以控制,迟早要迁都。2012年3月,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

2013年3月,中科院、北京市发改委等单位撰写的蓝皮书指,北京的综合承载力已进入危机状态。2014年2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4国际城市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的生态指标在受调查的40个城市中排名第39,倒数第二。

也就是说,北京环境宜居指标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污染极其严重已达到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程度。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直指,北京是一个拥有“特权”的城市,为了自身的发展,毫不客气地吸干了周围地区的水资源。

近几年来的北京,更是沙漠逼近、河湖干涸、地下水枯竭、阴霾沙尘蔽日、交通令人绝望、人口畸形膨胀,古迹大量减少,文化不断消失,城市功能低弱。

消息称,2014年以来,面对阴霾频频笼罩,中共高层终于决定不迁都、只迁府,就是把北京市的管理班子迁走,将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的数百个局搬到五环之外的通州去。

与此次东迁“通州”相对应的是,启动地毯式大排查行动,数以万计的“低端人口”,被抢行出北京,其中大量民众被驱赶至严冬的街头。

这场驱赶“低端人口”的行动,引发国内知识界及体制内人士的反弹。不少人直斥其“大排华”事件,突破了人道底线,透过各种渠道向市委及中央高层陈情。有评论指,如果事件持续恶化,民愤可能变为民乱,结果或难以意料。

(记者李韵报导/责任编辑:曲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