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共走到盡頭 處於最糟糕的外部環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9日訊】一場禍及全球的中共病毒瘟疫,掀起全球對中共追責的風暴。美專家稱,中共正處於近40年來最糟糕的外部環境。中共的好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尤其是良好的美中關係,但這種運氣已經走到盡頭了。

中共遭遇重大挑戰

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裴敏欣4月28日在一場網路研討會上表示,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對北京當局構成了幾十年一遇的重大挑戰。「中國(共)正處於自1976年毛澤東逝世以來最糟糕的外部環境。」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裴敏欣在本月中旬出版的美國《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文說,過去幾年來,美國對華政策轉向強硬,美中關係的天平逐漸遠離合作、趨於競爭。

裴敏欣表示,考慮到中共病毒疫情和經濟放緩對中共帶來的額外壓力,美中兩國目前所處的緊張局面,可能會暴露出北京當局深藏的弱點和不安,以及中共領導人對外宣稱的政權穩固和體制優勢。

「口罩外交」翻車

當瘟疫在歐美等國家大爆發後,中共開展「口罩外交」,大規模對外輸出醫療物資,試圖借疫情打造所謂「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然而,中共的做法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引起反感,遭遇反彈。

同時,中共對外輸出的劣質口罩及檢測試劑也頻頻遭到各國批評和退貨,不僅令中共當局顏面無光,也對「中國製造」的信譽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4月26日,中共商務部等部門聯合公告,從當天開始,「出口的非醫用口罩要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國外質量標準」。官方通報稱,截止到4月24日,官方共查獲了9,000萬隻問題口罩,42萬件其它問題的防護用品。

經濟雪上加霜

受疫情影響,本就已經放緩的中國經濟幾個月來更是雪上加霜。中共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滑6.8%,這是大陸自1992年有季度GDP數據以來首次出現負值。

同時,中國的內需與出口雙雙受創,第一季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4%,中國經濟嚴重承壓。

裴敏欣對此表示,北京當局能否渡過這場重大政治危機,主要取決於中國經濟能否在迥然不同的「後疫情」全球經濟中重新站穩腳跟。

「特別是在全球供應鏈很可能發生重組、而美中衝突可能會再度升級的情況下,中國(共)能否從這場衝擊中復甦?這個問題非常嚴峻,同時也會對中國民眾帶來實質性影響。」

而中共隱匿疫情引發的這場全球性災難,不只重創中國經濟,更導致全球經濟幾乎停擺。近日,世界各國對中共追責索賠的呼聲不絕於耳。

全球追責

截止目前,至少已有40個國家的官方或民間團體向中共提出索賠,總金額高達100萬億美元,相當於至少700萬億人民幣。

4月26日,澳大利亞內務部長彼得.達頓(Peter Dutton)重申,要對中共病毒的來源等問題進行獨立調查。這是澳洲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外長佩恩(Marise Payne)之後,第三位公開表態要進行國際獨立調查的澳洲官員。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7日的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我們對中國(共)不滿意,我們對整個局勢都不滿意,因爲我們認爲,病毒本可以在源頭阻止,本可以很快阻止,不該傳播到全世界。」

他還說,疫情不僅對美國,也對全世界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有許多方法可以讓中共對疫情負責,目前尚未決定最後金額。美國正在進行非常嚴肅的調查,會在適當的時機對外公布。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對金融時報表示,「很明顯,發生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這些要由中國(中共)自己來澄清」。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