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票仓战术”失灵 美大豆预购激增逾倍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7月20日讯】美中贸易战正式开打已经过去近半个月。早在中美尝试进行贸易谈判的初期,中共就已祭出“先打大豆”的策略,试图通过打击川普的“票仓”给川普政府下马威。不过据最新的讯息,美国下一季的大豆预购规模,按年激增127%,显示中共的“票仓战术”已失灵。

路透社近日分析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发现,虽然中国买家预购今年美国秋季大豆的数量大幅下降至过去10年来的最低水准,但今年6月份所有进口商对美国下季大豆的预购规模,仍同比激增127%达到800万吨。

该报导分析称,因为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报复性关税的举动压低了美国大豆的价格;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大豆买家纷纷向巴西下订单而导致巴西大豆的价格每蒲式耳涨价1.50美元,促使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大豆进口商纷纷转而抢购美国大豆,所以造成了美国大豆下一季预购数量激增的现象。

报导指出,上述大豆趋势的变化,说明随着美国与中国贸易战开打,“政治正在颠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全球贸易流动状况”。

其实,美国农业部在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当天(7月6日)公布的数据就已经显露出了这种趋势变化的迹象。

美国农业部当时的数据显示,美国今年第2季度(4月-6月)出口到中国的大豆数量为130万公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但出口埃及的大豆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出口到越南及=和台湾的大豆,则各自增长了2倍,出口至亚洲其他国家的数量也至少增长了20%。而仅今年5月份,美国大豆的出口就已经高达41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大豆出口纪录的新高。

换句话来水,尽管中共把给进口大豆加征高额关税作为报复美国的工具,在国际市场的自发调节下,美国大豆的需求依然强劲。

早在今年4月初,曾经有海外中文媒体刊发评论文章指出,中共政府在贸易战中对美反制农产品,尤其是大豆,完全是“自寻死路”。

文章指出:中国的大豆需求量相当巨大,而且大部分是依靠从其他国家(主要是美国)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仅2017年,中国大豆消费量超过11000万吨,而自产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进口量高达9600万吨,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达85%左右,表明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中国大豆的种植总成本又平均比美国高39%,因此加25%的关税对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于事无补,只能起到迫使中国大豆买家放弃美国大豆转而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购买中国所需的大豆,但这样做势必推高这些国家的大豆价格,导致中国企业被迫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推高中国市场中大豆以及大豆制品的价格。

更重要的是,美国大豆与巴西大豆成熟的季节存在交替性,也就是说由于季节性的限制,巴西大豆没法替代美豆。

对于中国的大豆买家来说,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巴西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寥寥无几,其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铁路,因此巴西出口的大豆只能用卡车运至港口,而这种散装货物运输的方式造价最高,这也是巴西大豆价格本身就比美豆价格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且巴西港口吞吐量也十分有限,巴西七大港口的吞吐量总和,也赶不上美国的第一大港新奥尔良的吞吐量,因此即使中国人愿意花钱,巴西大豆的产量也可以提高,但是其港口运输量不够,要满足中国这么巨大的大豆进口需求还是十分困难。

最后,另一个可以供应大豆的主要国家阿根廷,其大豆种植核心区今年遭遇大旱,导致该国的大豆大幅度减产,其实巴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旱灾的波及,这只能说,这次“天时”也不在中共一边。

最后文章写到,“打大豆牌是一场迎合反智群体的虚张声势,而在贸易战中虚张声势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现。”

(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明轩)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