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邓小平宣称全退 胡耀邦上当遭废黜内幕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9月11日讯】当年邓小平称中共十三大要“全退”,胡耀邦信以为真,对港媒透露引起轩然大波,邓指责胡“要树自己”,并与中共其他元老联手暗中废黜胡。胡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遭“揭批”7天后被“罢免”,令胡一直心有余悸,郁闷压抑。

早年刊登在《炎黄春秋》的胡耀邦的政治秘书刘崇文的回忆文章“胡耀邦逝世前半年的心态”中,描述了胡耀邦生前最后半年里,对1987年初,中央“中央生活会”的揭发批判一直心有余悸,总觉得对他的批评还没完,因此心存恐惧,郁闷压抑。

“生活会”后,胡耀邦曾同夫人李昭去看望过邓小平一次,谈了15分钟左右,邓很冷淡。在日常的交谈中,胡尽量回避提到邓小平和陈云,万不得已时也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而是用摸右边耳朵代表邓小平,摸左边耳朵代表指陈云,可见其之噤若寒蝉。

有一次,胡去拜访叶剑英,在他俩谈话时,叶把收音机开得大大的,唯恐被人听到。可见他们都处在恐惧的心理状态下。

据披露,导致胡耀邦下台决定性的因素是“邓小平是否全退”的争议。

中国著名记者胡应南说,胡耀邦是力主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并身体力行者。1986年8月22日,邓小平过81岁生日,在北戴河摆了几桌酒席,表示在两年后的中共十三大上全退。

胡耀邦信以为真,在与香港记者交谈时,透露了邓小平将要退休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

邓小平说胡耀邦“要树自己”,从此,胡耀邦的权力逐步被削弱,他失去了十三大的人事主导权。而邓小平、薄一波等人暗中加紧酝酿“废黜”胡耀邦,可他全然不知。

1986年12月,出现全国性学潮,胡耀邦原想按照1985年的对话、沟通、协商办法来解决,但没有成功,还引起左派不满。

《炎黄春秋》杨继绳副社长刊发,前中共中宣部长朱厚泽的文章忆述,胡耀邦1987年1月初下台前曾被批判7天半。

当时胡耀邦想搞一个好的意识形态文件,用一个开明的方针来对待意识形态。左派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坚持原来的那一套,并用这个机会整胡耀邦,一讨论就有分歧、吵架。

朱厚泽也参加了批胡耀邦的生活会。他说,参会的有二、三十人。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没有参加。薄一波代表党内元老主持会议,公开对胡逼宫。

薄一波在会上率先发飙,恶语相加,拍桌子骂人,当众斥责、辱骂胡耀邦三、四个小时,还归纳了“六大罪状”。接着发言的是余秋里。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逮到机会,凶神恶煞地批了几个小时。

朱厚泽回忆,批判胡耀邦的7天半生活会后,又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这时邓小平和陈云都来了。李先念还是没有来。邓小平主持会议,只让通过公报,不让讨论。邓说完后,只有陈云作了长时间的发言。最后举手通过,胡耀邦被“罢免”。

《胡耀邦传》一书透露,邓小平与薄一波、彭真和王震等联手,以处理学潮不力的罪名将胡耀邦赶下台。

刘崇文的文章忆述,“生活会”对胡耀邦的批判并迫使他下台,之后,胡耀邦谈得很少,他更关心和忧虑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发展。但生活会的阴影一直还笼罩在他的脑海里。他总觉得这件事还没完,胡耀邦因此尚存畏惧,颇多顾忌。

在那段时间,他一方面心有余悸,唯恐再有什么闪失,又招致不测,另一方面对于当时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又不能无动于衷。他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能说,他忧国忧民却又一筹莫展。

1989年的春天,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都很复杂,社会上思潮起伏,动荡不安,知识界、思想界议论纷纭,异常活跃,经济形势也很严峻。

文章说,胡耀邦是个心系天下的人,内心很不平静而又无法抒发,无比的忧伤苦恼。因此感到郁闷压抑。身体不好,思想压抑,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1989年4月8日,胡耀邦在参加中共政治局会议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后住进了北京医院,4月15日,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带着悲哀和遗憾,很不心甘情愿地走完了他73年的人生历程。

胡耀邦病逝的消息传出后,天安门广场,胡耀邦的住地,人流如织,络绎不绝的自发悼念他,举行追悼会和遗体送八宝山火化那天,天安门广场和十里长安街两旁,前来为胡耀邦送行的人群也是人山人海。

(责任编辑:古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