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7月27日讯】国际著名小提琴家侯以嘉(Susanne Hou),来自音乐世家,四岁起随其父学琴,五岁登台演奏,九岁领取奖学金进入安河皇家音乐学院攻读,并开始在不同小提琴比赛中获奖无数。她其后在著名的纽约朱莉亚音乐学院修读音乐学士及硕士,并跟随享负盛名小提琴大师林昭亮与田中直子学习。侯以嘉是首位连续于1997年在西班牙Sarasate国际小提琴大赛、1999年分别在法国Long-Thibaud及意大利Lipizer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取冠军,跻身于世界小提琴家行列。
对于居住在多伦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侯以嘉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的父亲侯伯治(现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理事长,皇家音乐学院教授),母亲陈雪芳都是原上海芭蕾舞团的小提琴家,二十多年前他们移民到加拿大后不久,侯以嘉即开始随父亲学琴,她自幼表现出不凡的音乐天赋,加之赋予教学经验的父亲精心调教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短短几年后就在皇家音乐学院和加拿大基瓦尼斯等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频频获奖,并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当时的多伦多音乐界已普遍看好这个天才女孩,一致认为她日后必成大器。
能进入举世闻名的朱丽娅音乐学院是世界上千千万万个音乐才子(女)们的梦想,而能投身于迪蕾(Dorothy DeLay)大师门下的琴童更是凤毛鳞角,老太太教过的学生中包括在国际乐坛上声名赫赫的帕尔曼,祖克曼,敏兹,郑京和,米都瑞,莎拉•张,吕思清,林昭亮等世界著名小提琴家。1997年,当侯以嘉还是朱丽娅的在校生时,就一举夺得了西班牙帕比卢•萨拉撒蒂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头奖,成为欧美各大报章的报导对像。随后,她的锋芒更健,一发不可竭止,两年后又连续夺得了意大利鲁道夫•利派兹国际小提琴比赛和巴黎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法国著名小提琴家雅克.蒂博与钢琴家玛格丽特•隆于1943年创办的的钢琴、小提琴国际比赛)的两项第一名, 震惊了国际小提琴界,从此,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里又增添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当她从巴黎载誉归来时,朱丽娅校园里一片轰动,84岁的迪蕾老太太亦高兴的彻夜未眠。
名琴佳音
优秀的演奏家则希望拥有一把名琴,珍贵的名琴当然不能屈居于收藏家的保险库或陈列于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唯有在演奏家的手上,名琴才会有灵魂、才有存在的价值。侯以嘉在音乐会上使用的那把价值三百多万元的瓜内利Guarneri del Jesu小提琴,引起了观众们极大的兴趣,该琴是一七二九年制造的一把意大利古董小提琴,是加拿大艺术局的珍藏品,专门用来奖励加拿大乐器演奏比赛的优胜者, 侯以嘉曾连续两次赢得该项比赛冠军的殊荣,于今年九月份又一次得到了为期三年的借用期。
乐器对于演奏家而言,就如同歌唱家的歌喉,拥有一副美丽悦耳的好嗓子是歌唱家们成功的法宝。而演奏家若拥有可心顺手的乐器,那就将如虎添翼,使演奏技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根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意大利人达萨洛制成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瓜内利四位杰出名匠,因此我们说,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杰出名匠们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他们制作的琴,成为世界小提琴演奏家爱不释手的名琴、收藏家高价收藏的珍品。
斯特拉底瓦里琴(Stradivari)和瓜内利琴(Guarneri)被小提琴家们尊崇的程度是惊人的。世界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使用瓜内利琴的小提琴大师是帕格尼尼,他所珍爱的小提琴声音宏亮,所以称其为大炮 (Cannon) 。帕尔曼、梅纽因、慕特,这些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们用的是斯特拉底瓦里琴,而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依、克莱斯勒,海菲兹和斯特恩、祖克曼等则偏爱瓜内利琴,即使这样,海菲兹和斯特恩同时也拥有斯特拉底瓦里琴。年轻一代的著名小提琴家如郑京和,吕思清等使用的也是瓜内利琴。侯以嘉今日名琴在手,来日一定会再创佳绩。
中西合壁
在音乐的海洋里,名家之作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享受,在浩如烟海的小提琴音乐作品里,令人神驰遐想的杰作真是举不胜举。
前不久, 成立于一九八五年的芝加哥史特拉第瓦里协会邀请了三位年轻的中国杰出小提琴家侯以嘉,李传韵(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和你在一起”中的小提琴独奏者,亦曾在多伦多举办过他的独立奏音乐会—-作者注)和陈曦(第12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银奖得主)在温哥华举办了《当代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会》,演奏了中国著名作曲家唐康年(现旅居在温哥华),杨宝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李自立(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和赵薇(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改编的中国现代音乐作品, 这些乐曲揉合了中国民谣及传统音乐的影响和西方的作曲技巧,并录制在“名琴之音”(Play-ing On My Precious Violin)的DVD中,成为一部重要的中国音乐文献。与会的音乐界老前辈,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吴祖强教授是第一次听侯以嘉演奏,当即给予高度评价。
纵观世界上所有的小提琴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小提琴家本人所写的作品﹔其二是作曲家与小提琴家合作的作品﹔其三是作曲家们自己写的作品。第一类作品如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克莱斯勒、萨拉萨蒂等人的作品,大都是炫技性的,难度较大,但都合乎小提琴的演奏规律,有很好的舞台效果,是小提琴作品中的明珠﹔上述几位作曲家原来都是小提琴家出身,其作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赵薇教授开始时认为,李传韵和陈曦两位都是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他们对中国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更好一些,而侯以嘉则是在国外吃洋面包长大的,恐怕难以胜任,所以不大想把她的作品让侯以嘉演奏,但听了她的现场演奏之后,赵薇赞赏不己,她立刻改变了想法,欣然把作品交给侯以嘉。
对于中国作品,侯以嘉表示:“我对这些音乐有发自内心的共鸣,尤其是我生于上海及成长于加拿大,它们对我更有着代表性的意义。它们就如促进两个民族之间互相交流的美丽桥梁。”她还说:“希望有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中国人的小提琴家也喜欢演奏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因为它们真的极为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