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忠骨得以留存至今 全靠这个“小人物”

【新唐人2015年12月12日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家喻户晓。岳飞被害时,一位看守岳飞的狱卒做了一件令无数后人敬仰的事。如果没有他冒死相助,岳飞可能就尸骨无存了。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害,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为之哭泣,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而此时,负责看守岳飞的狱卒做了一件令无数后人敬仰的事。

这个狱卒叫隗顺,为人忠义,对岳飞一向仰慕,但无奈只是一个小狱卒,人微言轻,丝毫帮不上岳飞。

岳飞死后,隗顺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

隗顺为了绝对的保密和安全,谁都没说,他坚信,朝廷终有一天会为岳元帅昭雪冤案。

但他没能等到那一天。他临死前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儿子,并说:“岳元帅精忠报国,必有昭雪冤案的一天!”

20年后,宋孝宗赵昚即位,降旨为岳飞澄冤昭雪,谥武穆,并悬赏500贯白银寻找岳飞的遗体。

隗顺的儿子听说后,就把情况如实禀告,岳飞的遗骨才得以迁葬杭州,就是今天的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相关文章
评论