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被迫签下“保证书”……

【新唐人2010年12月12日讯】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史记》记载:孔子周游列国追求儒家理想时,想去韂地,却被蒲人阻止。蒲人担心孔子去韂地对自己权力不利,要将孔子以莫须有的罪名拿下。孔子弟子要和蒲人拚死战斗,蒲人才害怕了,说:“只要你们不去韂地,我就放了你们。”孔子无奈与蒲人签约,蒲人才放孔子一行从反方向东门出城。孔子一离开被强制的环境就叫弟子掉转方向,继续向韂地出发。子贡问:“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回答:“要盟也,神不听。”(被要挟签下的盟约,神不承认。)

孔子并没有说自己被迫签下“保证书”就做对了,孔子的举动告诉后世人:人无完人,一时做错不能永远做错。如果人被迫签下所谓保证书又不去废除它,那才是错上加错,一错到底,自我被邪恶吞噬了。废除被恶人要挟下所写的“保证书”并不是什么违背道德,恰恰相反,是在找回道德,找回自我,因为人的道德在被迫签下 “保证书”那一刻已经失足了,要找回道德不得废除它吗?打比方说,一个人被恶人拖下水后,既不愿意被淹死,又畏惧恶人,不敢上岸,那他再苦苦挣扎,最终不还是沉沦吗?

然而,面对恶人逼迫,并非只有写“保证书”一条路可走。人间并非邪恶势力的乐园。

孔子后来又遇到魔难,孔子却没有再写什么“保证书”。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围困,粮食断绝,随从的弟子们都病了,无法振作起来。孔子却依然讲诵弦歌不衰,淡然视之。子路想不通,不高兴地对孔子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但只有小人才会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什么都干的出来。”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里不舒服:为什么自己做好人,却遭到这样的下场?于是叫来子路问他:“《诗经》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徘徊在旷野。’我们走的道路不对吗?我们为什么遭到这样的下场?”子路说:“难道是我们还没有做到仁,人还不相信我们吗?难道是我们还没做到智,人还不听从我们吗?”孔子说:“是这样吗?子路,假如仁者一定能让人相信他的仁心,又怎么会有伯夷、叔齐阻挡周师?假如智者一定能让人听从他的劝谏,又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纣王剖心?”

子路出去,子贡入见。孔子又问:“子贡,《诗经》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徘徊在旷野。’我们走的道路不对吗?我们为什么遭到这样的下场?”子贡说: “老师追求的道至大,所以天下没人能理解老师,老师何不对自己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呢?”孔子说:“子贡,好农民关心播种耕耘,而不关心收获多少,最终他努力劳作,会得到丰收;好工匠关心心灵手巧,而不关心作品是否被人欣赏,最终他作品巧夺天工,会被人誉为不朽杰作;君子关心如何修道,用道德规范自己,去除自己不足,而不关心是否被人理解,最终他超凡入圣,会被人称为圣贤。现在你不修道,只追求被人理解。子贡,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见。孔子问:“颜回,《诗经》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徘徊在旷野。’我们走的道路不对吗?我们为什么遭到这样的下场?”颜回说:“老师追求的道至大,所以天下没人能理解老师。虽然这样,只要老师努力推行了大道,天下人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小人不理解才能体现出君子的不一般!有道却不修,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已经勤修大道,当权者却不能用我们的道,那是当权者的耻辱。当权者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当权者不理解才能体现出君子的不一般!”孔子高兴地笑了起来,说:“是这样啊!颜家出了个好儿子啊!你真不该这么穷,跟我吃这么多苦。我来帮你理财,让你富起来!”

于是孔子派有外交专长的子贡去楚国求援,楚昭王派军队击败围困孔子的恶人,接孔子到楚国,孔子和弟子们幸免于难。

孔子走出了不屈从邪恶就是死路一条的误区。

文章来源:网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