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王舜薇台北十三日电)坊间有债务代办公司透过广告刊登,对四月将上路的“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错误解读,企图延揽代办生意,司法院今天指出,民众不应随便听信传言或广告,“不要上当之后又被剥削一层”,否则可能陷入不能免责的陷阱,应寻求合法途径解决债务问题。 一家自称是“光明遍照”债务代办公司,日前于媒体刊登两页全版广告,藉由“更生百问”,对卡债族释放错误的债清条例观念,达成延揽代办生意的目的。
司法院民事厅法官王金龙举例表示,“更生百问”声称更生程序只需偿还债务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民众可以拼命刷卡消费,避免使用异常、使更生方案难通过。 王金龙解释,债清条例规定,债务人于清算程序终止或终结后,若受不免责裁定,纵使继续清偿债务、使各普通债权人受偿额达债权额两成以上,向法院声请裁定免责,仍需由法院斟酌是否给与债务人免责,并不是还完两成就当然免责。业者说法完全是曲解法条、误导大众。
他表示,更生方案是否能获得法院认可,应视方案是否能获债权人会议可决,或内容是否公允而定。法院还会审酌债务人的职业、合理收入和必要支出,认定方案是否公允,并非业者所谓“还完债务两成即可”。 王金龙表示,业者刊登的“更生百问”中,部分问题答案直接引自法条,但有些是自行解读法律概念,推论出错误答案,可能误导卡债族,造成反效果,让一些卡债族陷于不能免责的陷阱当中。
他建议,民众不应随便听信传言或广告,“不要上当之后又被剥削一层”。司法院目前提供许多管道供民众利用,包括各地院的诉讼辅导科,以及大学法律服务社团、法律扶助基金会等非营利性团体,协助债务人拟定合理方案,吁债务人应寻求合法途径解决问题。970313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08/03/13/a11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