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4月05日讯】清明,是中华24节气中的第5个,是从仲春跨入季春的标志。清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每年的4月5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15度时交节。2018年的清明交于4月5日4时12分。

《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古籍《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三候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

清明沿革

清明节气与清明节是同一天。清明节气是根据气温、物候方面来划分的,有指导农事的作用。而清明节融合了中国古代祭祖、寒食等许多社会性内容,旨在慎终追远,追思报恩,藉以表达孝道。


清明节气之花——白桐花。(苏玉芬/大纪元)

清明节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的寒食节。相传春秋时代,介子推是晋国人,有恩于遭难时的晋文公。晋文公当了国君后曾放火烧山,希望逼出带母亲上山隐居的介子推,领取俸禄。

介子推宁死不仕,结果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哀悼介子推,于是把这天定为“寒食节”,下令在每年的这天禁止生火煮食。百姓感念淡泊功名、忠孝两全的介子推,在这天只吃事先做好的食物,像枣饼、麦糕、青团和糯米糖藕之类的食物来表示纪念。从此“寒食节”就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

寒食节后,晋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为其扫墓的“清明节”。

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到唐玄宗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提升。后世将寒食节的习俗并入清明节之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动勾勒出“清明雨”的图景。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让这春和景明的季节,也就带上了些忧伤的气息。“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正是这一时节的人间的情景。


清明时节放风筝,可抒发清明思亲的郁结之情。(Pixabay)

清明节习俗-祭祖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华夏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强烈来看,严延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人五宁到官方的肯定后,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

清明习俗-插柳插柏

柳枝在清明节中也是其中一个传统必备物品。柳枝在华人传统上是用以驱邪的。各个家庭会用柳枝装饰门前,而一些人也会一整天戴着柳枝。在驱邪的同时,也意味着农夫可以开始春耕或男女谈情说爱的时机。歌唱、舞蹈、施放烟火和放风筝也是庆祝清明的习俗。

至于把细柳结成项圈,戴在头上,也是起源于唐朝。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姐》中记载,唐中宗曾经在三月三赐侍臣细柳圈。《唐书.李适传》中记载,细柳圈可以辟病。

柏树在山野中常绿,岁寒不凋,质地坚凝。它和松树一样,都是长寿的物种。《史记》认为,柏树为草木之长。清明当天,女子一般不做针线,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也走出室外郊游踏青。女子头戴柏叶,寓意苍翠寿永,红颜不老。

清明习俗-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一项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拉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清初褚人获《坚靛集》中写道:“吴中小儿好弄之,当其搏风而上,盖亦得时则驾者与。”杨祖华有《山塘掉歌》描写得更是情趣横生:“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清明习俗-省亲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时天气和暖,行动方便,凡是离家远游的,自然应该返回故里,慰藉长辈的思念之情,尽人子之道。

清明养生

清明时节是一年养生的重要时期,过了清明节,万物舒展,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

此时饮食宜温,宜进食时令蔬菜,适当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可温胃祛湿。

另外,在祭祀追悼先人时,人们容易触景伤情。但悲伤之情不宜持续过久,应当注意情绪的调节。

清明诗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郊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北宋晏殊的这首《破阵子》,呈现出一幅社燕归来、梨花飘落、池上碧苔、叶底黄鹂、柳絮飘飞、少女巧笑的美丽画面,令人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青春的美好。

明代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写道:“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诗人笔下的清明,杨柳柔软依依,美人笑意盈盈,花儿枝头夭夭;一派明媚的春天景象。

同时,清明诗中也有感叹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篇章,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明代王禹俏的《清明》诗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此诗静观内心,禅味微透,在清明诗中别具一格。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曲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