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 季札挂剑的故事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7月25日讯】“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这是一首古时的歌谣,叫做《徐人歌》,说的是有一个叫做季札的人(因他的封地在延陵,人称延陵季子),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把价值千金的宝剑送给了坟墓中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吴国,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一带,算得上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虽然它是当时中国的“边疆”,但被上天看中,选为《孙子兵法》一书的出产地,所以很有故事。吴越争霸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既然它是兵法的产地,它的“特产”也和战争很有关系,吴国出产精良的兵器,享誉当时的春秋各国。

吴国的始祖先君,是周朝周文王的两位伯父──太伯、仲雍。太伯、仲雍为了成全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愿,把君位让给幼弟季历,逃离中原到了荒蛮的江南。周朝建立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寻找到伯公的后代,吴国认主归宗列为周朝的诸侯国。

吴国在春秋末期国势勃发,其时遇到了与昔年一样的问题,当时的吴王也不想把国家交给大儿子,想传给小儿子,小儿子名叫季札。“季”是排行,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吴国国君家最小的公子。

季札的哥哥并没有机会逃走,因为季札坚持不继承王位,他的前面还有三个哥哥呢。哥哥把当时的延陵,如今的江苏常州分封给了季札,所以他又被称作延陵季子。

吴国和中原离得远,虽然交通不方便,但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一天,季札到鲁国去出访(吴国地处今江苏,鲁国地处今山东),中途要经过吴国的附庸国,位于江苏泗洪与安徽泗阳一带的徐国。

宗主国的贵公子来了,徐国的国君自然热情欢迎,少不得招待一番。这期间,徐君喜欢上了季札的一样东西:他腰中佩戴的宝剑

季札的宝剑哪里吸引了徐君,如今已经无从知道了,但是吴国的铸剑技术,从近年来挖掘出的文物中可以管窥。吴王夫差剑、吴王光剑等等,埋藏在土里几千年之后出土,照样削铁如泥、寒光凌厉,大致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礼记》说:“观君子之衣服、服剑、乘马,弗贾”,——看君子的服装、佩剑、车马,不谈论它们的价格。不谈价格谈什么呢?谈这位贵族的品味。所以,按照春秋战国时代贵族的标准,出门是不能不佩剑的。贵族出门不佩剑,那就像女子蓬头垢面出门、出席宴会穿拖鞋一样,不合礼节。

季札此去鲁国还不是一般的出门,是进行“国事访问”,宝剑确实不能相赠。于是季札决定:回国的时候再将宝剑送给徐君,不过只是心下暗许,嘴上也不点明。

一年之后,季札回来了,“人有旦夕祸福”,到了徐国却没有再见到徐君,徐君去世了。

可是宝剑还是要送给徐君的。季札说︰“上次经过徐国的时候,从徐君的神情上知道他很喜欢这把剑,但我还要出使,不便把剑献给他。虽然这样,但我在内心已里经将剑赠予徐君了。不能因为他的亡故就违背原先的承诺。”

季札从腰上解下宝剑,将它挂在徐君坟墓的树上,自己离去了。

季札的宝剑送出去了吗?送出去了。古人知道,亡故的只是人的躯体,真正的徐君,在季札真念一动之际,已经收到了这把守信之剑。所谓“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 天地都知道了,天地中的徐君还能不知吗?

参考资料:

《史记 吴太伯世家》
《徐人歌》
《礼记》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